趙敬聰 王振利 劉孝利 萬魯長
(1山東省科創(chuàng)食用菌產業(yè)技術研究院,山東鄒城273500;2山東福禾菌業(y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東鄒城273500;3山東恒發(f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東鄒城273500;4山東省農業(yè)科學院農業(yè)資源與環(huán)境研究所/農業(yè)部廢棄物基質化利用重點實驗室,山東濟南250100)
珊瑚狀猴頭[Hericium coralloides(Scop.)Pers.],隸屬于擔子菌門(Basidiomycetes)、傘菌綱(Agariomycetes)、紅菇目(Russulales)、猴頭菌科(Hericiaceae)、猴頭菌屬(Hericium)[1],又名松花蘑(長白山區(qū))、玉髯[2]。珊瑚狀猴頭營養(yǎng)豐富,具有利五臟、滋補、助消化的功能,可用于神經衰弱、胃潰瘍等疾病的治療[3],是一種優(yōu)良的食藥兼用真菌。
珊瑚狀猴頭屬珍稀食用菌,其菇體潔白,像無瑕美玉,菇形優(yōu)美,似海底珊瑚,氣味清香,如蘭芝拂面(圖1)。
圖1 珊瑚猴頭L子實體
珊瑚狀猴頭由我國首次馴化栽培成功后,因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其發(fā)展十分迅速,不但可以春秋季在大棚內栽培,更實現(xiàn)了工廠化周年生產[4]。但因珊瑚狀猴頭馴化栽培時間較短,對其出菇方式研究不多,為此,筆者進行了袋栽珊瑚狀猴頭不同開口出菇方式比較,以優(yōu)選出其最佳出菇方式。
供試菌株珊瑚猴頭L,由吉林農業(yè)大學菌物研究中心提供。
栽培基質配方:木屑78%,麩皮20%,糖1%,石膏1%。
1.2.1 開口方式處理
T1:去掉菌包扣蓋和套環(huán),直接割開袋口立式出菇。
T2:去掉菌包扣蓋和套環(huán),將袋口內卷封嚴接種孔,在菌包側面上下劃兩個口,劃口長度1.5 cm,立式出菇。
T3:去掉菌包扣蓋和套環(huán),將袋口內卷封嚴接種孔,在菌包側面上下劃兩個口,劃口長度1.5 cm,臥式出菇。
T4:去掉菌包扣蓋和套環(huán),將袋口內卷封嚴接種孔,在袋口一側劃口1.5 cm,立式出菇。
T5:去掉菌包扣蓋和套環(huán),將袋口內卷封嚴接種孔,在菌包底部劃1個口,劃口長度1.5 cm,向上立式出菇。
以上5個處理,每個處理200包,重復3次。
1.2.2 出菇管理條件
控溫菇房采用床架式出菇,菇房內設有溫濕度探頭,內置空調、超聲波加濕器、進氣排氣扇,可自動調控溫濕度。
圖2 不同開口處理現(xiàn)原基狀態(tài)
圖3 不同開口處理珊瑚猴頭L出菇狀態(tài)
控溫菇房溫度控制在16~20℃,溫差小于5℃,溫度不低于15℃,不高于22℃。原基形成時期,控制菇房溫度16~18℃,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90%左右。子實體發(fā)育時期,控制菇房溫度18~20℃,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5%左右。出菇階段需要充足的氧氣,CO2濃度控制在1000 mg/kg以內,采用散射光照,光照強度50~400 lx。
試驗每個處理統(tǒng)計50包,取其平均值,結果,T1和T2現(xiàn)原基的時間最短,為5 d,T3和T4現(xiàn)原基時間為8 d,T5現(xiàn)原基時間最長,為10 d。
T1現(xiàn)原基數(shù)量最多,T2現(xiàn)2個原基,T3現(xiàn)2個原基,T4現(xiàn)1個原基,T5現(xiàn)1個原基,見圖2。
采收時,統(tǒng)計每個處理200個菌包的采收時間以及采收產量,取其平均值記錄。
T1育菇時間為13 d,時間最短,采收單包平均產量195 g,產量最高,但是由于前期原基數(shù)量過多,導致根部零散,品質較差。T2育菇時間較長,單包平均產量175 g,菇體根部整齊,由于菌包立式側面出菇,導致珊瑚狀猴頭向上生長,朵形不佳,且兩個劃口距離較近,為保證品質,產量并未很高。T3育菇時間20 d,產量T3較高,由于菌包臥式出菇,珊瑚狀猴頭品質佳,且朵形好,根部整齊,劃口數(shù)量為2個,距離較近,影響其產量。T4育菇時間16 d,時間較短,單包平均產量190 g,產量較高,根部整齊,品質最佳,易采收。T5育菇時間最長,且產量最低,菇形好,根部整齊,但由于菌包底部培養(yǎng)料pH等條件未滿足珊瑚狀猴頭的出菇條件,所以育菇時間延長,產量最低。綜上T4處理為珊瑚狀猴頭的最佳出菇方式。見表1及圖3。
表1 不同出菇方式成菇時間、產量及品質比較
出菇方式的不同直接影響到珊瑚狀猴頭的栽培性狀,目前我國珊瑚狀猴頭尚未被廣大栽培者和消費者所熟知,一方面是產量低,另一方面是品質差。5種不同出菇方式初步試驗表明,袋口劃口立式出菇,現(xiàn)原基的數(shù)量少,現(xiàn)原基時間為入庫第5天,采收時間為16 d,平均每包產量為190 g,朵形好,品質最佳。今后將進一步對珊瑚狀猴頭L進行優(yōu)選試驗,并系統(tǒng)探索其工廠化栽培的最佳營養(yǎng)和環(huán)境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