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輝
現(xiàn)在許多理賠糾紛,大都是因為投保時沒有如實告知而導致的。健康告知決定了保險能否被承保以及未來能否成功理賠。
眾所周知,購買重疾險、醫(yī)療險之前,必須先填寫健康告知并經(jīng)過保險公司審核。如果通不過健康告知,則失去了購買保險的資格。而現(xiàn)在許多理賠糾紛,大都是因為投保時沒有如實告知而導致的。所以,健康告知決定了保險能否被承保以及未來能否成功理賠。
為什么要進行健康告知?
健康告知,就是把被保險人的健康情況告訴保險公司,由保險公司來評估及確定是否能承保的過程。
健康告知的核心是“最大誠信原則”。在不隱瞞的情況下,如實說明自己的健康狀況。
保險公司在接受風險轉移的時候,需要對承保的對象做風險評定,判斷被保險人是否帶病投保,家庭病史是否會影響被保險人未來的健康狀況。保險公司不是慈善機構,因此風險的評估在所難免。
如何填寫健康告知?
《保險法》第十六條規(guī)定:訂立保險合同,保險人就保險標的或者被保險人的有關情況提出詢問的,投保人應當如實告知。
健康告知是保險合同的一部分,也是理賠的重要依據(jù)。我國《保險法》規(guī)定,保險公司在2年內(nèi)發(fā)現(xiàn)消費者有故意不如實告知,且足以影響承保結論的情況下,有權利直接解除保險合同,并不退還保費。那么,該如何正確地應對健康告知的填寫呢?
對健康告知書中明確提出的問題,一定要如實回答,否則出了問題就屬于一種很嚴重的騙保行為。在健康告知書中沒有問到的問題,一概不需要再多回答。會留下記錄的疾病情況,一定要如實告知。
如實告知后的核保結論
如實告知后,核保結論不外乎以下5種情況:
正常承保。張女士,有輕微乙肝病毒攜帶,在投保重疾險時,發(fā)現(xiàn)健康告知對這一塊兒有要求,所以不能正常承保,要經(jīng)過保險核保。保險公司根據(jù)張女士提供的體檢報告發(fā)現(xiàn)她確實有輕微乙肝病毒攜帶,但是肝功能一切正常,符合承保條件,可以正常承保。
延期承保。吳寶寶之前因為手足口病在醫(yī)院經(jīng)過治療,后來父母想給他投保一份重大疾病保險,填寫健康告知發(fā)現(xiàn)有問到“被保險人最近5年內(nèi)是否接受過住院治療”。如實告知后,保險公司核保人員認為吳寶寶出院時間不是很長,身體還沒有完全康復,不符合承保條件,需要延期承保,即等身體完全康復才能投保。
免責承保。王先生因為有小三陽不能正常投保,但是又想要投保健康保險,所以走保險公司核保。保險公司根據(jù)王先生提供的檢查報告發(fā)現(xiàn)由于王先生有小三陽,所以他發(fā)生急性或者亞急性重癥肝炎等肝方面疾病的概率相當高,保險公司作了一個風險評估后不愿意承保王先生這方面的重疾風險,如果王先生想要投保,就必須免除肝部疾病的責任,以后因為肝部疾病出險是不能正常獲得理賠的,而其他部位的疾病出險是可以正常獲得理賠的。
加費承保。李先生投保某保險公司的一款綜合保障計劃,在填寫投保書時,根據(jù)“如實告知”的要求,告知自己患有輕微的高血壓。經(jīng)體檢,該公司確認他所言屬實,但并未拒絕承保。根據(jù)相關投保規(guī)則,李先生仍可通過加費投保,即相比健康的被保險人,李先生每年增加一些保費即可獲得保單。
加費承保是一種比較好的承保結果,意思是說保險公司經(jīng)過核保,愿意承保,但是要用比普通人高的費率進行承保(比如比正常人多交20%的錢),那么之后只要出險是完全可以進行理賠的。
拒保?!叭鐚嵏嬷弊顗牡慕Y果,就是核保不通過被拒保。但如果真的因為健康原因被拒保了,我們也可以早做其他打算,而不是把醫(yī)藥費的希望寄托在保險上,比如為自己存一筆風險準備金。
Tips:
共性的健康告知應對策略
《理財》雜志記者通過梳理10余家保險公司的重疾險健康告知提問條款發(fā)現(xiàn),雖然有的保險公司健康告知提問比較多,有的提問比較少。但大部分保險公司的健康告知都有共性問題。共性的健康問題告知,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詢問過往投保經(jīng)歷
如在其它保險公司的投保申請是否曾被拒保、延期、附加條件、加費或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應對策略
非標體千萬別隨便去找某些保險公司試投保,要不然就會留下記錄,可以等病情康復過后足夠長的一段時間后再試。
2.詢問被保險人的既往病史
比如在健康告知提問條款里詢問您是否患有或被懷疑患有高血壓、心臟?。òü谛牟?、心肌梗塞、先心病、風心病、肺 心病、心肌病、心臟擴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腦血管病(包括腦梗塞、腦出血)、糖 尿病、慢性酒精中毒、肝炎、肝硬化、胰腺疾病、消化道潰瘍、支氣管擴張、呼吸衰竭、甲 狀腺疾病、類風濕疾病、紅斑狼瘡、腎臟疾?。òI炎、腎功能異常、腎病綜合癥、腎功 能衰竭、多囊腎)、血液疾病、癲癇、精神疾患、卵巢/子宮/乳腺疾病、或其他上述未提及 的疾???
應對策略
有問必答,對號入座,尤其是涉及列舉病癥,一定要對照看看自身是否有過住院記錄或看診記錄。如果是自己不知情的病癥,也查詢不到任何醫(yī)療記錄,都可以回答“否”。因為保險條款里面有一個兩年不可抗辯條款。只要我們本著最大誠信原則,如實填寫健康告知,后期真的發(fā)生那些“不知情”的風險,保險公司同樣是要承擔責任的。
不同保險針對既往癥詢問的方式略有不同,比如有的公司就是這么詢問的:被保險人是否患有或曾經(jīng)患有或已經(jīng)被告知有下列疾?。簮盒阅[瘤、腦血管疾病、高血壓II級(含)以上?
應對策略
不問不答。這一段健康告知里,只問了高血壓Ⅱ級以上,如果本身是Ⅰ級高血壓,則可以不必告知,意味著可以購買。
3.詢問住院經(jīng)歷
如過去五年內(nèi)是否曾經(jīng)住院?是否做過手術?過去兩年內(nèi)是否曾因接受健康檢查有異常情形而被建議接受其他檢查或治療?最近一年內(nèi)是否有過頭暈、頭痛、胸悶、咯血、腹痛、血尿、便血、消瘦、乏力、長期 發(fā)熱、不明原因皮下出血等不適?一年內(nèi)是否有過身體檢查結果異常?
應對策略
不同保險公司針對某一段時間的跨度設定各不一樣,有的是5年,有的是2年,有的是2個月。時間跨度越長,也就意味著健康告知越嚴。只需要根據(jù)詢問的具體時間點和情況做具體判斷,沒有涉及的詢問不需要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