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嵇康《聲無哀樂論》的音樂審美觀

      2019-08-30 08:32:10嚴毅
      北方音樂 2019年14期
      關鍵詞:音樂審美音樂美學嵇康

      【摘要】對于審美,人們更多的是對于西方音樂美學的研究,但中國五千年文明,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里,對于音樂的審美亦早就出現(xiàn)在世人的思想文化里。在《聲無哀樂論》中嵇康富有思辨哲理、思維嚴密并且條理清新的八次論難,東野主人和秦客之間的往復思辨更是反復論證了“聲無哀樂”的觀點,他一生文武善類機事兵重,不如絲竹弦音;磐罄四伏城郭而安,不如三碗薄酒,不慕名利,信廉清濁,自在人心,這些都與他所處的魏晉時期的政治、文化背景都息息相關。如今我從三個方面來談對嵇康《聲無哀樂論》的音樂審美觀。

      【關鍵詞】嵇康;聲無哀樂論;音樂美學;音樂審美

      【中圖分類號】J61?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一、美的本質(zhì)論

      美,從西方哲學來說,都在于研究音樂的本質(zhì)和內(nèi)在規(guī)律性為主,以歷史觀點和辯證觀點來證明對于“美”的界定。德國哲學家康德,對美下了四個界定和概括,即質(zhì)的規(guī)定:非功利愉悅感;量的規(guī)定:非概念的普遍性;關系:無目的的合目的性;模態(tài):共通感的可傳遞性。

      那么在中國的音樂美學史中,于先秦諸子之時,便已經(jīng)擁有了音樂思想的先聲,產(chǎn)生了關于音樂的起源,以及其功能的多種想象性思維。在中國古代的音樂美學中,古人對于“美”的本質(zhì)即為“和”,“平和”。儒家思想提倡的便是“中和”,中庸之道,老子講“大音希聲”,又說“音聲相和”,便也是講音樂的規(guī)律與自然的規(guī)律相互融合。其一是“自然之和”。一個人的創(chuàng)作,是被他所身處的政治、生活、文化背景所影響,而作品中或表達深切期望或反映處世現(xiàn)實,嵇康亦不其然。他性情清高耿介,追求的是莊子的灑脫逍遙,得到的是個人心靈的釋放,骨子里向往著“平等與自由”,所以在他的認識當中崇尚自然之美,保持平和之美一直都是他所追求和提倡的,并且在社會處世中也是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態(tài)度。自然,嵇康在音樂審美當中,他就是以“平和之美”作為音樂美的本質(zhì)。其實,在嵇康所作的《琴賦》當中,也是體現(xiàn)了自然之和,《琴賦》是將《聲論》的美學思想擴大得更加具體,其中的“禮樂之情”也是強調(diào)了“平和之聲”對于人內(nèi)心的作用,平和的人聽到琴聲之后,會內(nèi)心舒緩順心,這一點和《聲無哀樂論》的談到的美的本質(zhì)都是相同的,《琴賦》在表達和傳遞美的本質(zhì)上,更加具體到了琴音,這兩者都是嵇康從“心”開始談起談論了美的不同現(xiàn)象。

      其二,是“心”之與“聲”。聲不能表達心,不能由聲以知心,心情和聲音就是兩回事。心是可以使人分辨事理,善于言談的,但是卻不能讓籟籥琴瑟之聲更協(xié)調(diào)、更適用。我們就可以明確東野主人的觀點即明確心情和聲音是不同的,探究心情的時候不需要去觀察外貌,揣度心意的時候也不必去聽辨聲音?!靶摹焙汀奥暋笔侵笇徝缹ο蟮?“心”和“聲”,分別作為審美對象的主體與客體。所以,我們可以看出,在對美的本質(zhì)論上,在對“樂”的審美當中,嵇康保持“自然之和”,又承認在音聲觸發(fā)人心的基礎上,心志對言詞所表達的情能有所感,這是嵇康在《聲論》中對音樂美觀念的本質(zhì)體現(xiàn)。

      二、審美意識觀

      意識是一個現(xiàn)象詞,具有純意向性,審美意識正是由作者自身所具有的思想深度,將自己的感知表達出來以供欣賞者品味的方式。

      在中國的審美意識中,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同的事物放在不同的人眼中,對于它的表達都是具有差異性的。嵇康作為魏晉時期著名的琴家和思想家,在對哀樂情感的認識上與儒家的音樂觀觀點保持一致,但是同時又提出了喜怒哀樂并不是音樂的感情,而是人的感情,將音樂和情感區(qū)分開來,構成了嵇康獨特的審美意識觀。聽眾在以不同目的去感受音樂的時候,他所接收到的情緒就會不一樣,如果內(nèi)心平和,那么你聽到的聲音就會柔和舒心,反之,如果是因為“鄭聲”而情有所惑,自然就會迷惑心志了。我們從他的觀點中可以看出,音聲當中既沒有“哀樂之實”,也沒有冠以“哀樂之名”,這就是嵇康所說的“名實俱去”。嵇康是崇尚自然的,所以作品當中更多的是個人情感的內(nèi)心體現(xiàn),更加注重的是音樂獨有的特性和審美規(guī)律。人能實際感受到的是自己內(nèi)心的悲傷,音樂本身是不包含情感的,人只不過是在聽到音樂以后內(nèi)心的情感被引導出來,所以才會產(chǎn)生悲傷的情緒,這也就是嵇康的“聲無哀樂”的說法了。

      這樣來看,在嵇康的審美意識當中,就表明了嵇康的觀點,即音樂本身并不能表現(xiàn)特定的情感,音樂本身與情感之間并沒有確定的對應關系。

      三、審美功能

      審美功能,西學角度是基于事物能力發(fā)揮和產(chǎn)生的作用與結果上對其的美學探究。在中國的音樂美學史中,儒家的禮樂思想是將音樂推向了“圣”的地位,認為音樂發(fā)揮出的作用是很大的,而《聲論》中總的傾向是強調(diào)音樂藝術的獨立性,否認音樂具有人的情感,內(nèi)容中也并不像儒家音樂思想中對于音樂與社會政治的關系如此著重刻畫,這種傾向雖屬唯心主義,但它卻符合魏晉時期出現(xiàn)的有關藝術自覺的時代潮流。嵇康在《聲論》中的最后一次辯難,提出了“移風易俗”之說,在這里逐漸展開了自己的觀點。在對于移風易俗這個問題上,他認為移風易俗本身是不在音樂上的,而是在一個朝代衰敗之后出現(xiàn)的。

      古時候的帝王治理國家,旨在君臣輔佐,民心所向,使得“國之安泰,朝之順遂”,臣子忠心,是為“太平盛世”,以為這就是所謂的“移風易俗,莫善于樂”。然而這與嵇康自己的認知不同,他認為音樂的本質(zhì),是要以自身的精神為主,音樂的本體表現(xiàn)的是自身的客觀規(guī)律,嵇康的這種看法是符合唯物主義原則的,應該給予肯定,但是嵇康把自然的聲音和經(jīng)過人為藝術加工的音樂區(qū)分開了,不認為音樂對于社會的功能是完全肯定的,這也就和我們說的嵇康對于“移風易俗”本質(zhì)不在于音樂吻合了,如果把它和聲音等同起來,就不妥當了。

      我們可以深刻感受到,嵇康的思想和儒家有共通之處,但又有自己的獨立想法,他的思想形成很大程度上都是基于自己的理想志向之上、在對于自己的了解之上形成體系的。他對于音樂的審美功用一方面是肯定音樂本身,但是又不將它與社會的聯(lián)系關聯(lián)起來,這就是他對于兩者獨立的理解和表達。嵇康肯定了音樂美之本身實際上具有理論上的積極意義,而他所處的魏晉時代,文化發(fā)展本正處在一個除舊布新的階段,嵇康復古老莊道家而與正始派系劃清界限即表現(xiàn)出這一階段的特色,這是屬于新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對于使音樂獨立、研究音樂美及音樂審美、探討音樂內(nèi)部規(guī)律,都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聲論》以獨特的思想出現(xiàn)在了世人的眼中,三碗薄酒醉清風,手中筆嘆心中事,遙遙星河中,孤星綴蒼穹,嵇康可嘆。他將所有的情意都在歷史的長河中化為這一篇篇的筆墨抒情,將曾經(jīng)對于世間的情懷,惹得后世嘆說,竹林七賢,也為蒼茫世間走這一遭。

      參考文獻

      [1]蔡仲德.《中國音樂美學史》魏晉至隋唐部分嵇康集[J].聲無哀樂論,2004.

      作者簡介:嚴毅(1995—),女,滿族,四川省南充市,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樂學。

      猜你喜歡
      音樂審美音樂美學嵇康
      再論“聲無哀樂”——嵇康筆下的聲音與受眾
      樂府新聲(2021年1期)2021-05-21 08:09:06
      嵇康 山濤 絕交于江湖,相知于內(nèi)心
      藝術品鑒(2020年10期)2020-11-27 01:53:24
      嵇康
      四川文學(2020年10期)2020-02-06 01:22:34
      緊抓音樂課堂教學,突顯審美之心
      音樂現(xiàn)象理解探究
      藝術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21:57:04
      格拉斯《沙灘上的愛因斯坦》的音樂美學探討
      藝術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21:54:51
      中國傳統(tǒng)音樂美學及其價值的解讀分析
      戲劇之家(2016年21期)2016-11-23 18:49:08
      淺談混響器在后期縮混中的應用
      演藝科技(2016年7期)2016-11-16 08:49:40
      試論普通高等學校高中學生的專業(yè)音樂審美的培養(yǎng)
      戲劇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26:49
      藝術與現(xiàn)代主義音樂
      长治市| 托里县| 宜章县| 凌海市| 大港区| 德令哈市| 两当县| 林周县| 藁城市| 海城市| 蓝田县| 海阳市| 越西县| 德州市| 陵川县| 永兴县| 尤溪县| 拉孜县| 哈巴河县| 舞阳县| 托克逊县| 土默特左旗| 秀山| 衢州市| 巴中市| 金昌市| 桐城市| 大新县| 南京市| 武乡县| 湘潭县| 桦甸市| 竹山县| 饶平县| 怀宁县| 昔阳县| 永济市| 喜德县| 通山县| 曲周县| 屏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