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連芳
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要培養(yǎng)學生廣泛閱讀的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墩n程標準》對低年級學生的閱讀還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由此可見,引導小學生走進閱讀的世界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如何讓低年級小學生愛上讀書呢?
推薦適合的閱讀材料
低年級的學生識字量少,集中注意力時間短,不適合閱讀篇幅較長的圖書。老師可以推薦一些圖文結(jié)合、帶有拼音的圖書給學生。在學完課文之后,老師可以向?qū)W生推薦與課文相關(guān)的書目。例如,學習了課文《狐貍和烏鴉》,向?qū)W生推薦《伊索寓言》,并告訴他們《狐貍和烏鴉》就是出自這本書,書里面還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建議他們課外閱讀。學完《法布爾小時候的故事》,推薦學生閱讀《昆蟲記》。此外,還可以結(jié)合各種節(jié)日以及學校組織的活動向?qū)W生推薦圖書,例如:結(jié)合植樹節(jié)推薦學生閱讀《一粒種子的旅行》;結(jié)合學校的科技節(jié),推薦《身邊的科學》等。每到寒暑假,老師們還可以給學生列出閱讀書單,供他們閱讀。
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要培養(yǎng)學生的讀書興趣,就必須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把學生置身于濃厚的讀書環(huán)境中。
首先要給學生營造有利于讀書的物質(zhì)環(huán)境。在學校里,老師可以建議學生每人書包里裝上一本自己喜歡的書,還可以在教室內(nèi)建立“圖書角”,讓學生捐出自己讀過的圖書放在“圖書角”。另外,在教室墻上還可以開辟“和好書交朋友”專欄,把學生制作的閱讀記錄卡、手抄報,撰寫的讀書體會張貼在專欄里進行展示。在家里,老師可以建議家長給孩子創(chuàng)造獨立的學習空間,準備個小書架,專門擺放孩子的圖書。還可以建議家長也準備個自己的書架或者書柜,并且每個房間都有書籍,讓孩子在家庭里的每個角落都能夠聞到書香。
其次,創(chuàng)建讀書共同體,給學生營造讀書的人文環(huán)境。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寫道:“把每一個學生都領(lǐng)進書籍的世界,培養(yǎng)起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這些都取決于教師,取決于書籍在教師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種地位?!苯處熥x書的意義不僅在豐富知識,開闊視野,提高文化底蘊,更重要的是發(fā)揮教師的示范作用,成為學生讀書的榜樣。教師如此,家長亦如此。在學校,老師可以拿出書翻一翻,讀一讀。學生看見老師都在讀書,也會學著老師的樣子找出放在書包里的書或者從“圖書角”挑出自己喜歡的書讀起來。課上,孩子們在寫完作業(yè)后也可以讓他們享受“福利”——讀書。在家里,可以建議家長平時多看看書,盡量少玩手機、少看電視,給孩子創(chuàng)設(shè)讀書的氛圍。還可以建議家長與孩子進行親子閱讀,這樣不但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和習慣,提高孩子閱讀能力,還有利于加深父母與子女的親情。
教給學生讀書方法
低年級學生識字量少,所讀的書以帶拼音的為主。開始讀書時,學生習慣用手指著一字一頓地讀,遇到不認識的字,也會拼讀拼音幫助閱讀??墒沁@樣很容易將句子讀得支離破碎,難解其意。老師可以逐漸指導學生做到不指讀,詞連讀,遇到不認識的字就看拼音直呼音節(jié)。當學生能夠連貫地讀書時,還可以指導他們讀書時學會思考,會提出問題。例如,讀了題目要問問自己:讀了題目我知道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讀內(nèi)容時也要想一想是不是讀明白了每句話的意思,想象文中描述的情景,讀完了還要思考有什么收獲。另外,還可以建議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好詞好句要畫下來,讀完進行摘抄、積累;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做好標記,可以問問家長或者老師,還可以上網(wǎng)查找資料解決;讀到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也可以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動動筆續(xù)寫故事的結(jié)尾。學生們掌握了正確的讀書方法,讀起書來收獲會更大。
開展有效的閱讀活動
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同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讀書熱情,養(yǎng)成讀書習慣,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的能力。
“兩分鐘精彩展示”活動。每天語文課正式上課之前,可以拿出兩分鐘時間讓學生進行精彩展示。講故事、詩朗誦、脫口秀、推薦好書等等都可以。一人展示完畢,其他學生和老師進行簡單的點評。這項活動不但能夠激發(fā)孩子讀書的興趣,而且還會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讀書交流會。為了防止學生的讀書流于形式,老師們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孩子們可以給同學讀一讀書中的小故事,向同學介紹自己在讀書中學到的知識,也可以向同學推薦好書、新書。讀書交流會不但可以檢驗讀書成效,還可以讓學生相互學習,提高讀書的積極性。
開展各種比賽。小學生好勝心強,開展適當?shù)母傎惢顒?,可以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如:背古詩競賽、成語故事會,“小小朗讀者”等。每月一個主題,學生在備賽、參賽的過程中,增加了積累,得到了鍛煉,激發(fā)了讀書興趣。
作為小學語文老師,我們有責任讓學生從小就愛上讀書。讓讀書成為他們的一種生活方式,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作者單位:北京市房山區(qū)城關(guān)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