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曉龍 李澤民 耿玉軍 白慶勇 牛亞楠
摘 要:中華金葉榆是白榆的變種樹種,是一種落葉喬木,其葉片呈金黃色,色澤艷麗,而且具有自然光澤,在園林綠化中是被廣泛采用的一種彩葉樹種。由于金葉榆生長較快,而且根系相對發(fā)達,比較耐貧瘠,適應(yīng)一些寒冷、干旱的氣候,所以在北方園林綠化中常見到金葉榆的身影。一些街道、公園、小區(qū)等地方均能見到被修剪成各種形狀的金葉榆,在園林綠化中起到非常重要的送貨作用,同時也增加了園林景觀的藝術(shù)性。本文主要介紹了中華金葉榆的種植及養(yǎng)護管理技術(shù),希望為金葉榆的栽培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guān)鍵詞:中華金葉榆;養(yǎng)護;管理;技術(shù)
一、中華金葉榆的特征
中華金葉榆是白榆的一個變種,在園林綠化中應(yīng)用較廣,是通過白榆嫁接培育成功的一個彩葉綠化樹種,屬于榆科榆屬的落葉喬木。葉片呈金黃色,枝條具有較強的萌生能力,生長速度較快,根系相對發(fā)達,在一些比較貧瘠的土壤中也能很好的生長,適應(yīng)性較強,而且比較耐寒、耐旱,在零下20℃即可自然越冬,在我國廣大的東北、西北地區(qū)生長良好,同時有很強的抗鹽堿性,所以特別適合在北方一些干旱寒冷的地區(qū)生長。中華金葉榆的培育成功,結(jié)束了黃葉樹種往北只能到北京的局限,為北方地區(qū)的綠化添加了一處優(yōu)良的彩葉樹種,使得北方地區(qū)也能出現(xiàn)紅、黃、綠交相輝映的繽紛景色,在生態(tài)效益及社會效益方面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二、中華金葉榆的培育
2.1白榆的種植
中華金葉榆主是用白榆做砧木,再經(jīng)嫁接而成,所以培育中華金葉榆要先進行白榆的種植,白榆的種植可以通過播種的方法進行,一般在每年的4月進行播種,播種之前要先進行選地和整地,然后再播種育苗,出苗后要做好幼苗的管理,及時鋤草、松土、施肥,根據(jù)雨水情況進行澆水,確保幼苗生長良好。進入壯苗期后,仍然要加強撫育管理,進行必要的鋤草松土工作,同時還要根據(jù)苗的高度進行適當(dāng)?shù)拈g苗和補苗,施足肥料,補充生長所需養(yǎng)分,及時澆水,避免因缺水而導(dǎo)致榆苗枯死;要注意病蟲害的防治,特別是飛虱的為害,飛虱主要為害白榆葉片,導(dǎo)致葉片養(yǎng)分失去,在葉片上產(chǎn)生一些白色斑點,使葉片的光合作用減弱,抑制白榆苗的生長,甚至導(dǎo)致榆苗死亡,可以采用噴灑樂果溶液的方式進行防治。一般白榆苗生長一年后,直徑能達到1厘米左右,這時就可以進行嫁接了。
2.2 金葉榆嫁接
中華金葉榆的嫁接時間一般在每年的3月初,這段時間是最佳的嫁接期,此時葉芽還沒有長出,砧木為一年生的白榆苗,而接穗為三年生的中華金葉榆的枝條。在接穗選取上一定要選擇色正、長勢好及沒有病蟲害的枝條進行截取,這樣能提高成功率。
接穗處理:先用剪刀剪下枝條,然后再剪成10厘米左右長的小段,剪時要注意不要傷到芽眼,每段上確保有兩個芽眼,然后把接穗整齊放在一起,再進行沾蠟工序。沾蠟的一端必須是生長端,這樣能避免水分散失,也就是接穗的細(xì)端。先把蠟融化,再把剪好的接穗在蠟液中沾一下,然后取出放在一邊備用。沾蠟時要注意做好防護,要戴上手套,避免過熱的蠟液燙到手。
嫁接方法: 主要采用切接法,在白榆苗離地面15厘米的地方,把枝干剪去,只留主干,用切刀在主干一側(cè)切一小口,大約3厘米長左右,然后把接穗不沾蠟的一端也切開一個小口,長度也為3厘米左右,再把兩上切口對好,把接穗和砧木固定在一起,外縛一層塑料布,把傷口包好,這樣既保溫又避免傷口受到感染,利于愈合。
嫁接后管理:嫁接后半個月左右傷口才能慢慢愈合,這期間要禁止?jié)菜陀梅?,在這期間還要進行一項工作,就是掰芽。由于白榆枝干被剪掉,所以會在余干部分生出大量的綠芽,這些綠芽如不去掉,所形成的枝干就是白葉,應(yīng)及時去掉,只留下葉片為金色的枝條,這樣做最后使整株樹的葉片都是金黃色?;驹诩藿右粋€月以后,就可以把嫁接時纏繞在傷口處的塑料布拆除,避免因為束縛導(dǎo)致接口處生長不良而易折,撤布方法就是用刀劃開塑料布,拆掉就行了,但也要注意下刀的輕重,避免傷到樹干。
三、中華金葉榆的田間管理
3.1 鋤草
由于嫁接完的榆苗生長較慢,而且植株較小,如果雜草生長過旺就會在水分、養(yǎng)分及光照方面形成爭奪,影響金葉榆的生長,也會降低苗地的透風(fēng)性能,所以要及時進行鋤草。同時進行松土,促進金葉榆的根部生長,增加透氣性。
3.2澆水
雖然金葉榆有較強的耐旱性能,一般情況下都不需要澆水,但北方地區(qū)多干旱少雨天氣,必要時還是需要及時補充水分,確保樹苗生長所需??梢圆捎盟芄喔鹊姆绞?,每隔2~3天灌溉1次,連續(xù)3次便可。
3.3施肥
這個時期的中華金葉榆,一般施用尿素,每畝用量為20公斤。可以采用堆施的方法,也可以沿著壟溝施撒,將尿素撒在中華金葉榆根部,然后澆水,可以促進溶解。田間管理階段,一般要施肥2~3次,間隔為1個月左右。
3.4病蟲害防治
這個階段,金葉榆一般很少發(fā)生病蟲害,但也要注意預(yù)防。關(guān)注榆苗的生長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病蟲害發(fā)生的苗頭,以便采取針對性措施加以防治。常見的病蟲害有白蛾、飛虱和跳甲等害蟲,可以采取噴施一些化學(xué)藥劑的方式進行防治。常用的藥物有溴氰菊酯乳油、氰戊菊酯乳油、氯氰菊酯乳油等,可以根據(jù)情況配制成2000~2500倍液,進行葉面噴施,用來防治夏季多發(fā)的白蛾和春季多發(fā)的飛虱、跳甲,根據(jù)情況連噴2~3次,間隔3天噴1次,能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確保中華金葉榆的健康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