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舞蹈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高校舞蹈專業(yè)中技巧訓練存在的問題也日益凸顯?;谶@種不利情況,為了全面提升學生的舞蹈水平,舞蹈教師必須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從根本上提升技巧訓練效果,提升學生的舞蹈技藝。本文就高校舞蹈專業(yè)中技巧訓練進行研究,希望能夠給舞蹈教師提供一些教學思路,幫助舞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
關鍵詞:舞蹈專業(yè);技巧訓練;教學質量;舞蹈內涵
1 高校舞蹈專業(yè)中技巧訓練存在的問題
1.1 教材內容不全面,訓練方式單一
現(xiàn)階段我國高校舞蹈專業(yè),在舞蹈教學中出現(xiàn)很多問題。尤其是在技巧訓練方式上,由于教材內容不全面,教師無法進行針對性的教學,致使訓練方式十分單一,從而難以培養(yǎng)出滿足社會需要的專業(yè)性舞蹈人才。眾所周知,舞蹈是一門重要的藝術學科,它的內容主要包括舞蹈學、舞蹈編導、音樂等。由于各學科缺少聯(lián)系,致使學生在學習舞蹈時經(jīng)常出現(xiàn)“熊瞎子掰苞米”的情況。另一方面,在實際教學中,一些高校所使用的舞蹈教材,缺少具有針對性的案例,缺少實質性的精神內涵,致使教材華而不實,缺乏實際教學意義,從而很難發(fā)揮出育才作用。舞蹈是具有感染力的形象藝術,它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對舞蹈認識不足,很容易對學生進行錯誤的技巧訓練,從而使學生難以達到“人舞合一”的境界。
1.2 訓練內容不合理,缺少風格性和藝術性
通常情況下,由于教材內容不足,教材缺少,教師只能依靠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對學生進行舞蹈技術技巧訓練。由于教師對舞蹈的內在含義缺乏理解,忽視了對學生進行舞蹈文化教學,致使學生很難“解放思想”,很難培養(yǎng)出舞蹈情感。長此以往,就會使學生所學習的舞蹈技術技巧與舞蹈風格相互脫節(jié),出現(xiàn)舞蹈藝術失衡、形神分離等情況。眾所周知,舞蹈是具有風格性和藝術性的。風格能夠展示舞蹈本身的風骨,體現(xiàn)舞者超然事物的情懷。藝術能夠展示舞蹈本身的魅力,體現(xiàn)舞者的形象氣質。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如果不能對學生進行精準的技術技巧訓練,就會使學生難以獲得舞蹈的基本能力,難以取得長足性發(fā)展,從而使學生在技術技巧應用方面受到層層限制,最終無法練就實質性的本領,不能在舞蹈上取得成就。
1.3 技巧性不明顯,缺乏實質性內涵
沒有基本能力,舞蹈藝術就成了空架子。技巧的應用和發(fā)揮都會受到諸多限制,最后使舞蹈作品出現(xiàn)技巧性不明顯或無技巧的情況。一些學生基礎能力不夠,再加上受身體素質限制,不能掌握相應的技術技巧,從而無法完成一些高難度的舞蹈動作,這都嚴重地制約了學生對舞蹈的創(chuàng)編。即便有創(chuàng)編的舞蹈作品,也只能停留在簡單的動作,停留在簡單的技術技巧層面,從而使整個舞蹈缺乏靈魂,變得索然無味。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訓練往往過于單一、片面,這就使學生不能準確吸收舞蹈內容,不能準確地將形體與情感相融合,從而出現(xiàn)各種技巧把握不當?shù)那闆r。舞蹈學習以技巧為重,缺少技巧應用,就會使舞蹈失去風骨,不能展示出更多的舞蹈精神和情懷。技巧應用錯誤,就會使舞蹈失去內涵,出現(xiàn)形似神不似的情況,不能正確表達舞蹈者的情感。
1.4 訓練體系不完善,評價機制不健全
任何學科,都需要相應的教學評價,舞蹈也不例外。教學評價不僅能幫助學生認識自身的不足,也能促進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在高校舞蹈教學中,由于訓練體系不完善,評價機制不健全,給學生的舞蹈學習造成了諸多困難,也使得教師的教學出現(xiàn)了諸多的漏洞。評價體系不完善、不徹底,就使得學生在學習舞蹈時,很難找到自身的定位,很難發(fā)揮出自身的舞蹈潛能,這不利于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久而久之,這也會給學生學習舞蹈帶來巨大壓力,甚至會使學生對舞蹈學習產(chǎn)生抵觸的心理。
2 高校舞蹈專業(yè)中技巧訓練的策略方法
2.1 填充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
教師應充分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通過自身對舞蹈的認識,以教學經(jīng)驗為依托,不斷填充教學內容,不斷豐富教學方式,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另一方面,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舞蹈的審美觀念,藝術內涵,文化知識等,全面提升學生的舞蹈水平。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舞蹈能力,教師可以通過4個教學步驟進行完善。第一,教師應廣泛搜集相關教學資料,通過對技巧知識進行研究,不斷擴充自身的教學本領。第二,教師應遵循育人為本的原則,不斷擴充教材內容,不斷優(yōu)化教學方法。通過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整合舞蹈知識,充分實現(xiàn)有關舞蹈資源的共享。第三,在編寫教材過程中,有關人員應把握與時俱進的觀點,充分結合教學背景和教學實際情況。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對學生進行教學與指導,幫助學生解決舞蹈學習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第四,加大技巧訓練力度,讓學生在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中,不斷內化舞蹈知識,不斷外化舞蹈技能,從而將情感與動作相互融合,使學生能夠達到更高的舞蹈境界。
2.2 加強風格和藝術性教學,強化教學環(huán)境
舞蹈是一門博大精深的課程,教師加強風格與藝術性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掌握舞蹈的內涵。在強化教學環(huán)境方面,有關人員必須要給予足夠的重視。首先,高校應以培養(yǎng)優(yōu)秀舞蹈人才為目標,加大舞蹈教學經(jīng)費投入力度,從而優(yōu)化教學環(huán)境。通過購買教學所需的各種設備,滿足學生在學習中的各種客觀需求。其次,教師應不斷充實自身的舞蹈知識底蘊,不斷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學風。學習舞蹈需要風氣和氛圍,通過讓學生進行自由的溝通與交流,不斷提升學生學習舞蹈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能夠在輕松自在的狀態(tài)下,獲取更多的舞蹈知識。最后,教師應充分結合舞蹈技術技巧,為學生搭建一個學習舞蹈的訓練體系。通過準確的監(jiān)督與評價,保證學生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質量,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2.3 堅持技巧訓練,保證技巧質量
舞蹈是一門形神結合的藝術。學習舞蹈講究的是扎實的基本功和在此基礎上的方式方法。只有堅持技巧訓練,保證技巧訓練的力度和質量,才能使學生的舞蹈技藝實現(xiàn)質的提升?;诖?,教師應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首先,教師應使學生明確自身的定位,讓學生充分理解舞蹈所涵蓋的知識內容,充分提升學生的舞蹈學習意識。其次,教師應為學生制訂學習計劃,積極幫助學生解決舞蹈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基礎能力。再次,教師應嚴格規(guī)范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通過對教材進行充分的研究,不斷完善技巧訓練體系,從而提升教學的實效性。最后,教師應注重把握舞蹈教學的細節(jié),通過與學生進行互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訓練觀念,從根本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學習思維。
2.4 完善訓練體系,健全評價機制
完善訓練體系,健全評價機制在整個舞蹈教學過程中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在完善訓練體系時,教師應采用適當正確的教學方法,如使用分解法、重復法、強制法、鼓勵法等,全面提升學生的基礎能力。另外,教師應抓住學生的心理,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通過健全評價機制,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促進技巧訓練的效果。通過結合主客評價觀,基于多元化的評價角度,不斷完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從而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授課能力。
3 結語
舞蹈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必須重視技巧訓練的方式方法,通過不斷完善教學內容,不斷制定教學策略,從根本上幫助學生提升舞蹈水平。
參考文獻:
[1] 孫瑜浛.對高職學院舞蹈專業(yè)民族民間課程中技巧訓練的探索與研究[J].大眾文藝,2018(23):184.
[2] 侯麗娟,佟無瑕.對高校舞蹈專業(yè)中民族舞蹈技巧訓練的探索[J].音樂時空,2016(03):188+178.
作者簡介:任昌菲(1985—),女,山東濰坊人,碩士,濰坊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舞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