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建葉 譚玉蘭
[摘要]本文首先闡釋了紅色文化資源蘊藏的精神內涵,然后從有助于確立思政教育發(fā)展方向、有助于豐富思政教育教學內容、有助于實現(xiàn)思政教育核心目標等方面,論述了紅色文化資源滲透到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進而提出了重視價值引導,加強大學生對紅色文化資源的重視、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不斷拓展紅色文化資源的傳播途徑、整合教學資源,提高紅色文化教育資源的豐富性等有效滲透路徑,以期讓當代大學生全面了解紅色文化,提升大學生思想道德水平。
[關鍵詞]高校思政教育;紅色文化資源;內涵與作用;滲透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9)07-0058-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7.025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引言
黨的十九大以來,習總書記不斷強調應大力弘揚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民族文化,始終在重申繼承紅色基因,全面構建社會主義優(yōu)秀文化,在社會大眾中樹立堅定的傳統(tǒng)文化自信。紅色文化是我國黨、解放軍以及廣大群眾在長時間的革命實踐中,通過紅色基因逐步孕育、成長、繼承而構成的長久流傳的價值觀念,是我國全體共產黨人的思想和文化代表。紅色文化資源主要含有革命精神、革命歷史等,有著強大的感染力、說服力及教育價值,為革新高校思政教學內容和方法提供了豐富的優(yōu)質資源,有助于強化思政教育的實效性及其主體話語權。
一、紅色文化資源蘊藏的精神內涵
紅色文化誕生于我國歷史革命期,屬于一種特色的歷史文化,是由我國革命英雄與社會大眾在實施長久的斗爭中依據中國社會的特征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社會先進文化。我國紅色文化蘊藏著經過時間歷練過的優(yōu)秀歷史文化及革命精神,且在全球化發(fā)展過程中,充分汲取融合了其他國家的優(yōu)秀文化,剔除了和社會發(fā)展不符的部分,確切地說,紅色文化應是一種順應當前時代發(fā)展形勢的文化。在當代社會中,仍然存在大量寶貴的紅色文化資源,較為經典的主要有革命遺址、革命英雄紀念館等,紅色文化蘊藏著我國當今社會建設中的核心價值觀,是促進文化事業(yè)發(fā)展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紅色文化的創(chuàng)新和進步需要在時代發(fā)展的過程中不斷揚棄,而對于高校來說,將紅色文化資源融入到思政教育中,可以更好地樹立當代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促使他們主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而為我國的發(fā)展與建設培養(yǎng)合格的接班人。
二、紅色文化資源滲透到高校思政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確立思政教育發(fā)展方向
我國黨中央出臺的《有關深化與推動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建議》中全面地闡述了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任務和詳細內容:“以理想信念教學為中心,開展正確的價值觀念教育;以愛國主義教學為中心,開展弘揚與培養(yǎng)中華民族精神教育;以道德規(guī)范為中心,開展基本道德教育;以當代大學生全方位發(fā)展為主要目標,開展素養(yǎng)教育?!奔t色文化資源是我國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體現(xiàn)著我國全體黨人為社會主義國家努力奮斗的堅定意志,體現(xiàn)著不懼犧牲、為國為民、勤儉樸素的良好作風,體現(xiàn)著科學的、向上的、民族的革命文化。對于紅色文化資源不管是從精神維度看,還是從物質維度上看,都能夠從其形態(tài)中映射出先人在革命歷程中的高尚情操、優(yōu)秀素養(yǎng)、豐富情感及理想信念,這些都充分表明紅色文化資源從誕生起,便擁有了特殊的育人功能,而這一功能恰好為高校思政教育的發(fā)展指明了正確方向。紅色文化資源和高校思政教育在價值觀以及內涵等方面是相同的,開展思政教育需要對紅色文化進行繼承與弘揚。
(二)有助于豐富思政教育教學內容
為了贏得革命的勝利,我國黨中央自成立起就走過了許多地方,從南方到北方,從城市到鄉(xiāng)村,為當代人留下了珍貴的紅色文化資源。這些重要文化資源體現(xiàn)了歷史的變遷過程,即黨誕生于上海與嘉興南湖,人民解放軍隊伍成立的地點是江西省南昌市紅色根據地位于江西省的井岡山等。這些分布全國各地區(qū)的紅色文化資源系統(tǒng)性地展現(xiàn)了我國各民族的抗戰(zhàn)歷史,凝結著濃厚的民族情感與堅定的革命意志。目前,有關價值觀和人生觀的教育,都能夠從紅色文化資源中尋找到真實且有說服力的材料,利用此能夠有效增強高校思政教育的實效性和感染力。以紅色文化資源為主要載體,會讓高校思政教育更具活力和生機,會讓其吸引力更強,更易被當代大學生接受,進而思政教育也將會更好地達到育人目的,促使大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紅色文化資源的熏陶和影響,真正提高思政教育的滲透性,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育人能效。
(三)有助于實現(xiàn)思政教育核心目標
在長時間的斗爭、改革與發(fā)展實踐中,我國黨中央在馬克思主義的引領下逐漸壯大,并基于我國不同時期的發(fā)展實情,構成了契合我國社會發(fā)展基本規(guī)律的毛澤東思想“三個代表”思想、科學發(fā)展觀念、鄧小平理論以及習近平總書記新時期中國特色化社會主義思想等一系列的指導思想,為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觀念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紅色文化資源有著豐富的內涵,不僅展現(xiàn)了強大的意志力,同時在高校開展理想信念教育的過程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有苦于培養(yǎng)大學生堅持不懈的精神,促使他們在人生發(fā)展進程中努力前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紅色文化資源,實際上是通過黨的指導思想,帶領廣大學生強化他們的政治信仰,堅定大學生的政治立場,引導他們始終支持黨的政策及方針,并在此前提下形成毫不動搖的政治方向。高校思政教育應積極利用紅色文化資源實施愛國主義教育,更好地培養(yǎng)當代大學生強烈的愛國意識及良好品格,讓他們真正成為社會所需且對國家建設有用的人。
三、高校思政政治教育中紅色文化資源的滲透路徑
(一)重視價值引導,加強大學生對紅色文化資源的重視紅色文化資源作為高校思政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應重視紅色文化教育的全面性以及針對性。首先,應強化責任意識,讓廣大學生深切體會到紅色文化自身的重要機制。高校應積極組織并帶領學生們參與紅色文化旅游學習及體驗活動,讓他們親身感受紅色文化蘊藏的內涵,進而將其融入到個人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促使學生文化素養(yǎng)與思想境界的提升。其次,應培養(yǎng)廣大學生正確的紅色文化學習理念,可以把學習與將來的個人發(fā)展密切聯(lián)系在一起,引導學生運用發(fā)展性的眼光去重新看待紅色文化知識的學習,雖然現(xiàn)階段紅色文化教學活動只是在內心層面上提高了革命精神,但在無形中卻會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有利于他們在今后的發(fā)展中克服各種困難,獲得更大成功,而這也正是以學生為本教育觀念的真諦所在。最后,應重視紅色文化教學思想和行為的切換,讓學生將自身所學的紅色文化知識通過個人的言行表現(xiàn)出來,以此來反駁歷史虛無主義那些不正確的思想。
(二)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不斷拓展紅色文化資源的傳播途徑教學方式是影響教學實效性的關鍵要素,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廣大學生更加積極的接受紅色文化資源的良好熏陶及感受,提升教學的整體效果。因此,高校與教師應努力創(chuàng)新紅色文化資源教育方式及傳播途徑。首先,應拓展紅色文化課程體制構建,高校與思政基礎理論課程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具體需求和院校的資源狀況,實施形式各異的選修教學工作,豐富學生學習紅色文化知識的途徑。其次,應拓展紅色文化資源教學內容的表現(xiàn)形式,雖說紅色文化誕生于歷史時期的具體事件或是某一行為,和當代生活在時間與空間上存在較大的距離,但思政教育依舊可利用視頻、照片、文字及音頻等豐富多彩的形式來實現(xiàn)歷史重新的目的,讓學生們根據豐富的內容和多元化的形式,體會到紅色文化資源的獨特魅力及內涵。最后,思政教師應基于當?shù)丶霸盒5默F(xiàn)實狀況,組織紅色文化資源調查研究活動,利用大量的紅色文化事實和素材編寫校本課程,收集和整理關于紅色文化資源并實施二次創(chuàng)作,從多種視角探究紅色文化資源所蘊藏的深刻內涵。
(三)整合教學資源,提高紅色文化教育資源的豐富性
紅色文化資源的價值以及作用需要通過豐富的歷史文化內容來進一步印證,也可以說紅色文化資源的豐富以及真實程度會直接影響教育的實效性。對此,紅色文化資源融入到教育中時,應重視內容的探索與整理,并且更要加強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利用有效的方法讓廣大學生將所學的基礎理論知識轉換成自身的實際行動,進而體會到紅色文化資源的重要價值。首先,對于目前紅色文化內容缺少的現(xiàn)實情況,高校與思政基礎理論課程教師應開展內容挖掘,應基于原有教學內容,積極運用網絡技術和圖書材料收集整理,構成更為豐富詳細的紅色文化教育資源,讓高校學生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紅色文化資源。其次,高校應結合當?shù)噩F(xiàn)實,根據當?shù)丶t色文化資源的真實情況,利用考察以及收集整理出獨具當?shù)靥攸c的紅色文化教材,合理開展相關的選修課,讓廣大學生全面掌握紅色文化資源知識,感受當?shù)丶t色文化資源的價值。最后,應重視紅色文化資源實踐教學內容的研發(fā),在充分尊重歷史現(xiàn)實情況的基礎上,實施多樣性教學,比如讓學生將自身領會到的紅色文化精神,通過個人的具體實際行為體現(xiàn)出來,這樣既能夠讓他們感受到紅色文化資源不只是基礎理論學習,還要利用有效途徑外化成具體行動,以此來影響個人及身邊其他人,進而促使高校學生紅色文化資源實踐教學活動效果的提高。
結語
高校大學生是我國特色化社會主義發(fā)展的重要力量,更是祖國事業(yè)建設的接班人,在紅色文化繼承與弘揚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將紅色文化資源有效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中,能夠健全學生的人格,培養(yǎng)他們的民族精神和良好品德,促使廣大學生綜合素養(yǎng)和能力的提升。因此,高校思政教育應高度重視紅色文化資源的價值和育人功能,積極推廣和宣傳,從而增強思政育人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李建萍.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幾點思考[J].福建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8(6):4-7.
[2]王萍.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探析——以江西省為例0.昌吉學院學報,2018(6):28-30.
[3]李海涌.論紅色文化在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的應用[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8,39(11):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