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兵
柳奶奶愛吃魚,每天都要吃上一條魚,有刺的沒刺的,有肉的沒肉的,大的小的,只要是魚,柳奶奶總要吃上幾口。
柳爺爺說柳奶奶前輩子是貓,走起路來沒有聲,說起話來慢騰騰,可是一見了魚就原形畢露了。
柳奶奶吃的每一條魚都是柳爺爺親手做的,煎炸燉換著花樣,每一條都讓柳奶奶吃得不亦樂乎。
孩子們回家吃飯,柳爺爺做上一大桌子菜,但總有一條魚要擺在柳奶奶面前,柳奶奶一伸筷子就能夠得著。柳奶奶吃魚是一絕,速度極快,誰也搶不過她,筷子一夾就帶走一塊魚肉,嘴里一過就余下幾根魚刺魚骨頭了,魚湯柳奶奶也愛喝,只要面前有魚,柳奶奶手里的勺子和筷子就會(huì)此起彼伏,不一會(huì)兒,面前的魚便再挑不出一塊肉了。
有一天,柳奶奶的大女兒買了一條大鯉魚,活蹦亂跳放在水缸里,柳奶奶看著心里歡喜,不讓柳爺爺做成菜。每一天清晨和傍晚,柳奶奶都會(huì)走到水缸邊看魚,魚搖搖尾巴,柳奶奶就笑上許久,魚偶爾打個(gè)水花,柳奶奶昏花的老眼能放出亮亮的光來。
后來,大鯉魚死了,柳奶奶把它葬在了菜園里。她說,自己養(yǎng)的魚不能吃呢,養(yǎng)來養(yǎng)去養(yǎng)出感情來了,你看看這魚,尾巴紅紅的,眼睛柔柔的,哪像條沒有了生氣的魚啊。
從記事起,柳奶奶的三個(gè)兒女就知道自己的老娘喜歡吃魚,但是,知道柳奶奶喜歡魚卻一直到大鯉魚死了才知道。
再后來,三個(gè)兒女隔三差五都要買回幾條魚來,怕柳奶奶不吃,就先把魚殺掉拾掇好了再拿回家,三個(gè)兒女還給柳奶奶買了個(gè)大魚缸,放了許多花花綠綠的觀賞魚,可柳奶奶一點(diǎn)也不高興。
柳奶奶說,魚要不就長在大江大河里,要不就生在深水大潭里,哪有養(yǎng)在這四四方方的水缸里的,你看它們四處碰壁,一點(diǎn)也不歡喜。
三個(gè)兒女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老娘對(duì)于魚到底是個(gè)什么念想。愛魚吧,又總是吃魚,一頓也不能少;不愛魚吧,對(duì)每一條魚不論死活不論是養(yǎng)還是Ⅱ乞都顯得那么鄭重其事那么儀式感十足。
兒女問過老爹老娘,柳爺爺和柳奶奶卻相視一笑笑而不答。
八十六歲時(shí),柳奶奶走在了柳爺爺?shù)那邦^,那一頓飯柳爺爺做了整整一天,整整一桌子魚,可是柳奶奶看得見卻吃不下去了,她讓柳爺爺喂她喝了兩口魚湯,心滿意足地閉上了眼睛。
兒女們哭得昏天黑地,柳爺爺沒哭,他說,小時(shí)候窮,吃不上肉,好在家鄉(xiāng)有條大河,他水性好,便常常入河抓魚,每次抓到魚,他都要送到隔壁年幼的柳奶奶家,柳奶奶家沒男人,吃不上好飯,上學(xué)常常餓得悄悄哭。第一次送魚時(shí),柳奶奶死活不要,后來,柳奶奶知道了他喜歡抓魚又從來都不吃魚,才終于收下了魚,每一次還都吃得心安理得。柳奶奶見過他入河抓魚,她說,柳爺爺一進(jìn)了水啊,就像變成了一條魚呢,黑不溜秋的,讓人看得心里說不出的歡喜。
兒女們都知道,柳爺爺從來都不吃魚。柳爺爺說,把魚留給柳奶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