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潔梅
一、研究背景
小學三年級被一些語文老師形容是“恐怖的年級”。一方面從學生的年齡特點來說,三年級的學生自我意識強,開始喜歡挑戰(zhàn)“權威”,老師說的話不再是“言聽計從”。另一方面,從語文知識方面來說,三年級是個轉折時期,是一個由低年段向高年段過渡的中段時期。學生的思維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語文學習內容由詞句向篇章過渡。這中間的跨度大,但學生的身、心、智還沒發(fā)育到那程度,給上課的老師帶來極大的困難。
二、現(xiàn)狀分析
(一)抵觸情緒不愿寫
三年級覺得最吃力的便是作文教學。從二年級的寫一小段話上升到寫一篇300字的文章,是一個很大的跨度,記得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測驗題目明確地寫著“字數(shù)300字”幾個大字,學生們是驚呆了。有的口中碎碎念,有的皺眉頭,有的找老師搭救,指著那幾個字問我:“老師,那是什么意思?”明顯是不愿接受現(xiàn)實。測驗后學生更是一片哀嚎,對寫作文產(chǎn)生了抵觸之心。往后一提到作文,學生都像見到鬼一樣,誠惶誠恐,都想避而遠之,打心底就對寫作文有抵觸情緒。
(二)觀察方法不掌握
以前,我一直都知道,學生寫不出東西是因為心里沒東西,無話可說。于是,經(jīng)常給他們搞活動后才寫文章。但依然收效不大。這問題一直困擾了我良久,作文教學停滯不前。于是,我利用心理學的換位思考理論,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想:為什么觀察了也沒所得?換是我,我會怎么觀察?通過換位思考后,我仿佛體會到學生的難處,找到了學生無話可說的最根本原因是——不會觀察。觀察不到位,心理就無物,自然寫不出東西。所以,另一個突破口就是——讓學生掌握觀察的方法。我又從任教三年級《科學》《探究技能:觀察》一課中得到啟示:利用身體最原始的感官工具:眼、耳、口、鼻、嘴、手、腦來觀察。
三、實驗過程
經(jīng)查找資料研究所得,抵觸情緒的排解首先要強迫自己萌生積極的情感,拋棄“難以接受”的偏見。其次,是利用心理學的“純粹接觸效應”增加對作文的接觸的機會,形成一個對作文較為客觀和全面的評價,減弱最初產(chǎn)生的片面厭惡感,從而扭轉片面的印象。因此,我的研究分以下幾步:
(一)清除心理陰影,排解抵觸情緒
心理學表明,人在惶恐、抵觸的情緒下是無法進行創(chuàng)作的。所以,消除心理陰影,排解抵觸情緒是寫好作文的首要任務。作文,是一項艱辛的創(chuàng)作過程,必須要在輕松愉悅的情緒下才能出佳作。所以,第一項實驗任務是:不提寫300字的死任務,排解對作文的抵觸情緒。讓他們覺得寫作文并不難。三年級微課《我的第一節(jié)作文課》的老師是這樣做的:
1.將學生找他述說作文難的那件事作為素材,把它錄音播放給學生聽。大概內容如下:
學生:“劉老師,我不會寫作文。嗚嗚嗚……”
劉老師:“那,你是遇到什么困難?”
學生:“不知道怎么寫作文。腦子里空空的,沒東西寫出來。媽媽都說我笨,我討厭寫作文?!?/p>
劉老師:“不是你笨,這是大部分同學都遇到的問題。其實,寫作文并不難,你要對自己有信心,只要你掌握了一定的技巧,你是可以寫得非常好的?!?/p>
學生:“真的嗎?”
劉老師:“不信你試試,就把剛才我們之間的對話寫下來?!?/p>
2.引導學生把剛才對話寫下來就是作文的片段。
3.引導學生加上人物講話時的動作、神態(tài)、心理活動。
4.引導學生給文章加個開頭和結尾。
學生看后,闊然開朗 。我再訪問他們:你覺得寫作文難嗎?作文就是干什么?你有信心寫好作文嗎?學生們紛紛驚喜表示,原來寫作文就是這么簡單,就是把這件事的過程寫清楚就可以了。以后也有信心能寫好作文。只有心理陰影排除了,學生才能輕松上陣。
(二)建立信心
“打鐵需趁熱,心動不如行動?!蔽荫R上安排了寫作訓練。讓一些學生表演了一個學生經(jīng)??吹降脑谡n間發(fā)生的場景,讓學生把這件事寫下來。由于剛才給學生一個心理暗示:寫作文不難,所以學生抗拒情緒不濃,都有試一試的欲望。接著就按上述《微課》的步驟,一步一步引導補充、完善。之后,我又安排了學生進行過兩次這樣的訓練。學生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對寫好作文的信心慢慢建立起來了。
(二)寫作技巧訓練:調動全身感官寫文章
美國教育家蘇娜丹戴克說:“告訴我,我會忘記;做給我看,我會記住;讓我參與,我才能學會?!焙⒆咏?jīng)常寫作文都寫不長,覺得無話可寫,其實那是學生沒有留心觀察,沒有掌握觀察事物的方法。
1.了解各感官的功能。我先讓學生認識我們身體的各個感官系統(tǒng),了解它們的功能。如,眼—看,耳—聽,鼻—聞,嘴—嘗,手—摸,心—想。
2.運用各感官進行觀察訓練。拿出實物(橙子)讓學生利用這些感官系統(tǒng)進行觀察,說一說,寫一寫。并把觀察所得記錄下來同桌逐項打分。如:
眼看:? ? ? ? ? ? ? ? ? ? ? ? ? ? (分值20分)
耳聽:? ? ? ? ? ? ? ? ? ? ? ? ? ? (分值20分)
鼻聞:? ? ? ? ? ? ? ? ? ? ? ? ? ? (分值20分)
嘴嘗:? ? ? ? ? ? ? ? ? ? ? ? ? ? (分值20分)
手摸:? ? ? ? ? ? ? ? ? ? ? ? ? ? (分值20分)
心想:(感受、比喻、擬人)
(分值30分)
進行了統(tǒng)一的練習后,讓學生觀察自己帶來的物品,把學到的技能遷移到對其他事物的觀察上,完成片段寫作。
利用全身感官法觀察除了觀察靜物,其他的動態(tài)的都可以運用。如,組織孩子們舉行吹泡泡活動,鍛煉觀察力,把觀察所得記錄下來,后整理成一篇文章。
3.訓練應該是一個梯度上升的過程,專門設計的活動訓練后,便是開放式的題目,讓學生寫自己觀察到的事物。
(三)多練出真功夫
掌握技能,就得常練才能出真功夫。曾經(jīng)聽過“一萬個小時”的成功定律,作文也一樣,說得多,不如寫得多。只有在實戰(zhàn)中才能提高水平,所以,必須寫、寫、寫,沒有另外的什么捷徑。考慮到教師工作量的問題,我選擇寫日記的形式。寫日記的好處眾所周知,而且老師可以略改,減輕老師的工作量,增加了孩子的寫作量,一舉兩得。
四、結語
經(jīng)過一段時間有意識地開展一系列的訓練,學生對寫作文的恐懼、抵觸情緒從原來的80%降到13%,完成300字習作的人數(shù)從原來35%上升到92%。學生養(yǎng)成了每周至少寫2-3篇日記的習慣。現(xiàn)在布置作文不再有抗拒的情緒,反而有躍躍欲試的迫切感。坦白說,三年級作文剛起步,現(xiàn)在就想獲獎,“進步神速”等想法是不切實際的。但,學生愿意寫,對它沒有抵觸情緒,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在練的過程中肯定會有所進步的。作文是老師頭痛的事,更是學生的痛苦事。只有深入研究,才能一起脫離“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