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嘉
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福建福州 350001
在人體肺組織受到一定量放射線照射后而引起的放療野外、野內(nèi)正常肺組織發(fā)生炎癥反應,進而出現(xiàn)放射性肺炎,此病是食道癌、肺癌及一些惡性腫瘤肺轉(zhuǎn)移實施放療后極易出現(xiàn)的一種并發(fā)癥,其發(fā)病率較高,可達(15-45)%[1]。放射性肺炎嚴重損傷肺實質(zhì),若不能對其進行及時有效的干預,極易造成放射性肺纖維化[2]。放射性肺炎會使得患者出現(xiàn)呼吸功能障礙,對胸部腫瘤放療的劑量進行限制,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腫瘤局部控制率,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3]。因此,對放射性肺炎進行早期的預測及干預,最大限度降低放射性肺炎發(fā)生率是當前臨床上急需解決的問題。鑒于此,本研究中選取60 例我院收治的放射性肺炎患者,分析呼出一氧化氮對其的預測價值,具體報道如下。
選取于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間在我院進行一氧化氮呼出值檢測的60 例放射性肺炎患者,全部患者均通過病理組織學[4]診斷確診患有惡性腫瘤并行胸部病灶放療,預防區(qū)劑量為50.4Gy/28f,靶區(qū)劑量為60Gy/30f。60 例研究對象中,男性患者42 例,女性患者18 例,年齡均處于23-92 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2.7±9.5)歲,肺癌患者12 例,食管癌患者22 例,胸腺瘤1 例,非霍奇金淋巴瘤3 例,鼻咽癌肺轉(zhuǎn)移1 例,乳腺癌肺轉(zhuǎn)移1 例,宮頸癌肺轉(zhuǎn)移2 例。男性患者均有長期吸煙現(xiàn)象,全部患者均無對一氧化氮呼出值檢測有所影響的基礎肺病,針對實施輔助化療,或者進行手術的患者,通常情況下需要間隔時間超過3 周,再實施化療,等到患者情況穩(wěn)定后,在放療前對其呼出一氧化氮值進行檢測。
全部患者均需在實施放療之前3d,以及完成化療以后2d之內(nèi)檢測一氧化氮呼出值。具體方法包括:采用P100 自標定納庫侖一氧化氮分析儀(產(chǎn)自無錫尚沃醫(y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嚴格遵循相應的以期操作規(guī)范標準來對一氧化氮呼出值進行檢測。分別對流速為200ml/s 的小氣道和流速為50ml/s 的大氣道進行測定。在檢測之前,需要患者完成幾個平穩(wěn)的呼吸,之后將嘴與濾嘴緊貼一起,首先用濾嘴按照先吸氣再呼氣的順序進行呼吸,通過吸氣、呼氣來使得屏幕上藍色小人進入到藍色框中,保持此狀態(tài)3 秒-5 秒,之后再通過屏幕讀取相應的檢測結果。一氧化氮呼出值檢出值以ppb(1ppb=1*10-9mol/L)作為單位,對檢出報告中的肺泡、小氣道、大氣道數(shù)值進行詳細記錄。ATS/ERS 標準中規(guī)定,肺泡切點為5ppb、小氣道切點為10ppb,大氣道切點為25ppb。采用NCICTC4.0 版本相關標準來評價急性放射性損傷程度,將其劃分為四級,即0 級-4 級。
60 例患者均采用SPSS20.0 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定量資料、定性資料分別用(±s)、(n、%)表示,分別性t 檢驗和χ2檢驗。P <0.05 則表示組間對比具有顯著差異性。
60 例患者的大氣道、小氣道和肺泡水平分別為19.86ppb、9.49ppb、2.84ppb。放療后,肺泡一氧化氮檢出值有顯著的上升,組間對比差異顯著(P <0.05),大小氣道檢出值無變化,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在放療前、放療后FENO、放射性肺炎之間的關系分別見表1和表2,根據(jù)NCICTC4.0 版本標準來對放射性肺炎患者進行 分 級,1 級、2 級、3 級 分 別 為18 例、29 例、13 例,4 級及以上者0 例。結果顯示,放療前和放療后,大小氣道呼出一氧化氮值和肺炎等級無關,而放療可以明顯提升肺泡一氧化氮呼出值。
表1:患者各個氣道在放療前放射性肺炎和一氧化氮呼出值的關系
表2:放療后患者各氣道一氧化氮呼出值、放射性肺炎的關系
放射性肺炎是一種臨床上較為常見的胸部腫瘤并發(fā)癥,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嚴重者甚至會引起死亡。2001年日本最先公開了對放射性肺炎的研究[5],就是測定29 例包括化療以及未化療的肺癌患者的呼出一氧化氮量,總體上有一定的降低,然而結果顯示,有5 例患者放療后FENO 不降反升,放射性肺炎者有3 例。而后美國安德森腫瘤中心又對28 例食管癌患者放療前后FENO 水平進行檢測,發(fā)現(xiàn)FENO 上升時間比癥狀的出現(xiàn)較早。
需要明確一點,即不僅僅炎癥會致使呼出NO 水平上升,腫瘤同樣會引起其升高,鑒于此,NO 也逐漸成為對腫瘤檢測的非特異性標志物,NO 主要是評估腫瘤疾病治療的效果。相關研究結果顯示[6],首診確診患有肺癌的患者,其呼出NO 水平明顯比對照組較高。本次研究中,放療前,胸部腫瘤患者呼出一氧化氮水平處于5ppb--25ppb 之間,然而患者進行呼出NO 水平測量前以及放療前均實施了化療,所以呼出一氧化氮水平基本可降到正常范圍之內(nèi)。本研究顯示,呼出一氧化氮尤其是肺泡的呼出NO 水平的上升,而大小氣道呼出一氧化氮值在放療前后無顯著變化,則表示具有放療肺損傷風險。所以說,肺泡能夠有效預測放射性肺炎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