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曼
在文學史上,有許多的經典名著將要永垂不朽。但像《簡·愛》這樣的,能深深地進入人們的靈魂的,能用一種不可抗拒的美感吸引了成千上萬的讀者的,能影響著人們的精神世界的,是少之又少。這本簡單平實的小說映照著人性的光輝,啟迪我們對真善美的思考。
19世紀英國文壇“勃朗特三姐妹”之一的夏洛蒂·勃朗特,以19世紀早期英國偏遠鄉(xiāng)村為背景,用女主人公簡·愛的視角以自述方式講述了一個受盡摧毀、凌辱的孤兒,如何在猶如兒童的人間地獄的孤兒院頑強地生存下去,成為一個獨立、堅強、自尊、自信的女性的成長故事。
簡·愛是個孤兒,從小寄養(yǎng)在舅母家中,受盡百般欺凌。后來進了慈善學校洛伍德孤兒院,靈魂和肉體都經受了苦痛的折磨。也許正是這樣才換回了簡·愛無限的信心和堅強不屈的精神,她以頑強的意志和優(yōu)秀的成績完成了學業(yè)。為了追求獨立生活,她受聘在桑菲爾德莊園任家庭教師。故事的重點是身份低下的家庭教師簡·愛與男主人羅切斯特之間歷經磨難的愛情。這段愛情因男女主人公懸殊的社會地位和個性的差異而充滿了激烈碰撞,也因兩人志趣相同、真誠相愛而迸發(fā)出燦爛的火花。作者以簡·愛鮮明獨特的女性視角和敘事風格娓娓道來,真實而有藝術感染力。特別是簡·愛的獨特個性和思想,她是一個不美的、矮小的女人,但她有頑強的自尊心。在打動身為貴族的男主人公的同時,也緊緊抓住了我們讀者的心,她的一顰一笑,在那個時代背景下是如此“格格不入”,但現代人被她深深吸引,為她扣動心弦。
這段話給我的印象最深:你以為,就因為我貧窮、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沒有靈魂,也沒有心嗎?——你錯了!我跟你一樣有靈魂——也同樣有一顆心!要是上帝給予我一點美貌、大量財富的話,我也會讓你難以離開我,就像我現在難以離開你一樣。我現在不是用習俗、常規(guī),甚至也不是用血肉之軀跟你講話——這是我的心靈跟你的心靈說話,就好像我們都已經離開人世,兩人一同站在上帝面前。這語言鮮明地點出了簡·愛灑脫、直率、勇于追求美追求愛的形象。從中我們也能受到她的熏陶,我們自己也是有心的,有情的,我們擁有的比簡·愛多得多,更要善待身邊人,去追求自己的美!
在寫作風格上,夏洛蒂也獨樹一幟。她文筆簡潔而傳神,質樸而生動,加之第一人稱的敘述語言,使得小說貼近讀者,貼近現實。小說又體現了歐洲浪漫主義文學傳統(tǒng)的特點,顯示出作者豐富的想象力和詩人的氣質。作者在敘述中自然地使用了夢境、幻覺、預感和象征、隱喻等手法,使小說的“自然”境界撲朔蒙眬,情節(jié)扣人心弦。
《簡·愛》為千千萬萬受欺壓的下層平民喊出了心聲,為千百年來在男尊女卑社會里飽受欺凌的姐妹們喊出了心聲,這是它至今仍然是各國的讀者最喜愛閱讀的小說之一的主要原因。
綜上所述,這的確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好書,讓我們在閑暇時,打開它,在書中追逐簡·愛的身影,去體會她本人的可愛,也讓她的可貴品質將你潛移默化,變成一個更好的人。
(指導老師:陳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