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火葬
人們伐倒樹木
搬走巨石
為它準備一塊地皮
接著天葬
人們把它卸成小塊
每一個用來連接孩子的臍
都被精心保留
然后是土葬
人們挖坑 小心翼翼地
把它埋進去
放上寒酸的陪葬品
填土
種植土豆的地方像一塊公墓
統(tǒng)一在冬天下葬
來年冬天齊刷刷立起墓碑
后來長滿鮮花和綠樹
這些土地
最后埋葬種土豆的土家人
不過他們只享用土葬
喂養(yǎng)五十六個民族
他們不能享受土豆那樣的
多民族的 高規(guī)格的葬禮
推薦語
土豆,漂洋過海從南美洲來到中華大地,喂養(yǎng)了無數(shù)的人,尤其對于武陵山余脈、清江沿岸長期以土豆為主糧的土家族人而言,給土豆寫詩,也是為民族的生存史寫詩。清江流域的土家族葬禮叫“撒爾嗬”,喪事當著喜事辦,葬禮上唱跳“撒葉兒嗬”,隆重、熱烈亦悲壯。土家族詩人葉芳的《土豆的葬禮》從一粒土豆的播種到成食,以“葬禮”之名、之儀式,給土豆唱了一曲“撒葉兒嗬”。種土豆這片土地,最后埋進了種土豆的人,輪回之中,生命的主題得到升華。(推薦人:朱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