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坤
摘 要:小學教育是孩子的基礎教育,小學語文是基礎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新課改的背景下,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以及閱讀、理解的能力,需要將解讀文本融入小學寫作教學中,使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轉變?yōu)楦咝У慕虒W方式。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 文本解讀 教學策略
在文本的理解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在語境中識別詞匯和句子的特殊意義,從而理解文本的意義。
一、利用課文進行問題引導,訓練文本解讀能力
在小學階段,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一定要把學生看成學習的主體,給學生一定的自主學習的空間,并且鼓勵學生自主的進行文本解讀。
在課堂教學中,往往通過一個問題就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文本解讀,使文本解讀更加有效。
二、深化理解文本內涵后產(chǎn)生感悟,使寫作更加真情實感
在新課改之后,教育的方式有所改變,教師不能代替學生的理解,教師進行分析然后“喂”給學生這種現(xiàn)象已經(jīng)不允許。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過程中要以學生為本,重要的是讓學生真正能夠知道文章所表達的觀點、態(tài)度等等,讓學生從整體去理解文本、獲得真正的感悟。
三、注重素材積累、掌握運用規(guī)律
曾有人說過:學習語言文字,不但要從內容上去學習,在形式方面也要給予一定重視。學生想要對文本進行解讀就更需要明白文本是通過什么形式來表達的,要注重平時的積累,在大量的閱讀實踐中掌握運用規(guī)律。
四、以孩子的視角出發(fā)進行文本解讀、深入淺出
在小學階段,孩子沒有定性,內心充滿了好奇心,教師在上寫作課時的文本解讀要從小孩子的視角出發(fā),要考慮小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水平。
通過日常的課文進行文本解讀不斷的鍛煉會使學生能快速抓住文章的主要情感,并且對生活素材進行一定的積累,使后期寫作不再出現(xiàn)跑題以及沒有話說的情況。
參考文獻:
[1]李琴琴,張芬.當今小學語文教學的文本解析引導辦法[J].時代教育,2015.
[2]龍國芳.國外小學教育作用對我們的啟迪: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自我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J].教育教學與創(chuàng)新(上),2015,321-333.
[3]于瓊.淺析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文本解析能力[J].中國現(xiàn)代化教育產(chǎn)業(yè),2016,179-199.
(作者單位:貴州省甕安第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