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逢、比干,吾取其心,不取其術(shù);蘇秦、張儀,吾取其術(shù),不取其心。
——蘇洵《諫論上》
自孔子沒,百有余年而孟子生;孟子之后,數(shù)十年而至荀卿子;荀卿子后乃稍闊遠,二百余年而揚雄稱于世;揚雄之死,不得其繼千有余年,而后屬之韓愈氏;韓愈氏沒三百年矣,不知天下之將誰與也?
——蘇洵《上歐陽內(nèi)翰第二書》
圣人之任腹心之臣也,尊之如父師,愛之如兄弟,握手如臥內(nèi),同起居寢食,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百人譽之不加密,百人毀之不加疏。尊其爵,厚其祿,重其權(quán),而后可與議天下之機,慮天下之變。
——蘇洵《遠慮》
眉州布衣蘇洵,履行淳固,性識明達。亦嘗一舉于有司,不中,遂退而力學。其議論精于物理而善識變權(quán),文章不為空言而期于有用。其所撰《權(quán)書》、《衡論》、《機策》二十篇,辭辯閎偉,博于古而宜于今,實有用之言,非特能文之士也。其人文行久為鄉(xiāng)閭所稱,而守道安貧,不營進仕。
——(宋)歐陽修《薦布衣蘇洵狀》
明允為人聰明,辯智過人,氣和而色溫,而好為策謀,務(wù)一出己見,不肯躡故跡。頗喜言兵,概然有志于功名者也。
——(宋)曾鞏《蘇明允哀詞》
老蘇文雄渾,其父子為文,自史中《戰(zhàn)國策》得之,皆自小處起議論??蠢咸K《六經(jīng)論》,則是圣人全是以術(shù)欺天下。老蘇只就《孟子》學作文,不理會他道理,然其文亦實是好。
——(宋)朱熹《朱子語類》
老泉《諫論上》可稱千古絕唱,道有道術(shù),仁有仁術(shù),術(shù)字善看亦無病。
——(明)唐順之《三蘇文苑》
蘇氏父子、兄弟,于經(jīng)術(shù)甚疏,故論六經(jīng)處,大都渺茫不根。特其行文縱橫,往往空中布景,絕處逢生,令人有凌云御風之態(tài)。
——茅坤《老泉文鈔》
二蘇具天授之雄才,而又得老泉先生為之先引,其能卓然成一家言,不足異也。老泉先生中年奮發(fā),無所師承,而能以其文抗衡韓、歐,以傳之二子,其足異也。
——(清)邵仁弘《蘇老泉先生全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