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靈魂生活來說,境遇和社會狀況具有明顯重大的意義,對潛能的利用已使得教育的意義和界限這一古老問題重新活躍起來。教育決定一個時代、一個人和一個民族的精神面貌這一曾經(jīng)風(fēng)靡一時的觀點(diǎn),是毋庸置疑的。自古以來,一直存在著兩種尖銳對立的看法:“教育萬能”和“一切都是天生的”——通過教育可以完全改變?nèi)?,或者人們只能通過對下一代的遺傳控制來改變?nèi)恕R辛說過:“給予我們的是教育,但一百多年來,我們在改造歐洲人的性格方面卻收效甚微?!币虼擞腥苏J(rèn)為,遺傳是不可改變的,而教育只能起掩飾的作用。很顯然,這兩方面都是不正確的。教育只能根據(jù)人的天分和可能性來促使人的發(fā)展,教育不能改變?nèi)松哂械谋举|(zhì)。但是,沒有一個人能認(rèn)識到自己天分中沉睡的可能性,因此需要教育來喚醒人所未能意識到的一切。每一種教育的作用也并非是事先能預(yù)料的,教育總是具有無人事先能想到的作用。通過傳承使人成為他自己,以及在近幾百年中通過有意識的方式,使相同的才能以特殊形式表現(xiàn)出來。這樣來改變?nèi)褡宓男愿?,這些基本事實使得教育具有了重大的意義。教育的界限不能事先劃定,而只能在實際中觀察把握。
——雅斯貝爾斯《什么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