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林芙美子在《浮云》中對女性形象的刻畫,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高度的評價。與此同時,我們不能忽略林芙美子對男性形象的刻畫。對于富岡這一人物形象的描寫,反映出富岡對愛情的看法乃至那個時代的男性的愛情觀??梢哉f通過對富岡的人物形象的塑造,使得小說的人物形象更加豐富,本文擬從四個感情變化過程來分析男性人物形象的戀愛觀及時代背景下造就的人生觀。
關鍵詞:男性形象 幻影 逃避 虛無
日本女性作家林芙美子的代表小說《浮云》描寫了女性如浮云一樣縹緲的愛情故事以及最后悲慘的結局。林芙美子用細膩的筆觸將雪子這一女性形象描寫的栩栩如生。林芙美子對女性形象的刻畫,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高度的評價。與此同時,我們不能忽略林芙美子對男性形象的刻畫。對于富岡這一人物形象的描寫,反映出富岡對愛情的看法乃至那個時代的男性的愛情觀。可以說通過對富岡的人物形象的塑造,使得小說的人物形象更加豐富,林芙美子對富岡的刻畫不輸于對雪子的描寫。而如今對于女性形象的研究相對較多,專注男性形象的分析還很少見。因此,本文認為有必要對《浮云》中男性形象的富岡的愛情觀,人生觀進行研究。本文將富岡對雪子感情的變化歸納為四個經歷過程來進行分析。
富岡作為農林技官來到了遙遠的佛印高原。這里遠離戰(zhàn)爭,環(huán)境優(yōu)美,工作輕松,生活悠閑。在這宜人的地方,給富岡帶來一種平靜和安定感。在這樣一片異鄉(xiāng)的土地上,雖然生活無憂無慮,內心卻是空虛的。已婚的富岡每日思念著在日本國內的妻子,并保持著書信往來。即便如此,在佛印高原,空虛寂寞的富岡與當?shù)氐囊粋€女傭有著不倫的關系。雪子的到來,讓他似乎找到了妻子的影子,被年輕的雪子所吸引。而雪子對他也一見鐘情,不顧富岡已有家室而且還與女傭有不倫關系,兩人很快開始了戀情。與雪子全心全意的愛不同的是,對于富岡來說,他對雪子不過是一顆孤獨的心在尋找絲絲寄托,雪子對他來說不過是妻子的替代品。富岡這種與兩三個女性保持著糾纏不清的關系的行為完全是不負責任的做法。也從側面可以看出,在混亂的戰(zhàn)爭背景下,人們內心充滿了空虛感和寂寞感。這種無處寄托的虛無感讓富岡在雪子身上找到一點點安慰。無論如何,佛印的世外桃源般的環(huán)境和不負責任的悠閑生活,成為了富岡難忘的回憶。
戰(zhàn)爭結束后,回到東京的富岡面對荒涼的日本現(xiàn)狀,一時難以接受,失去了工作,回歸了家庭,靠著自己一人的力量艱難地支撐著這個家庭,消極地生活,與佛印時候的瀟灑形象簡直判若兩人。在殘酷的現(xiàn)實面前,他不得不選擇和雪子分開。富岡清楚地意識到,佛印時期自由自在的愛在混亂的日本本土是根本不可能延續(xù)的。兩人所幻想的美好未來的生活在如今的現(xiàn)實社會里只不過是虛無縹緲的夢。家里有一直等待著他歸來的妻子和父母,他不能把經歷戰(zhàn)爭折磨的家庭置之不顧。戰(zhàn)爭的殘酷,使富岡從世外桃源般的佛印幻想中清醒過來,被拉回到現(xiàn)實中的東京。環(huán)境的落差使富岡一時難以接受,無法融入現(xiàn)實生活,與雪子的感情也隨著戰(zhàn)敗沉入谷底。面對現(xiàn)實,富岡感到一點點絕望,借花天酒事聊以慰藉。
戰(zhàn)敗后的日本,人們的心境都發(fā)生了變化,變得冷漠和絕望。所有的人似乎都喪失了靈魂,只留下了一副空空的軀殼,他們無力反抗,對生活漸漸失望和妥協(xié)。富岡的生活也十分艱辛,生意失敗,窮途末路,早已沒有了佛印時代的英姿,變成了一個落魄的形象。富岡開始選擇逃避,他借以回憶曾經無憂無慮的悠閑生活,甜蜜美好的感情生活來逃避現(xiàn)實。在如此巨大的落差面前,富岡迷失了自我,迷失了對生的渴望,無法接受現(xiàn)實的空虛感和孤獨感深深地圍繞著他。于是,富岡找到了雪子,看到雪子經受戰(zhàn)爭之后堅強生活的模樣,再對比自己如今落魄的樣子,不禁心生羨慕和嫉妒之情。與雪子談話喝酒中,借著酒勁,鼓起了勇氣,想要拋開妻子,拋開家庭,拋開一切的束縛,帶著雪子逃離這戰(zhàn)敗后的荒涼日本。為了逃避現(xiàn)實,逃避一切,富岡產生了死的念頭。
“為人的悲哀,就像漂泊無依的浮云。富岡已全然喪失了繼續(xù)生存的信心?!盵1]這是小說中第一次出現(xiàn)了“浮云”二字,象征著縹緲不定、無依無靠的“人們的悲哀”,對生活失去信心的富岡想到了與雪子一起尋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富岡對雪子并不是真正的愛,只不過是他填補孤獨和空虛、尋求心靈的安慰的道具。小說中也曾寫道,富岡逃避現(xiàn)實,便想拉上雪子一起尋死,他不禁為自己產生這樣的想法而感到震驚。但卻并沒有反省,而將其歸之為宿命。富岡的自私自利的形象深刻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氐饺毡竞竺髦脱┳拥年P系不可能繼續(xù),卻自私的認為把雪子拉來賠死是她的宿命。作為一個男性,對待感情的不專一、不負責任,甚至是玩弄感情,人性的自私和劣根性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蛟S,在戰(zhàn)敗這樣一種時代背景下,不僅是富岡,經歷過殘酷戰(zhàn)爭的任何一個男性,他們所承擔的社會角色使得他們背負著家庭和社會給與的無形的壓力,導致在面對感情時,愛情不再是那么簡單單純的東西了。因此,走投無路的富岡,只好拉來雪子尋死作陪。
富岡帶著一心一意愛著他的雪子,來到‘伊香保這個溫泉小鎮(zhèn)。打算以“死”來逃避現(xiàn)實。這一部分,對于富岡的心理描寫較多。通過細致的心理描寫,突出富岡內心的自私以及人性的弱點。富岡為了逃避現(xiàn)實,已做好了與雪子一起尋死的心理準備。而一心愛著富岡的雪子卻天真的認為是以“死”來證明兩人的愛,是兩人愛情的升華。在富岡眼里,雪子只不過是他的“死的道具”而已。將一無所知的雪子拉來作陪,富岡開始意識到自己的自私,也開始反省自己?!盀槭裁匆屌伺惆橹ニ滥??只不過讓她充當我的死的道具罷了。這想法可謂自私卑劣,我就是這樣的人?!盵2]富岡發(fā)出這樣的感嘆。
但沒想到的是,本是兩人一起來尋死的伊香保,卻成為了兩人命運的轉換點,成為了從“死”到“生”的契機。在伊香保,因連綿陰雨,兩人一直被困在旅館,兩人從曾經的佛印美好回憶,聊到了尋死的方法。在一整晚的聊天中,兩人一點點感到對死亡的恐懼,和對這個世界的留戀,漸漸地打消了尋死的念頭,開始計劃返回東京。為湊路費富岡變賣了自己的手表,認識了小店的清吉和他的同居妻子阿世,被清吉好意挽留留宿。阿世的出現(xiàn),成為了富岡“生的轉機”,帶給了富岡“生的希望”,使得富岡從逃避現(xiàn)實中得到了再生。
富岡被阿世深深吸引,對這個年輕的身體產生了不可抑制的好奇,一步步靠近阿世,同時也得到了阿世的回應。富岡不顧雪子的存在,又陷入了與阿世的情事。阿世的登場,使富岡得到再生,并燃起了對將來生活的希望,燃起了對阿世的愛火,而對于雪子,卻絲毫沒有內疚之意。與阿世的邂逅,更加反映了富岡的自私。其實,富岡對阿世的感情,也并不是真正的愛。富岡不過是被阿世年輕的肉體所誘惑,想從阿世的身上尋找新的安慰。從對富岡的描寫中,可以看出,富岡自身也意識到自己的無情與自私,對感情的不負責任。逃避現(xiàn)實而尋死的富岡最終因阿世的出現(xiàn),成為了重生的契機,陷入了新的戀情,踏上了新的道路。
從伊香?;氐綎|京的富岡,家庭如同是空蕩蕩的家,對雪子的感情更傾向于友誼。阿世不顧一切追隨富岡而來,富岡拋下妻子和雪子,和阿世開始了新的生活。但這樣的日子并不長久。憤怒的清吉找到出走的阿世并將她殺死,自己也因此入獄。阿世的被殺,清吉的入獄,這一切都是因己而起,富岡對于阿世的死感到愧疚,對于清吉的入獄感到自責。富岡漸漸意識到自己的所作所為的卑劣。在無限的自責之中,開始借酒消愁,原本靠阿世而重新燃起希望的富岡的生活再一次被打破,深深認識到自己的罪惡。不久,在戰(zhàn)爭中歷經磨難的妻子也因久治不愈的疾病而結束了生命,對于長久以來都沒有以一個好丈夫的身份來好好對待和照顧妻子的富岡更加感到自責。為了好好處理妻子的后事,窮途末路的富岡只好找到雪子,雖不愿開口借錢卻也無奈向雪子和盤托出。因為阿世的死,富岡開始意識到自己的罪惡,而妻子的死,讓他罪惡感更增一倍,深深自責。想到與自己有關的女性都走上了不幸的命運,深深反思的富岡認為一個人獨自生活大概才是一種救贖,于是產生了贖罪的念頭,決定一個人遠離東京這一傷心地,遠赴屋久島孤獨的生活。
得知富岡要遠走的消息,雪子重新燃起了對富岡的愛,從伊庭的金庫中盜走了一大筆錢,跟隨富岡遠走。富岡只好帶著雪子一起踏上了去屋久島的路途。雖然屋久島是日本最邊遠的小島,富岡卻并沒有感到流放到孤島的感覺,反而像是被植被茂密的森林所召喚,身心都受到洗禮一般。在前往赴任的途中,一直陰雨不斷,雪子因旅途勞累和長期的身體虛弱而重病臥床不起,最終未能挺過難關,結束了生命。雪子的死,讓富岡更加感到自責。像自己這樣自私無情的男人,有著一個如此深愛自己的女人,不論生活多么艱難,如何被男人玩弄感情,她對自己的感情從未變過??勺罱K仍然逃不過死亡的命運。失去雪子的富岡,變得一無所有,傷心欲絕,終于認識到雪子才是自己一生最重要的女人。而如今雪子死去,今后的路變得更加迷茫,對未來毫無希望。只留下富岡一個人,打碎了他想要贖罪的心,陷入了深深的無助和自責,宛如一個孤獨的流浪者。
“富岡想象著自己宛如浮云的身影。那是一片不知將會在何時,何處,消逝于瞬息之間的浮云?!盵3]
小說的最后以這一句結尾,這句話可以說是林芙美子對富岡一生的評價以及對小說的總結。孤獨一人的富岡感到前路像浮云般虛無和縹緲。林芙美子形象地刻畫出了在戰(zhàn)爭的陰影下對感情自私無情,不負責任的失敗的男性形象。同時也反映了戰(zhàn)爭的殘酷和女性命運的悲哀,體現(xiàn)了林芙美子的虛無主義人生觀。
注 釋
[1]《浮云》P93.林芙美子著,吳菲譯 復旦大學出版社
[2]《浮云》P102.林芙美子著,吳菲譯 復旦大學出版社
[3]《浮云》P275.林芙美子著,吳菲譯 復旦大學出版社
(作者介紹:王楚楚,西華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助教,研究方向:日本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