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燕
郴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湖南郴州 423000
胃癌是一種臨床發(fā)病率較高的腫瘤疾病,該病患者在病情確診后,其病程多已發(fā)展至中晚期,從而錯過了手術治療的最佳時機[1]。不同病理特征的胃癌患者的病情進展和預后情況均有所不同。相關研究證實,胃癌患者的腫瘤分期、癌癥分化等病理特征與其血清中的人淋巴細胞活化基因3 蛋白(LAG-3)和重組人DIckkopf 相關蛋白1(DKK-1)水平存在一定的關聯(lián)性[2]。本次研究旨在分析胃癌患者血清中的LAG-3和DKK-1 水平與其病理特征之間的關系。
選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間于我院就診的70 例胃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在這70 例胃癌患者中,有男性31 例,女性39 例,年齡為41~61 歲,平均年齡為(54.2±3.5)歲;其中,存在淋巴結轉移的患者有36 例,無淋巴結轉移的患者有34 例;TNM 分期為Ⅰ期的患者有10 例,為Ⅱ期的患者有21 例,為Ⅲ期的患者有24 例,為Ⅳ期的患者有15 例;細胞分化程度為高分化的患者有25 例,為中分化的患者有23 例,為低分化的患者有22 例。
對參與本研究的70 例胃癌患者均進行血清LAG-3 和DKK-1 水平檢測。為患者采集2ml 的外周靜脈血。之后,將采集完畢的血液標本放置于離心分離機中進行血清分離,離心分離機的離心半徑參數(shù)為5cm,轉速為3000r/min,離心時長為5min。待血清分離結束后,將血液標本中的上清液取出,并對上清液中的LAG-3 和DKK-1 水平進行檢測。
對比不同病理特征的胃癌患者血清中的LAG-3 和DKK-1水平。
應用SPSS19.0 軟件對文中出現(xiàn)的計數(shù)資料(χ2檢驗)和計量資料(T 檢驗)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P <0.05 表示對比數(shù)據(jù)之間存在較大的差別。
與無淋巴結轉移的患者相比,存在淋巴結轉移的患者的DKK-1 水平更高,其LAG-3 水平更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TNM 分期Ⅰ期、Ⅱ期和Ⅲ期的患者相比,TNM 分期Ⅳ期患者的DKK-1 水平更高,其LAG-3 水平更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與細胞高分化及中分化的患者相比,細胞低分化患者的DKK-1 水平更高,其LAG-3 水平更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詳見表1。
表1:不同病理特征的胃癌患者血清中的LAG-3 和DKK-1 水平的對比(±s)
表1:不同病理特征的胃癌患者血清中的LAG-3 和DKK-1 水平的對比(±s)
病理特征 例數(shù)(n)LAG-3(ng/ml)DKK-1(μg/L)存在淋巴結轉移 36 14.6±3.1 81.4±17.3無淋巴結轉移 34 26.9±3.7 64.2±14.8 TNM 分期 Ⅰ期 10 40.8±8.6 52.7±11.8 TNM 分期 Ⅱ期 21 35.2±5.1 66.2±12.3 TNM 分期 Ⅲ期 24 22.7±6.4 77.9±14.7 TNM 分期 Ⅳ期 15 12.9±2.1 90.4±18.9細胞高分化 25 36.4±8.2 64.5±11.3細胞中分化 23 22.7±5.8 76.1±18.3細胞低分化 22 16.9±4.2 85.2±17.4
胃癌是我國較為常見的惡性腫瘤類型。相關研究證實,胃癌患者的各項臨床病理特征均可對患者的腫瘤惡化程度產生影響[3]。DKK-1 可對Wnt 信號通路產生抑制作用,進而有助于延緩腫瘤組織的分化和增殖,DKK 在惡性腫瘤患者血清中的含量水平較高,其可有效參與腫瘤組織的負反饋調節(jié)[4]。LAG-3 是一種跨膜蛋白,其可對惡性腫瘤患者機體的免疫應答功能進行激活,從而有助于延緩腫瘤組織生長,并可對腫瘤的生存環(huán)境和免疫抑制水平進行有效調節(jié)。進而可得知,LAG-3可對腫瘤組織的免疫應答功能產生負反饋調節(jié)作用。
根據(jù)本次研究可得知,參與本次研究的70 例胃癌患者在進行血清LAG-3 和DKK-1 的水平檢測后,存在淋巴結轉移的患者的血清DKK-1 水平高于無淋巴結轉移患者,其LAG-3 水平低于無淋巴結轉移患者;TNM 分期Ⅳ期患者的DKK-1 水平高于其他TNM 分期患者,其LAG-3 水平低于其他TNM 分期患者;細胞低分化患者的DKK-1 水平高于其他細胞分化程度的患者,其LAG-3 水平低于其他細胞分化程度的患者。進而可得知,胃癌患者血清中的LAG-3 和DKK-1 水平與患者的臨床病理特征具有一定的關聯(lián)性。
綜上所述,胃癌患者的血清LAG-3、DKK-1 水平與臨床病理特征之間的關系密切,可對患者的預后情況進行有效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