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潔 孔靜 高麗紅 馬壯 王富恥
摘? 要 高等教育是國家培養(yǎng)現代化高素質人才的主要途徑,然而高校實驗室安全問題層出不窮,保障實驗室安全是高等院校的重要工作。學校應該從建設良好安全文化氛圍、嚴格實驗用品管理、加強廢棄物治理、強化設備管理、提高人員素質、健全管理機制等方面完善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保證師生員工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關鍵詞 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
中圖分類號:G482?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9)04-0134-03
Abstract High education is the main way for the country to train persons with high ability. However, the laboratory safety problems always exist, which becomes a huge challenge of high educ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improve the laboratory safety in the followings ways: building a good safety atmosphere, forming strict management of lab supplies, strengthening rubbish management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technical staff, sounding the management system and so on. The original aim is to ensure the life and property safety of staff and students.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1 引言
2015年12月18日上午,清華大學何添樓一實驗室起火,造成該?;瘜W系博士后孟祥見不幸遇難,初步認為該事故是在做實驗中發(fā)生的;同年,中國礦業(yè)大學化工學院一處實驗室發(fā)生爆炸,造成學生一死五傷,原因是儲氣鋼瓶爆燃;2016年9月21日,東華大學松江校區(qū)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實驗室發(fā)生爆炸,致兩名重傷,一名輕微擦傷;2017年3月27日晚,復旦大學化學實驗室發(fā)生爆炸,一名學生手被炸傷……諸如此類高校安全事故問題頻發(fā)。
高校實驗室安全問題嚴重威脅廣大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是長期存在的不可忽視的問題。實驗室安全管理中的任何一點兒小問題都可能釀成大禍。高校是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搖籃,是先進文化傳播中心,是科研教學與探索實驗的主要場所。高校的實踐教學離不開與之相應的實驗室建設與管理,高水平的實驗室是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必備條件和物質基礎。高校實驗室的基本任務是:努力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保證實驗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不斷提高實驗教學水平;積極開展科學研究、生產試驗和技術開發(fā)工作,為經濟建設與社會發(fā)展服務[1]。高校實驗室具有開放性、復雜性和多元性等特點,因此,高校實驗室安全是目前的一大難題,存在許多安全隱患與不合理使用的現象。消除安全隱患,提高廣大師生安全意識,規(guī)范實驗室規(guī)章制度,高效有序開展科研探索,已經成為高校建設的重中之重。
2 形成良好的校園安全文化氛圍
安全觀念不強,安全意識淡薄,安全知識欠缺,是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面臨的普遍問題[2]。高校應健全網絡安全知識普及安全教育信息系統(tǒng),真正把安全教育抓起來,把實驗室安全教育作為高校學生進入實驗室前的一門必修課。除了網絡學習以外,還要采用面授的形式進行安全管理培訓,讓學生認識實驗室存在的安全隱患,學習預防消除措施,切實讓每個學生有防患于未然的意識以及果斷冷靜處理突發(fā)事件的能力,最終組織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考試,考試合格后方允許進入實驗室。
目前,多所大學以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安全培訓,從根本上消除事故發(fā)生的人為因素。學校還可以開展“實驗室安全文化月”活動,不定期編寫印發(fā)實驗室安全技能手冊,張貼宣傳畫,開展實驗室安全講座及消防演習等。如南通大學切實進行宣傳與消防安全演習,幫助師生增強安全意識與責任感,提高危險發(fā)生時的應對能力[3]。同時讓師生走進學校各個實驗室,既能了解各專業(yè)組實驗室的特點,又能相互學習、各取所長,認識到自己實驗室存在的安全隱患。學??梢蚤_展關于實驗室建設的知識競賽或者其他形式比賽,設置不同等級獎勵,提高學生參與實驗室建設的積極性,促進校園安全實驗室氛圍的形成;可以充分發(fā)揮校園媒體的宣傳作用,評比優(yōu)秀實驗室、優(yōu)秀實驗管理員,用校園微信、微博平臺進行評選結果的宣傳,使全校師生積極參與實驗室管理,把實驗室建設放到與科研同等重要的位置。良好的校園文化可以讓師生在日常生活學習中受到熏陶,營造實驗室安全環(huán)境的文化氛圍是校園安全建設的前提。
3 嚴格管理實驗用品,安全有序操作
高校科研教學不同于初高中,開放實驗室是我國高校經過不斷探索、改革和實踐建成的高校實驗室模式,是實驗教學如何培養(yǎng)人才的核心載體。每個學生課題不一,實驗用品也是種類繁多,而大學生、研究生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對每一課題都有所了解,也不可能對每種實驗藥品都熟悉,因此,實驗室的藥品管理是實驗室安全管理的關鍵。因實驗中會遇到一些有危險(如強酸強堿、易爆易燃)甚至有毒的藥品,實驗室的藥品管理與學生的安全息息相關。在實驗室中,各自的實驗藥品要合理放置在固定位置,一方面方便拿取,減少浪費在尋找實驗用品上的時間,提高實驗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別人因誤拿錯取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甚至傷害。對藥品歸置提出幾點建議。
1)充分利用實驗室的實驗臺。實驗臺是師生做實驗的平臺,保持實驗臺干凈整齊是高效有序進行實驗的基礎。
2)合理利用實驗室的整理柜。因為一個課題組的研究方向大致相同,所需實驗用品也有交叉,整理柜的劃分可以依據課題組不同而分為區(qū)域A、B、C等,而在各自區(qū)域內再細分到每個師生。整理柜內可放置常規(guī)無毒無害藥品,一些有毒有害的藥品要集中放置且要登記使用。因為整理柜較多,為防止實驗中師生開錯柜子錯拿實驗用品造成損失,需要在柜子外側貼上整理柜所屬人員的標簽,即寫上各自姓名、學號、聯(lián)系方式等信息。
3)有序放置實驗室的收納箱。實驗室空間有限,可能不足給每個人提供充足的整理柜放置實驗物品,這時收納箱就起到很大作用。為節(jié)省空間,收納箱可以疊放在墻角或者師生不經常走動的地方。同樣,收納箱也需要標注使用者信息,實驗結束后要放回原處。
學生實驗時難免會接觸危險、有毒藥品,尤其是生物、化學化工、高分子等專業(yè)的學生。對于易燃易爆物品和高壓氣體的管理采用集中放置的原則,應該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程,不宜暴曬以防引燃易燃物品;及時檢測儲存這些用品的設備,嚴防其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對于有毒藥品的管理應更為慎重,尤其是化工實驗室,嚴格做到:遵守實驗操作規(guī)則,嚴禁隨便亂放毒品,甚至將食物或水帶進實驗室[3];做完實驗及時打開排氣扇或通風櫥進行通風,以保證實驗室空氣順暢;定時清理廢水池,嚴禁水池阻塞以致有毒物質積累。
4 加強廢棄物治理,防止環(huán)境污染
高??蒲薪虒W活動頻繁,實驗室排放的廢氣、廢液、固體等有害廢棄物不僅種類多、成分復雜,且排放量大,這就使實驗室成為一個環(huán)境污染源,這是一種積少成多的污染方式。加強實驗室廢棄物管理不僅成為學校的當務之急,也日漸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高校實驗污染物種類非常繁多,實驗藥品的污染尤為嚴重,其中有無色無臭的化學毒劑,有極具誘變的放射元素和放射線,有具有極大潛在危害的生物制品,還有具有極強傳染性的病原體或含變異基因的微生物甚至癌細胞等[4]。
除藥品污染外,還有實驗耗材類廢棄物,如一次性手套、口罩、吸管等。廢棄物會對社會與師生人身安全造成很大威脅,因此,廢棄物的專項治理工作也迫在眉睫。學校應健全規(guī)范管理制度,強化師生安全及環(huán)保意識;建立廢棄物處理體系及污染監(jiān)測體系;建立有效的安全監(jiān)督機制,遇到問題及時上報。北京理工大學對于有害廢液和有害廢棄物處置機制比較健全,每周固定時間會集中收集、免費回收,定期交送資質公司處理,形成一套比較完整的廢物處理模式。
5 加強大型、特種儀器設備及高危實驗的操作監(jiān)管
設備是高校實驗室的物質支撐,是科研探索的硬件基礎。設備既要能夠滿足實驗室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的需要,又要防止閑置浪費現象的出現。隨著高等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特種設備在高校中的種類和數量不斷增加,如化學專業(yè)、材料專業(yè)使用的高壓反應釜、高壓蒸汽滅菌鍋等。特種設備引發(fā)的事故危害更大,涉及人群更廣,因此,加強對高校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是保障全校師生員工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前提,是構建和諧、平安校園的根本保證[5]。
特種設備和特種作業(yè)人員的安全管理要嚴格按照國家規(guī)定,要登記注冊、定期檢查,操作人員要經過專門培訓并持證上崗。實驗室的大型儀器設備要有專人管理,建立專門的使用登記表,一旦出現問題立即報修,確保設備安全高效運行。一些高危實驗操作應避開人群多的場所,如北京理工大學的阻燃實驗室建于北京郊區(qū)的西山,不僅節(jié)約主校區(qū)緊張的用地,而且大大降低發(fā)生危險而造成的損失。
6 提高實驗室技術人員的素質
實驗室日常工作就是滿足教學和科研的需求。實驗室技術人員是實驗室的管理者與實驗的指導者,實驗室的開放增加了實驗室技術人員的負擔,學生零散的自主實驗使得實驗室技術人員需要不定時地解答學生遇到的實驗問題,這些都增加了實驗室技術人員的負擔。而技術人員的操作能力以及自身素質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實驗室的效率和安全程度。這就要求實驗室技術人員必須不斷學習,提高業(yè)務水平,能把新想法融入自己工作中,提高實驗室的工作效率與效益;熟練儀器設備正確操作以及實驗室藥品安全管理,提高安全防護意識以及處理突發(fā)事件的應變能力。
學校可以組織實驗室技術人員赴國內外知名高校參觀學習,如果有條件可以參加培訓工作,了解世界先進實驗室的管理經驗,深入學習剖析,發(fā)現自己實驗室管理上存在的安全問題,更好地完善自己的實驗室。學校應建立完善的獎懲以及嚴格的績效考核制度,獎懲分明,充分調動技術人員的積極性,鼓勵技術人員不斷學習進步。
7 健全學校實驗室安全管理機制
北京大學結合自身實驗室特點,建立相應的學校、院系、實驗室三級安全管理體系與細則[6]。高校實驗室是開放型實驗室,開放實驗室就其內涵和功能來講,可以分為實驗時間的開放、實驗內容的開放、實驗對象的開放[7]。開放實驗室決定了實驗室的復雜性,增加了管理的難度,也增加了發(fā)生危險的概率,健全安全實驗室管理機制顯得尤為重要。實驗室管理既需要按照國家既定的發(fā)展目標和策略健康發(fā)展,也需要政策的創(chuàng)新突破,為開放實驗室營造寬松、自主發(fā)展的外部條件,注入新活力,使實驗室能夠安全有序地開拓進取,不斷向前發(fā)展。實驗室的安全管理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8],建立圖1所示模型。
1)學生的角度,“以人為本”的安全實驗教學、科研模式建立了合理的評價體系,注重對學生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的評估,體現自主科研學習;通過“校園實驗室文化月”、實驗室安全講座等活動,鼓勵學生參與實驗室安全建設。
2)教師的角度,“以人為本”的安全實驗教學、科研模式通過海外經驗學習、嚴格績效考核、獎勵成果等措施,提高教師的實驗室安全意識,調動教師指導實驗的積極性。
3)實驗用品、設備的角度,“以人為本”的安全實驗教學、科研模式通過增強學生與教師的安全意識,提高科研實驗的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可以提高設備的利用率和安全系數,從而降低實驗安全事故發(fā)生的概率與風險,推動高校科研成果進步。
8 結語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高等教育是國家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室安全問題是高等教育發(fā)展的一個極大阻力,應該引起社會和學校的關注。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嚴格的實驗用品管理、合理的廢物治理以及設備管理、高素質的實驗人員、健全的管理機制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促進的統(tǒng)一整體。安全是高??蒲薪虒W的前提,沒有安全的科研活動是毫無意義的。安全問題,人人有責;防微杜漸,從自身做起。
參考文獻
[1]董國強.實驗室管理模式的研究與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5,24(6):93-95.
[2]溫光浩,周勤,程蕾.強化實驗室安全管理,提升實驗室管理水平[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9,26(4):153-157.
[3]陳玲.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7,36(1):283-286.
[4]郭桂英,鄭繼平.高校生物實驗室污染物現狀與治理[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4):230-232.
[5]龔群輝.高校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的探索[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2(4):224-225.
[6]張志強,劉雪蕾,李恩敬,等.北京大學實驗室安全管理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7(10):244-248.
[7]張屏,諶寶菊.高校物理開放實驗室的構建[J].中國成人教育,2006,12(12):89-90.
[8]蔡英,周嵐,孟闖.以人為本的開放實驗室管理機制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29(8):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