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基于語料庫的隱喻運動事件方式語義突顯度研究

      2019-08-28 01:21:44
      天津外國語大學學報 2019年4期
      關鍵詞:隱喻語義編碼

      鄧 宇

      (四川外國語大學 語言腦科學研究中心)

      一、引言

      自Talmy(1985)開創(chuàng)運動事件詞匯化模式跨語言研究以來,認知語言學家和心理學家對語言和認知中的空間運動事件表征給予高度關注。Talmy(1985,2000)把含有運動及持續(xù)性靜止的情景都看作是運動事件,其框架事件結構由[焦點](figure)、[背景](ground)、[運動](motion)和[路徑](path)四個語義成分構成。這些成分還可以與表示[方式](manner)或[原因](cause)的副事件(co-event)相結合(Talmy,2000:25-26)。例如,the bottle[Figure]floated[Motion]+[Manner]into[Path]the cave[Ground]表征的框架事件是瓶子移動到洞穴,副事件則是瓶子移動的方式漂浮(float)。運動事件中的副事件雖處于從屬地位,卻有可能比框架事件顯得更為具體、形象和生動(嚴辰松,2008:9)。如上述例子中的float 所編碼的運動方式信息是整個運動事件表達中比較凸顯的精細要素。

      Talmy(2000:222)根據運動事件中[路徑]要素的編碼位置,把世界上的語言分為兩大類型。若[路徑]編碼在動詞詞根中,則該語言為動詞框架語言(verb-framed languages,簡稱V-語言),如羅曼語、閃語、日語、泰米爾語、班圖語等,其典型示例為類似Kelly entered the room 的表達。若[路徑]編碼在衛(wèi)星語素(satellite)中,則該語言為衛(wèi)星框架語言(satellite-famed languages,簡稱S-語言)。衛(wèi)星語素是指除了作補語的名詞短語或介詞短語以外的其他語法成分,通常伴隨動詞詞根出現(xiàn)。衛(wèi)星框架語主要包括印歐語言(羅曼語除外)、芬蘭烏戈爾語、漢語等,典型示例為類似Tracy ran into the room 的表達。

      已有實證研究表明,S-語言和V-語言對[方式]語義的突顯度存在顯著差異,S-語言描述[方式]語義成分的頻率更高,編碼[方式]語義的動詞更加豐富多樣,并且S-語言中的方式動詞比V-語言中的方式動詞更加生動形象(Cardini,2008;Ibarretxe-Antunano,2004;Sabine&Fran?oise,2011;Slobin,1996a,1997,2004;Slobin et al.,2014)。?z?al??kan(2003,2004,2005)和李雪(2009)通過跨語言對比研究進一步發(fā)現(xiàn),不同類型語言的[方式]語義突顯程度差異也會擴展到隱喻運動事件詞匯化模式中去。整體而言,[方式]突顯的類型學差異在客觀運動事件中已充分證實,但在隱喻運動事件中尚需進一步驗證,尤其是語料庫實證數(shù)據。鑒于此,本文采用基于語料庫的方法,考察現(xiàn)代漢語隱喻運動事件詞匯化過程中[方式]語義的突顯度問題,探究詞匯化類型學差異如何擴展到隱喻運動事件中去。

      二、研究假設和問題

      有關概念隱喻的理論、實證研究表明,空間運動在人類涉身體驗中具有普遍性,因而常作為源域來理解抽象概念,如時間(moments slip by)、思想(the idea sprang back into his mind)、情感(she felt a sudden surge of emotions)、經濟(prices plummet)等(Lakoff&Johnson,1980,1999;?z?al??kan,2005:208)。隱喻運動是相對于真實運動而言的,真實運動事件只涉及空間運動一個概念域,如the ball rolls down the hill;隱喻運動事件則涉及兩個概念域,即源域(空間運動)、目標域(如心情、情緒、狀態(tài)、時間等)以及二者之間的概念映射(如TIME PASSAGE IS MOTION ALONG A PATH,MIND IS A CONTAINER,STATES ARE LOCATIONS),如the idea races through her mind like a flame,he drifts into a state of utmost solitude,the ambiguity in her voice pulls his worst fears to the surface(?z?al??kan,2005:213,238)。在隱喻運動事件中,從源域到目標域的映射是單向的,目標域的概念化通過源域實現(xiàn),源域的結構決定了目標域的結構,因此源域的跨語言差異也會映射到目標域。由此觀之,Talmy 的運動事件詞匯化類型學在隱喻運動事件和非隱喻運動事件中的效度具有同一性(?z?al??kan,2005:237-238;鄧宇、李福印、陳文芳,2015:74)。

      Talmy(2000:272)認為漢語是很強的S-語言。倘若Talmy 的假設是正確的,漢語應屬于[方式]語義突顯度高的語言,方式的概念空間會獲得更多注意力。具體而言,漢語表征方式語義的可及性較高,編碼方式的詞匯豐富程度和頻率也較高。如果這一假設通過實證調查被證偽,則Talmy 對漢語類型的論斷值得商榷。

      基于上述假設,本研究從隱喻維度分析漢語在[方式]語義編碼中的類型學特征,具體研究以下問題:(1)漢語隱喻運動事件中方式動詞、原因動詞、路徑動詞的使用頻率存在什么差異?造成這些差異的原因是什么?(2)漢語隱喻運動事件各目標域中方式動詞做主動詞的分布情況如何?(3)漢語隱喻運動表達中編碼[方式]語義的其他詞匯和語法手段都有哪些?

      三、研究方法

      1 語料搜集

      本文的語料來源于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語料庫(Corpus of Chinese Linguistics,CCL)。在語料搜集過程中,我們借鑒?z?al??kan(2005)與李雪(2009)、鄧宇、李福印和陳文芳(2015)的思路,選擇與人類涉身體驗最為密切的五官感知(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和心理狀態(tài)作為隱喻運動事件的目標域,源域為空間真實運動。隱喻運動事件所涉及的映射模式為五官感知和心理狀態(tài)是移動實體或五官感知和心理狀態(tài)是靜止處所。為有效提取隱喻運動表達,我們基于上述目標域設定語料檢索關鍵詞,具體選取能夠充任運動焦點(figure)的五官感知和心理狀態(tài)類常用名詞為關鍵詞。

      (1)五官感知和心理狀態(tài)類關鍵詞

      a.視覺感知(眼睛、眼光、淚光、目光、眼波、眼神……)

      b.聽覺感知(聲音、歌聲、笑聲、駝鈴聲、哭聲、飛機聲、回聲、哨聲、鞭炮聲……)

      c.味覺感知(甜蜜、甜味、酸味、咸味、酸甜苦辣……)

      d.嗅覺感知(香氣、腥味、臭味、香味、氣味、花香、清香、香水味……)

      e.觸覺感知(風、寒冷、電流、刺痛、輕撫……)

      f.心理狀態(tài)(思想、記憶、腦海、心、感情、興奮、喜悅、精神……)

      上述關鍵詞在日常使用中出現(xiàn)頻率高,且不具備空間物理運動的屬性,在與運動動詞搭配時,隱喻化的概率較高,因此可根據所在的索引行語境人工識別隱喻運動事件表達。語料提取過程中,在CCL 網絡版檢索頁面逐條輸入(1)各目標域中的關鍵詞,以“現(xiàn)代漢語”為搜索范圍,提取出以(1)的關鍵詞為運動焦點的句子,如“那如托爾斯泰般犀利的眼神像閃電一般襲到我的頭上”,“遠處飄來悠揚的歌聲”,“刺鼻的臭味鉆了出來”,“酸甜苦辣齊齊向心頭涌來”,“劇烈的疼痛由指尖流進我的全身”,“一股喜悅之情浮現(xiàn)在他的臉上”等。通過隨機抽樣和等比抽樣相結合的方法篩選出200 例隱喻運動表達,作為樣本(鄧宇,李福印,陳文芳,2015)。

      2 語料分析

      語料編碼過程中,我們以小句(clause)為語言分析單位,即每個小句只包含一個謂詞,每個謂詞只表達一個情景(Berman&Slobin,1994:657)。一個謂詞可以是任何運動動詞或者動詞復合體(verb complex)。我們對樣本中的方式動詞(V[方式])、表示方式的其他詞匯-語法手段、原因動詞(V[原因])和路徑動詞(V[路徑])、路徑衛(wèi)星語素(Sat[路徑]/[處所])以及與方式動詞具有均等語力和重要性的路徑動詞(V-plus[路徑])等語義要素進行編碼。樣本中的隱喻運動表達的主要詞匯化模式如下。

      (2)主要運動動詞及其隱喻運動事件構式

      a.V[方式]+Sat[路徑]:我的思想飛向法國去了。

      b.V[原因]+Sat[路徑]:歌聲沖散了水面上的陣陣涼意。

      c.V[路徑]:有個聲音穿過年輪時光。

      d.V1[方式]+V2-plus[路徑]:各種聲音還是鉆擠進來。

      e.V[方式]:有一股怪味兒在屋里飄。

      f.編碼[方式]的其他詞匯-語法手段:

      副詞:一種奇妙的淺甜味淺淺縈繞唇齒間。

      動詞補語:興奮與好奇倒升得相當高。

      形容詞:一個奇怪的沙沙作響的聲音穿過塵暴。

      重復:歌聲飄向很遠、很遠……

      g.靜態(tài)事件:V[方式]+Sat[處所]

      他話不多,臉上總是掛著憂傷。

      凱薇茫然地走出小鋪,風暴般的憤怒和憂傷充斥著她的心。

      三、調查結果

      1 隱喻運動動詞的頻率分布

      經統(tǒng)計,樣本中的運動動詞類符和形符的頻率分布歸納如下。

      表1 漢語隱喻運動事件中的運動動詞頻率分布

      表1顯示,200 例隱喻運動表達總共包含60 類運動動詞,形符總數(shù)為210。方式動詞在類別上和數(shù)目上均超過其他兩類動詞。我們對方式動詞和路徑動詞的類符數(shù)目和形符數(shù)目分別進行非參數(shù)卡方檢驗,結果表明,隱喻運動方式動詞和路徑動詞在類別上存在顯著性差異(x2=6.422,p=0.011<0.05),形符總數(shù)差異也很顯著(x2=37.3 56,p<0.05)。樣本中的方式動詞類符和形符具體分布見表2。

      表2 隱喻運動方式動詞類符和形符分布

      表2顯示,樣本中的31 類隱喻運動方式動詞以單音節(jié)為主,形符數(shù)目排在前十位的是“涌、飄、閃、沖、掠、鉆、走、襲、滑、飛、流、浮、撲”。大部分方式動詞以位移性運動為主,但也有少數(shù)方式動詞屬于靜態(tài)處所類,如“籠罩”、“掛”、“充斥”、“洋溢”等。

      方式動詞與其他運動動詞在頻率上的顯著差異亦會體現(xiàn)到主動詞的分布特征。按照隱喻運動事件的不同目標域,我們將方式動詞和非方式動詞作主動詞的頻率分布歸入表3。

      表3 各目標域中作主動詞的運動動詞百分比

      表3的數(shù)據分析表明,方式動詞在各目標域中作主動詞的頻率均高出路徑動詞和原因動詞作主動詞的頻率。結合表1至3可看出漢語隱喻運動事件中方式動詞在形式上和語義上的突顯度均超出其他類別的運動動詞。

      2 編碼隱喻運動[方式]的其他手段

      通過其他詞匯-語法手段編碼隱喻運動[方式]語義的表達總共有13 例(見表4)。

      表4 編碼[方式]的其他手段

      表4顯示,編碼隱喻運動事件[方式]語義的其他手段主要是用副詞性表達修飾運動動詞,樣本中有10 例。需要指出的是,被副詞性表達修飾的動詞通常也是方式動詞,如“映雪心里一緊,酸楚狠狠沖入咽喉”。使用動詞補語編碼[方式]的表達只有兩例,如“興奮與好奇倒升得相當高”,方式信息是通過路徑動詞“升”后的動詞補語來描述。形容詞表示[方式]的語料只有一例,這類方式信息是隱性的,如(2)f的“沙沙作響的聲音穿過塵暴”,形容詞修飾的是運動[焦點],而非路徑動詞“穿過”,但結合語境可推斷,聲音穿過塵暴時響動很大,這也是運動方式。詞匯重復是強化[方式]語義的附加形式,如(2)f 的“歌聲飄向很遠、很遠”。

      四、分析討論

      1 [方式]語義的突顯

      在運動事件中,[方式]的慣常表達體現(xiàn)出[方式]語義的突顯程度。[方式]語義突顯度高的語言通常用一個可及性高的構式槽位來編碼運動方式,如S-語言中的主動詞、連動語言中的方式動詞、雙極動詞(bipartite verbs)中的方式語素、Jaminjungan語中的方式前動詞(preverb)、聲響詞等。對[方式]語義突顯度低的語言來說,[方式]要素附屬于[路徑]要素(Slobin,2004:250-252)。樣本中的隱喻運動方式動詞在類符、形符數(shù)目上與路徑動詞均存在顯著性差異(見表1)。在隱喻運動事件各目標域中,方式動詞作主動詞的頻率明顯超出非方式動詞作主動詞的頻率(見表3)。由實證數(shù)據可知漢語屬于方式語義突顯度高的語言。

      在運動事件編碼過程中,不同類型語言對各語義成分的詞匯化模式存在差異。S-語言常用衛(wèi)星語素編碼[路徑],方式動詞常出現(xiàn)在主動詞槽位。如此以來,S-語言說話人在選擇方式信息編碼時的心理可及度較高。體現(xiàn)到形態(tài)-句法結構之中,S-語言中的方式動詞會更豐富,出現(xiàn)頻率也相對較高。相比之下,V-語言只在必要情況下才編碼[方式]語義,對[方式]的關注度不及S-語言,尤其在跨界運動事件中,V-語言編碼[方式]的詞匯限制更多(?z?al??kan,2005;Slobin,1997,2004)。樣本中可以作主動詞的方式動詞占62.38%,而可作主動詞的路徑動詞只占23.33%(見表1),二者差異顯著;方式動詞總計31 類,而路徑動詞只有14 類(見表2),二者也存在顯著性差異。漢語在運動事件詞匯化過程中偏好突顯[方式]語義,這說明漢語表現(xiàn)出S-語言的特征,因而支持了Talmy(2000:272)的假設,即現(xiàn)代漢語是很強的S-語言。

      除方式動詞外,樣本中編碼隱喻運動事件[方式]語義的其他詞匯-語法手段(見例(2)f 和表4)從敘述風格上亦能體現(xiàn)漢語的類型學特征。例如:

      (3)a.然而,稍停片刻,不經意間,那溫馨的香味又輕輕[襲]來了。

      b.歌聲輕輕地[滑]過雪野,劃破夜空,[飄]向很遠、很遠……

      (3)a 和(3)b 分別通過副詞“輕輕”、“輕輕地”修飾方式動詞“襲”和“滑”,(3)b 末尾還用動詞補語“很遠”的重復形式來修飾方式動詞“飄”。這些詞匯-語法手段是對隱喻運動[方式]語義的增容和細化,使得方式意義更加生動形象。Slobin(1996a,1997)認為,V-語言的敘述風格傾向于描述為運動事件提供物理語境的靜態(tài)場景,而S-語言則更多關注動態(tài)移動過程的描述。樣本中的附加方式表達與方式動詞在搭配中共現(xiàn),使得運動方式進一步細化和精確,整個運動事件表達呈現(xiàn)出動態(tài)畫面。這一獨特敘述風格從側面反映出漢語具有S-語言的特征。

      2 [路徑]與[方式]的此消彼長關系

      ?z?al??kan(2005:237-239)指出,運動事件詞項中某一語義成分的編碼會影響句中其他詞項的選擇。她認為[路徑]語義要素的編碼對方式語義的選擇具有重要影響。根據上一節(jié)論述可知漢語在形式-語義上對運動方式的注意力突顯度較高,表現(xiàn)出很強的S-語言特征。由此反推漢語隱喻運動事件的方式動詞占據了主動詞位置,核心圖式[路徑]則被迫移位到方式動詞外的次動詞位置,其結果是路徑動詞通常語法化為表征[路徑]的衛(wèi)星語素,從而使路徑動詞的出現(xiàn)頻率遠低于方式動詞的頻率(見表1)。由此推斷[路徑]語義和[方式]語義之間是此消彼長的關系,即當[路徑]語義突顯度高時,方式信息被背景化,語言形式上[方式]語義更多通過附加成分編碼;當[方式]語義處于前景位置時,[路徑]語義要素通常位于次要位置,[方式]副事件將獲得更多的注意力,其語言表達更加豐富多樣。

      運動事件中[路徑]語義和[方式]語義的此消彼長關系在科學中亦有依據。Senghas,Kita 和?zyürek 于2004年在Science雜志上發(fā)表了《語言的本質:來自尼加拉瓜手語的證據》(Properties of Languages:Evidence from an Emerging Sign Language in Nicaragua)一文,指出[方式]和[路徑]是構成語言系統(tǒng)的離散性單位(discrete unit),這些離散性單位根據組合規(guī)則構成語言表達。這里的組合規(guī)則就是我們所研究的詞匯化模式。他們研究了尼加拉瓜手語(NSL)的產生過程,發(fā)現(xiàn)在最初的產生過程中,[方式]和[路徑]是同時表征的,后來二者按照先后順序來表征,最終[方式]和[路徑]可以單獨表征。他們認為,這是語言進化過程中,離散性單位的發(fā)展過程,具有普遍性。

      樣本中的200 例隱喻運動表達總共包含210 個動詞和動詞復合體(verb complex),方式成分和路徑成分共現(xiàn)的形符居多數(shù),其中V[方式]+Sat [路徑]模式形符數(shù)目為92,V1[方式]+V2-plus[路徑]模式形符數(shù)目為27,總計119,占動詞和動詞復合體總數(shù)的56.7%。這兩類類詞匯化模式通常是[方式]在前,[路徑]在后。樣本中也存在方式動詞和路徑動詞單獨使用的情形,分別占動詞和動詞復合體總數(shù)的2.4%和23.3%。這種多樣化的詞匯化模式可視作漢語歷時進化的結果。史文磊(2011)對漢語運動事件詞化類型的歷時演化過程作了類型學考察,認為漢語表現(xiàn)出不斷遠離V-型而逐漸向S-型靠攏的傾向。

      上古漢語表現(xiàn)出較強的V-語言特征,通常使用路徑動詞單動式,后世逐漸發(fā)生[運動]要素分離,[運動]要素分離以后,轉由V1 表達,[路徑]要素貯留在語法化為補語的V2 中,從而產生動趨式(S-型)。動詞詞化模式從綜合性向分析性轉化,導致路徑動詞封閉化(史文磊,2011:495)。由此可推斷,由于位于第二位置的路徑動詞(V2)語法化的趨勢增大,表征[方式]語義的V1 演變成核心的趨勢增強(如表3所示),因而[方式]語義得以突顯,而[路徑]語義被弱化。這一過程也印證了Senghas,Kita 和?zyürek(2004)關于語言系統(tǒng)離散型單位進化的普遍性定律。

      語言表達中[路徑]語義和[方式]語義的此消彼長關系還與思維方式有關。漢語隱喻運動表達中“消”[路徑]語義而“長”[方式]語義的特征反映出漢民族思維細膩的一面。樣本中的31 類方式動詞出現(xiàn)頻率高達131 次便是證據(見表2)。當然,思維的細膩程度是相對的。由于漢語詞化類型在轉型過程中有些古代的結構或轉化過程中的雜糅結構在現(xiàn)代漢語中遺存(史文磊,2011:495),漢語表達[方式]語義的細膩程度不及英語這種典型的S-語言。英語中的方式動詞非常具體,而漢語中的許多方式動詞是泛義動詞,通常與日常生活相關,如“走”、“跑”、“飛”、“爬”等。漢語中的一個普通方式動詞在英語中通常由有多個方式動詞與之對應,如“走”(walk,drift,ebb,flounce,linger,lumber,march,meander,roam,rustle,stride,tread,worm one’s way,hike,pace,ramble,snake,trample,trot,swarm,forge,hurry,rush)(?z?al??kan,2005:219)。因此,為了進一步細化運動方式,漢語通常采用分析的方法,借助附加語言表達(見表4)來描述更精確的方式意義。

      五、結語

      本文基于語料庫數(shù)據,對現(xiàn)代漢語隱喻運動事件中的[方式]語義要素作了考察發(fā)現(xiàn):方式動詞在類別上和總數(shù)上均明顯超過路徑動詞和原因動詞。漢語中還存在其他描述方式語義的表達,如副詞、形容詞、動詞補語、重復等,這些表達通常用來修飾泛義方式動詞,以描述更精確的方式意義?,F(xiàn)代漢語可在不同語言表達層次上編碼[方式]語義,因而屬于[方式]語義突顯度高的語言。這符合S-語言的類型學特征。據此本研究結論支持現(xiàn)代漢語偏重S-語言風格的假設,但與典型的S-語言(如英語)也存在[方式]細膩度的差異。

      現(xiàn)代漢語隱喻運動事件方式信息在形式上和概念上突顯度高的原因有二:一是漢語的詞匯化模式偏好,二是漢語的思維方式。這兩大因素在運動[方式]語義突顯過程中相互映現(xiàn),折射出漢語隱喻運動事件從概念化到詞匯化的認知機制和類型學特征。本研究的結論進一步印證了Slobin(1996b)的“思由言限”(thinking for speaking)假說,即說話人對事件現(xiàn)有的語言編碼方式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說話人會注意該事件的某些特定方面,這種注意習慣會隨著時間的演化而形成某種敘述風格。

      本文支持了Senghas,Kita 和?zyürek(2004)的觀點,[方式]和[路徑]是構成語言系統(tǒng)的離散性單位,這些離散性單位根據組合規(guī)則構成語言表達。但[方式]這種離散性單位的普遍性程度遠遠高于[路徑]。本文為研究這種離散性語義元素開辟了一個新思路。

      注釋:

      ①Talmy(2012:15-20)指出,V2-plus 是漢語連動式中可單用作主動詞的路徑動詞,其詞法-句法地位與方式動詞相當。如“鉆擠進來”中的“進來”在單用時的意義和它作趨向補語時的意義一致。但V1[方式]+V2-plus[路徑]這樣的均等框架(equipollently-framed)模式在漢語中并不多見,方式動詞作主動詞仍居多。

      猜你喜歡
      隱喻語義編碼
      基于SAR-SIFT和快速稀疏編碼的合成孔徑雷達圖像配準
      《全元詩》未編碼疑難字考辨十五則
      成長是主動選擇并負責:《擺渡人》中的隱喻給我們的啟示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2:04
      語言與語義
      《活的隱喻》
      民俗研究(2020年2期)2020-02-28 09:18:34
      子帶編碼在圖像壓縮編碼中的應用
      電子制作(2019年22期)2020-01-14 03:16:24
      Genome and healthcare
      “上”與“下”語義的不對稱性及其認知闡釋
      對《象的失蹤》中隱喻的解讀
      劍南文學(2015年1期)2015-02-28 01:15:08
      認知范疇模糊與語義模糊
      天等县| 抚州市| 安仁县| 鞍山市| 永清县| 双柏县| 武定县| 寿宁县| 顺昌县| 蒙自县| 册亨县| 尤溪县| 天镇县| 乡宁县| 山阳县| 伽师县| 邻水| 玉林市| 五寨县| 台安县| 荣成市| 柏乡县| 珲春市| 宣武区| 沂南县| 醴陵市| 满城县| 津南区| 鸡东县| 西峡县| 乌兰察布市| 伊宁市| 漠河县| 阿坝| 玉门市| 蒲江县| 泰和县| 澳门| 兰溪市| 昌图县| 玉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