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泊平
父親和我
呂德安
父親和我
我們并肩走著
秋雨稍歇
和前一陣雨
像隔了多年時光。
我們走在雨和雨
的間歇里
肩頭清晰地靠在一起
卻沒有一句要說的話。
我們剛從屋子里出來
所以沒有一句要說的話
這是長久生活在一起
造成的
滴水的聲音像折下的一支細枝條。
像過冬的梅花
父親的頭發(fā)已經全白
但這近乎于一種靈魂
會使人不禁肅然起敬。
依然是熟悉的街道
熟悉的人要舉手致意
父親和我都懷著難言的恩情
安詳?shù)刈咧?/p>
墨西哥詩人奧克塔維奧·帕斯說過,我們都是時間。這是對世間萬物的一種抽象判斷。它把我們能清晰感知的事物都歸入一種只能感受的虛無。然而,當我們進入歷史,在發(fā)黃的紙張上搜索古人的面容與曾經的風云時,便會覺得帕斯的判斷是那樣的準確。曾經鮮活的肉體,鮮活的喜怒哀樂,都成為一個個詞語,或者連詞語都沒有。而時間,這個我們從來都沒有真正意義上命名的東西,卻依然如一條無始無終的河流,日夜流淌。我們想回溯到它的源頭,卻找不到入口;我們想追逐它的腳步,卻沒有方向。它就是那樣無休無止地流著,流過高山和平原,流過戰(zhàn)火和烽煙,流過一個又一個的王朝,也流過一代代人的身體和靈魂。然后,將這一切都歸入一種需要后人猜想的印象與記憶。曾經真實存在的一切,都進入一種讓人悵然的抽象。見證具體的存在,并目送它進入抽象的大同,不悲不喜,波瀾不驚,或許,這就是時間的倫理。
呂德安的《父親和我》,表面上看是一首寫親情的詩作。然而,沉下心來慢慢進入,你會沉浸于詩人近乎無事的敘述里。你會想到時間,想到時間皺褶里的生命呼吸與心靈律動,想到生命的偶然與時間的永恒。然后,在詩人從容沉潛的語調里,你會坦然,會心懷感恩。因為,你已經從時間的不動聲色中感受到了它更大的體貼與慈悲。
你瞧,父親和我,我們并肩走著,秋雨稍歇。而這一場雨和上一場雨中間,可能只是物理時間的一瞬。但對于生命而言,對于一對父子而言,可能便是多年的時光。在這段心理時間里,會有多少故事發(fā)生,會有多少爭執(zhí)出現(xiàn),又會有多少誤解渙然冰釋,沒有人能說清楚。肉體的生命擠占了空間,但時間卻并未被割斷。它依然會默默地把那些似乎永遠也無法打開的心結歸入一種模糊的印象,歸入抽象的虛無。正因如此,在一場雨中,那舊日的時光也終將像雨水一樣一滴滴落下,一滴滴滲入大地,一滴滴無影無蹤。只留下眼前瞬間的空闊,等待下一場雨來。然而,父親和我并肩走在一起,這是經歷過多年時光后的生命狀態(tài)。它是時間的表現(xiàn)形式,也是詩人此在的可靠記憶。
我們只是肩頭清晰地靠在一起,不說一句話。那是因為,我們剛從屋子里走出來,是長久生活在一起的默契。在雨與雨的間隙里,這人生的寧靜便成為一種時間的饋贈。我們可以猜想,在屋子里發(fā)生過什么,他們的日常生活又呈現(xiàn)出什么樣的紋理。這是這首詩給讀者的留白。你可以再借助經驗和常識,來填充它,完成它。不過,對于詩人而言,他不在乎讀者的想象。他只是為我們提供了一幅白描畫:一對父子肩頭靠在一起,他們沒有說話。而這幅畫,并不全是靜止,它有一個畫外音,那就是滴答的雨聲,那些細微,那么遙遠。我們望著這幅畫,聽著那細微的滴答聲,當然會想到親情。然而,親情之后呢?你會不會想到歲月的滄桑,時間的印記?
父親和我都沒有說話。但這并不意味著生命關閉了與世界的訊號,他們聽到了滴水的聲音,就像折斷了一支細枝條。多么靈敏而又異樣的感覺。那輕輕的聲響,對于時間的整體來說可以忽略不計,但對于一個感受著的生命,卻可能就是聽到了生命與時間的殘痕,聽到了生命的脆弱。并由此生出有限之悲,永恒之嘆。然后,再次細細打量眼前的一切,確認此在生命的意義與走向。
詩人正是洞悉了時間的倫理,所以,他才會在生命現(xiàn)場中,找到了存在的土壤與意義,因而溫暖,因而感動。父親的頭發(fā)已白,這是時間給一個老人的加冕。它不是璀璨的王冠,而是自然的色彩。它不再有塵世的紛擾,而是接近靈魂,與時間的抽象有相同的底色。然而,豐盈的靈魂注定不會憑空出現(xiàn)的,它必須植根于人間煙火。詩人發(fā)現(xiàn),在時間的長河中,波瀾只是瞬間,熟悉的街道和熟悉的人群,才是生命最終的歸宿。靈魂在上,但肉體必須有所附麗。這是人生的常識,也是時間的法則。詩人如是說。
父親與我從一場雨的間隙中切入,最后安詳?shù)卮┻^街道和人群,這是生命的瞬間,也是時間的剪影。詩人關注的是眼前具體的事物,但他的精神指向卻是哲學的時間。在詩人筆下,那一對沉默的父子,他們不只是肉體的存在,他們還是時間的感受者與實踐者。在他們身上,不論是白發(fā),還是安詳,那既是對塵世的態(tài)度,也是對時間的回應。
這是一首安靜的小詩。但絕不是那種安靜得讓你純粹讓你輕盈的那種。它不是少男少女的沉靜,而是中年的沉靜,老年的沉靜。因為,它的安靜不是來自浪漫的想象,不是來自童話般的夢境,而是來自對生命與時間的感悟,來自人生經驗的沉淀。它有人生之重,也有哲學之重。然而,這雙重的重量卻不是那種讓人壓抑的生存之累,而是一種人生的釋懷與靈魂的開闊。它指向的不是蠅營狗茍的人生百態(tài),而是一種遵循時間倫理、感受時間溫度的詩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