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德斌 胡星斗
最近,聯(lián)合國報告指出:“號稱道德國家的中國在世界159個國家中文明素質排號倒數(shù)
第九,與阿富汗,朝鮮為伍,印證了官僚人治國家道德墮落的規(guī)律。文明素質最高的是日本、美國?!雹?/p>
其實,這并不表明,日本、美國等資本主義的“文明素質”比社會主義國家更好、更強,原因是因為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采用的權力結構為果結構,而目前社會主義各國采用的權力結構為樹結構,因而說明目前的社會主義并非是真正的社會主義②,它體現(xiàn)出來的人們的“文明素質”,也就不能代表社會主義國家的“文明素質”。又因為果結構比樹結構決定的人們的思想、意識及文化要好得多(不是同一個數(shù)量級的好),所以,人們目前看到的東西方人們“文明素質”的比較,實質上是果結構體制國家與樹結構體制國家在“文明素質”方面的比較。從這里可以看出,只有把社會主義建立在果結構之上時(因任何國家都必須選擇這兩類結構之一為權力結構),才是真正的社會主義,只有此時,我們才有比發(fā)達國家更好的“價值認同”③這才可能是真正的東西方人們“文明素質”及其比較的真正開始。
為什么要把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在樹結構之上,這要追索到列寧及斯大林之誤了,見④。
樹結構的最大本領就是對人及國家性質們的“異化”作用,如在我國二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曾有過多次的農民起義,這些起義農民在建立國家制度時,無一例外地選擇了以樹結構為其權力結構(當然,他們當時并不知道樹結構及其理論,只是從傳統(tǒng)文化中模仿了樹結構這一體制。但不管這些“起義農民”本來的愿望是什么,“起義農民”建立起來的國家制度最終都被樹結構“異化”成封建王朝了,而無一例外。
其實,樹結構是社會主義最大的敵人。它與無產(chǎn)階級之間存在著尖銳的斗爭,結果即是:要么,無產(chǎn)階級,特別是其領導階層被樹結構“異化”成“封建統(tǒng)治階層”;要么,樹結構被無產(chǎn)階級最終戰(zhàn)勝了,其標致是社會主義果結構體制的建立。
在封建社會中,統(tǒng)治者為了保持樹結構的純潔性,是全面禁止人們(特別是官員) 經(jīng)商的,在果結構的資本主義社會中,雖然沒有這些“禁止”規(guī)定,但它的權力制約條件非常嚴謹。一般說來,可以使掌握“公共權力”者不敢經(jīng)商、不愿經(jīng)商、或不能經(jīng)商。到現(xiàn)在為止,中國改革,只局限于“經(jīng)濟體制”改革,沒有進行實質性的“權力結構(類型)”改革。這就是說,我們現(xiàn)在把保持樹結構的純潔性的那一套完全被打破了(如權力進入市場了),但新的“權力制約”規(guī)則(特別是權力結構類型上的規(guī)則)沒有建立起來,在這類“樹結構+市場經(jīng)濟”的這種“四不像”體制⑤之下,我們反而把西方社會的“壞東西”學進來了。如(把不成熟、存在很多爭議的)“轉基因”技術等等,卻被一些懷有各種“利益打算”的“聰明人”引進到國內來,并加以宣傳,推廣。結果,這些“人”的目的算是達到了,但人民卻遭了殃,國家遭了殃??吹竭@些“高層次”的人,對“改革開放”都如此理解、如此做,人們還有什么“義務”去“學好”呢?!這就是現(xiàn)實中國人以“聰明為榮”,而西方人則以“誠信為榮” ⑥的根本原因(在“人治”社會中,“聰明”無限制,而在“法治”社會“中,誠信”是以
法治”為底線的。如簽“陰陽合同”在我國可能被認為是“聰明”的表現(xiàn),而在西方法治社會中,人們可能連想到這一點的人都不多,但在中國,卻被“聰明”的中國人實際做出來了)。于是,宏觀上就出現(xiàn)了“在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社會秩序和社會穩(wěn)定指數(shù)卻出現(xiàn)負增長” ①的現(xiàn)象。這樣一來,就產(chǎn)生了如胡星斗上述報告的文明素質下降的狀態(tài)?!霸俨徽?,中國道德就要崩盤了!”②怎樣整治?胡星斗教授說:“必須通往真正的市場經(jīng)濟與法治民主的改革。”③什么是“真正的”?所謂“真正的市場經(jīng)濟與法治民主的改革”,就是要在中國建立起社會主義果結構體制來④。只有這樣,才會消除上述種種“迷茫”現(xiàn)象。人們所說的“普世價值”,其實是由果結構所“體現(xiàn)”出來的一種價值觀。因為果結構是中性的,不帶有“階級性”。而這些“價值觀”條文本身又較平和。進而可知:“普世價值”也是中性的,“總書記強調,和平、發(fā)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也是聯(lián)合國的崇高目標。”⑤(如果不是中性的,它能成為“全人類共同價值”嗎?)。
從上述分析知道,當我們建立起(社會主義)果結構體制時,與西方展開的真正較量就開始了,特別當我們建立起社會主義外果內果結構⑥體制時,我們已在權力結構上優(yōu)于西方國家了,將是我們在各方面超越美國的大好時代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