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強
歷史復習課是讓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整理和加深,形成新的認識結構的一種課堂教學模式。歷史復習課的特征是:課堂容量大,結構新,重在練。它是對已經學過的內容的重復,但不僅僅是重復,更要有所提升。復習課擔負著查缺補漏,系統(tǒng)整理以及鞏固知識的重任,如何讓我們的復習課更生動、有趣,更高效呢?
一、把握時空觀念、建構知識體系
時空觀念是指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中對事物進行觀察分析的觀念。時空觀念是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之一,構建清晰的時空觀念,是學好歷史的關鍵所在。歷史復習課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歷史知識孤立、分散的存在,學生掌握的是零碎的基礎知識,沒有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升,建構整體知識體系。而重視時空觀念的課堂,恰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利用數軸的形式,讓學生對這一單元或本課的重大歷史事件系統(tǒng)呈現出來,構建歷史知識的空間網絡,進而引領學生分析這些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系,便于學生全面深刻的認識這些歷史現象。例如在復習近代化探索這一單元時,讓學生把有關近代化探索的歷史事件在數軸上列出來,并整理歸納此段時間世界歷史上發(fā)生的事件,讓中外歷史事件在同一空間呈現出來,加強中外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系和對比,更有利于學生用世界的視角看中國近代化探索問題。
二、典型例題分析,培養(yǎng)學生能力
復習課要實現歷史知識的內化,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課堂的訓練尤為關鍵。這就需要教師結合歷年中考的特點和評價標準,選取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例題,指導學生做題方法。以練促學,讓學生在練中實現知識的融會貫通,提升學生的應變能力。學生做材料題時,一般采用的做題方法是:一、讀前言部分,標出主題內容。二、?讀問題,標出所需回答問題的關鍵字及限制條件。三、多維度思考,從材料中找相聯點。四、緊扣題意,規(guī)范書寫答案。學生通過典型例題練習,能夠運用唯物主義史觀去分析問題,從而逐步提升綜合歸納,分析論證的能力。當然,課堂堅決避免陷入題海戰(zhàn)術,讓學生寫下現成答案,就題論題,這樣得不償失。
三、巧用評價,激發(fā)興趣
歷史復習課是對已經學過的內容進行重組,復習提升。學生對學過的內容缺少新鮮感,如果缺少多樣的教學形式,學生很容易產生索然無味的感覺。在歷史復習課堂中,恰當合理的利用小組合作評價機制,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在競爭的氛圍中高效地完成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我常常采用的是小組挑戰(zhàn)賽。課前讓學生領到具體的學習任務,做好充分的預習準備。課堂中以小組為單位展開激烈的競賽,每個小組一二號完成者加一分,其他同學加雙倍分。這樣在評價機制的激勵下,每個小組都不甘落后,每一個人都認真的準備,生怕自己為小組拖后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積極參與學習,尤其是學困生得到了小老師的一對一指導,小組內展開互幫互助互查,合作探究競爭的氛圍油然而生。每個人都力爭在小組競賽中提前完成既定任務目標,為小組加分,爭創(chuàng)優(yōu)秀小組。良好的學習氛圍,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不僅鞏固了基礎知識,更提升了課堂復習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