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道路與橋梁施工中,質(zhì)量問題一直使人們最為關心的話題之一,因為其質(zhì)量的優(yōu)劣,關系到道路橋梁的使用壽命一斤使用安全,同時也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因此,加強道路與橋梁施工技術保證施工質(zhì)量就變得尤為重要。本文就如何加強道路與橋梁施工技術以保證施工質(zhì)量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道路;橋梁;施工技術;施工質(zhì)量
路橋工程的施工質(zhì)量是城市建設平穩(wěn)、快速發(fā)展的保障,直接關系著人民群眾的公共利益和人身財產(chǎn)的安全,影響到政府在社會群眾中的威信和形象,以及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國民經(jīng)濟的發(fā)展。但是在道路與橋梁的施工中,常常會出現(xiàn)許多的問題,其中施工技術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因此,加強道路橋梁的工程的施工技術是保證施工質(zhì)量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保證我國道路與橋梁建設健康發(fā)展的保障之一。
一、道路橋梁施工中常見的技術問題
1.橋頭跳車問題,其主要原因為臺背回填的壓實度、灰劑量等不符合設計要求,整體強度不達標,在車輛等重荷載作用下會發(fā)生沉陷,造成橋頭跳車。
2.由于施工場地的限制,不利于操作或者人為疏忽。一般道路橋梁施工的過渡段和路基銜接位置多是橋頭施工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可能造成橋頭沉陷或裂縫,因此回填土最好采取與相鄰路基同體施工的形式,如果實在不具備同體施工條件,需要逐層加寬成倒臺階,再開展施工,而不能直上直下地填筑臺背填土。
3.一般道路橋梁屬于剛性結構,不易發(fā)生沉陷問題,但是路基則允許變形,因此剛性橋面和柔性路基的銜接很可能發(fā)生沉陷作用,這個技術問題在施工過程中并沒有徹底解決的辦法,一般只能通過適當加長過渡路段的長度而緩解。
4.如果伸縮縫的施工不到位,也可能造成橋頭跳車問題,一般處理伸縮縫的常規(guī)方法為:現(xiàn)在伸縮縫的位置填土或者砂,并進行壓實。等到整體瀝青混凝土澆筑完畢后,再將伸縮縫中的填土挖出,進行伸縮縫的施工。在攤鋪瀝青時,很可能由于伸縮縫中的填土不實造成攤鋪機跳動或者懸導梁問題。
二、提高道路橋梁施工技術保障
1.道路橋梁施工中的混凝土技術
1.1 混凝土攪拌
攪拌是為了能夠確保鋼纖維混凝土在混凝土基體中能夠均勻分布的一種重要方法。因此,在鋼纖維混凝土的路橋梁表面施工中應采取機械攪拌手段,一般選取反錐式或者強制式攪拌機。為了確保鋼纖維混凝土能夠均勻攪拌,投料應按照一定順序:水泥—粗集料—鋼纖維,其中纖維應分三次分別投入,并干拌均勻后再加水,一般攪拌時間為2-3分鐘。
1.2 澆注與振搗
在澆注鋼纖維混凝土時,要確保澆注接頭不明顯且澆注要持續(xù)進行。為保證鋼纖維的二維分布,最好選擇平板振動器振搗成型。當選用振搗棒時,為確保邊角的混凝土嚴密,最好將鋼纖維呈縱向條狀集束排列,這樣便于抵抗板體的收縮應力、溫度應力和荷載之間的傳遞。
2.道路橋梁過渡段的施工技術
2.1 合理選擇路堤填料
在進行臺背路堤筑之前,應有目標性地選擇施工路段填料,對可能選擇的土壤進行對比試驗,其中試驗內(nèi)容主要包括:一是土壤的液限與塑料測定;二是不同的土壤在同一個壓實機具作用下,達到同等壓實度,此時應加強對壓實變數(shù)與松鋪厚度之間的關系,經(jīng)過試驗獲得各種土壤的技術指標,選出最適合的土壤作為填料;三是從經(jīng)濟角度出發(fā),提倡就地選材,有關材料的選擇方面,應選擇容量大的砂類土或者滲水性能良好的材料。
2.2 提高壓實強度
應該認識到,臺背路堤填土和錐坡填土一起進行,并按照設計寬度一次性完成填土,在分層填筑時,每一層的壓實厚度不能超過15cm。正確的施工順序是:卸土、灑水、推土機平整、人工平整、壓路機碾壓、檢測壓實度。在壓路機的碾壓過程中,既要確保壓實度符合要求,又注意保護臺身。
3.道路橋梁施工的路基排水技術
由道路橋梁施工的基本質(zhì)量要求可知,水對路基的強度與穩(wěn)定性產(chǎn)生重要影響,很多路基病害都是由于水的侵蝕而產(chǎn)生的。因此,從不損害當?shù)剞r(nóng)田水利、保護環(huán)境的角度來考慮,必須加強道路橋梁的排水工作,以形成排水體系,并和地區(qū)的排水規(guī)劃相協(xié)調(diào)。在橋梁路基的施工過程中,應加強施工排水工作,以避免由于多種原因而產(chǎn)生的水患,而給路面、路基施工而產(chǎn)生不必要的損失。道路橋梁路基排水主要涉及到幾個方面:
3.1 地面排水
最常采取的地面排水設施就是截水溝、邊溝、急流槽和地表排水管。一般需要鋪砌防護,普遍采取漿砌片石加固方式,同時水泥混凝土預制板也在此技術中得以廣泛應用。目前道路橋梁施工多是通過水網(wǎng)地段的路基,原始的逢溝設涵方式也有了進一步改進,加強了橋線兩側的溝渠布置,減少了穿越路線的涵洞等,有效提高了橋梁路基的質(zhì)量。
3.2 路面排水
路面排水的主要任務就是將路橋梁表面中的降水迅速排除,以減少水從路面滲入,避免對路基邊坡的沖刷。將雨水排出路面,一方面是集中排水,在硬路肩的外側設置混凝土預制板或者現(xiàn)澆攔水袋。另一方面是分散排水,大多在地勢平坦的西北地區(qū),除了對橋梁的路肩進行硬化并加固路基邊坡以外,還要避免由于邊坡植物的生長而遮擋橫向排水出路,主要通過設置排水溝、硬化路肩等方式解決。
4.施工過程中的安全技術
有關道路橋梁施工過程中的安全技術管理工作,是一項十分細致的工作,同時也是道路橋梁施工技術良好實施的保證。在道路橋梁施工中,現(xiàn)場涉及到多工種的協(xié)調(diào)作業(yè)、建設時間長、材料及設備投入大等特點,因此安全管理工作不容忽視。首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體系,建立施工現(xiàn)場安全施工制度,明確各崗位的責任,并完善獎懲制度,將安全手段落到實處,絕不能流于形式。對安全管理技術落實良好的部門或工作人員給予鼓勵,營造良好的人文環(huán)境氛圍;其次,加大安全監(jiān)督技術檢查,除了基本的月檢、季檢或者年檢之外,還要加強日常專業(yè)檢查,如防火、防盜、防爆、高空作業(yè)、用電安全、機械設備檢查等,這也是促進施工技術順利落實的有效手段。
三、結束語
道路與橋梁的施工技術是保證施工質(zhì)量的一個關鍵的組成部分,在我國道路橋梁不斷發(fā)展的今天,對其質(zhì)量的保證不僅僅關系到施工企業(yè)自身的形象以及企業(yè)的經(jīng)濟效益等,同時也關系到國民的切身利益,關系到道路橋梁使用的安全性等多方面的事宜。加強對施工技術的管理,從而提高道路橋梁的施工質(zhì)量以及安全性等,確保我國道路橋梁的健康、穩(wěn)定、高效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石華.道路橋施工項目組織管理中存在問題與解決對策[J].工程技術,2015(26).
[2]李彤.關于道路橋施工中材料成本管理問題的思考[J].施工技術,2015(18).
作者簡介:
徐強(1990-).男。
(身份證號:21100519900918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