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局之上,兩軍對峙,戰(zhàn)馬嘶鳴,硝煙四起。
我運籌帷幄,小心謹慎。先遣戰(zhàn)車,欲縱橫天下,大殺四方。老師淡定自若,沉著運棋。戰(zhàn)車之下,塵土飛揚,已連斬數(shù)將的我喜不自勝。老師唇角一勾,反行一子。我驚覺自己竟陷入了包圍之中,戰(zhàn)局忽轉(zhuǎn)。老師那過了河便不回頭的“卒”已是直逼主帥,鋒芒畢露。
“停!重來,重來!”敗勢已定,我不愿面對失敗,央求老師回頭重下。
老師敲敲我的腦袋:“又重來?無論重來多少次,你都沒法贏的。”說罷,將一棋子遞與我,棋上一“卒”字,蒼勁有力。
“看看你的師兄吧!”老師留下一句話,便轉(zhuǎn)身離開。
我迷惑不解:為什么老師那樣肯定我不會贏呢?就因為我悔棋?
我不服氣地去觀摩師兄下棋。師兄固然不會如我任性悔棋,可他的棋技也沒什么精妙之處,有何可觀?
我纏著師兄下一盤,師兄只好接受。論棋技,我不比師兄差,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可一連三盤竟全是我輸!
我氣得撒潑打滾,非要再下。師兄長嘆一聲:“你總是悔棋回頭,連下棋的勇氣也沒有,怎么贏?”
我一愣,眼前突然浮現(xiàn)那個蒼勁有力的“卒”字。卒可逼帥,不是因為它能縱橫戰(zhàn)局,而是它有弒帥的決心與勇氣——一旦行動,誓不回頭。
師兄終于還是答應(yīng)了我再下一局的要求。
棋局戰(zhàn)場,戰(zhàn)象長嘯,炮火隆隆,狼煙彌漫,鼓聲陣陣。我派遣小兵,深入腹地,戰(zhàn)車橫行,過關(guān)斬將。忽遇師兄的戰(zhàn)馬,斜斜刺出,踐踏不已,師兄攻勢忽變猛烈。幾個回合交鋒,我傷兵損將,元氣大傷。唯一小卒,戰(zhàn)而無傷。師兄遂將小卒包圍,欲甕中捉鱉。那一刻,我化身為卒,一個鏗鏘的聲音在回蕩:“誓不回頭!”
那一刻,我不能回頭,也不屑回頭。我硬生生地砍殺一員大將,從包圍圈中沖出,直逼帥營,手起刀落,大勢已定。
勝利的喜悅漫上心頭,看著那個蒼勁有力的“卒”字,我突然明白了許多。
棋局亦人生,當有卒子勇;落棋亦無悔,行事不回頭!
老師教“我”:過河的卒子不回頭。師兄教“我”:走出的棋子不回頭。于是數(shù)次失敗后的“我”重整心緒,面對失敗也毫不氣餒,戰(zhàn)勝了自己內(nèi)心總想回頭再來的沖動,最終獲得成功。充分鋪墊,多處對比,語言精練,寫出了一個輸不起的小孩“撒潑打滾”的真實情態(tài),最后落到了“棋局亦人生,落子無悔”這個主題上,契合題意,可謂好文。 (丁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