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2000年,我正式入職石家莊市青少年科技文化活動中心。第一次見到她時,還是正在建設(shè)中的磚石和瓦礫。也是從那時起,開始了我與青少年活動中心的故事。
剛到中心參加工作時,當(dāng)時的宣傳頁是我們用蠟紙手寫刻版,用油墨一張一張,手推著印刷出來的。海報是寫在大紅紙上,晾在屋子里,然后再拿漿糊貼出去。油印宣傳單經(jīng)常會弄到晚上。有一次,正好遇到停電,我們點燃蠟燭,一張一張地印,一張一張地晾,滿地都是白紙,那情景就像革命時期的共產(chǎn)黨員在印宣傳單。我們在歡聲笑語中激情工作。
為了讓孩子們在合理的時間,選擇多科目學(xué)習(xí),我回家把8開大白紙一張張拼出來鋪到床上,一節(jié)一節(jié)課地進行安排,經(jīng)常到了晚上一兩點鐘,還精神抖擻,毫不疲倦。
從2000年工作至今,我的工作筆記已有滿滿一箱子了,記載著我在中心工作的點點滴滴。剛開始的花名冊不是電子版的,都是手寫版。每個孩子的名字與模樣、每個班上課的教室、時間、任課教師,都要寫在本上,用心去記錄。有一天,在我們小區(qū),突然有孩子喊我“王老師”,我也喊出了這個孩子的名字,那種心情特別地開心。
教育是良心工程,作為教育者,認真做教育,需要的是奉獻,并且持之以恒。孩子們是祖國的花朵,民族的未來,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需要我們用心去幫助他們走好人生的每一步,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擁有一個美好燦爛的明天,做我們應(yīng)該做的。
2002年,我第一次組織孩子們外出寫生活動。最小的孩子只有5歲,這也是他第一次離開家。晚上,我就抱著他講故事,哄他入睡,那種感覺特別幸福。
每年電視臺錄制春晚都是在元旦前后,天氣很冷。早晨六七點鐘,我們進入臺里,一直錄到晚上十一二點,一錄就是好幾天,真的特別辛苦。印象最深的是,2008年中央電視臺的少兒春晚在石家莊錄制,中心的孩子占據(jù)了一大半,撐起整場晚會,并獲得了導(dǎo)演的好評。有一天,下大雪,我們在劇場待了一天,通知家長晚上八點來接孩子,可是一直錄到了晚上十點多。出來以后,我才知道家長在外面等了兩個多小時,都變成了雪人。但是家長沒有任何怨言,非常積極地配合我們的工作。
中心不但是石家莊市區(qū)青少年科技活動的樂園,還吸引了很多周邊郊區(qū)縣的孩子。每逢周六日,家長們帶著孩子坐班車來上課,一上就是一整天。通過多年一點點的積累,中心的品牌在家長的心里樹立了起來。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十九年,我看著孩子們長大成才。而且,有很多孩子們畢業(yè)后又回到中心來任教,我真的感到特別欣慰。
十九年的積累與沉淀,中心已由單點校區(qū)發(fā)展為多點布局,七大校區(qū)全面覆蓋石家莊市主城區(qū),讓孩子在家門口就能夠享受更高品質(zhì)的教育服務(wù),先后榮獲“全國先進青少年宮”、中國青少年社會教育“銀杏獎”優(yōu)秀團隊獎等榮譽。
如果把中心形容成一個孩子,從他呱呱落地的那一刻開始,到現(xiàn)在成長成一個十九歲的青年,我見證了他每一步發(fā)展,每一步成長??梢哉f,我也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對中心的摯愛不僅深入到心里、腦子里,更深入到血液里。
(作者為河北省石家莊市青少年科技文化活動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