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慶花
幼兒園是眾多幼兒集體生活的場所,安全、衛(wèi)生等工作的好壞關系著所有在園幼兒的健康和生命,同時也牽動著幼兒家長的心。但是近年來,由于種種因素造成幼兒安全事件時有發(fā)生。本文將在分析幼兒園安全問題成因的基礎上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一、幼兒園安全問題研究的意義和作用
《建設部關于切實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出:這段時間以來,連續(xù)發(fā)生多起涉及中小學、幼兒園及其少年兒童人身安全的惡性案件,造成極壞的影響,引起黨中央、國務院領導的高度重視。由于法律體系的不斷健全,我國民眾的人權意識不斷增強。伴隨著二胎孩子開放政策的實施,更顯“生命誠可貴”的意義。因此“安全”已成為幼兒教育的頭等大事。然而,一些教師卻消極防范,限制幼兒的某些正常活動。消極防范是不利于幼兒發(fā)展的,我們應該認真分析造成安全問題的起因,從而制訂積極的防范措施,預防安全事件的發(fā)生。
二、幼兒園安全問題的成因
據(jù)專家統(tǒng)計,我國每年至少有1000萬兒童遭受各種形式的意外傷害,10萬兒童因此死亡,40萬兒童因此致殘。如食物中毒、設施不良、外來侵害等原因造成的幼兒傷亡事故不斷增多,給兒童幼小的生命和健康帶來嚴重的危害。究其原因主要有三類:
(一)幼兒自身原因
第一,幼兒處在生長發(fā)育的過程中,身體各種機能水平較低,容易出意外。
3——6歲幼兒身心處在明顯的未成熟階段,身體各部分器官比較嬌嫩,神經系統(tǒng)很脆弱,運動水平低,動作協(xié)調性差,所以常發(fā)生摔傷、骨折、墜落、車禍等意外事故。瑞典和日本的有關研究表明:幼兒面對迎面而來的汽車往往不知道躲閃,過馬路只注意一個方向的車輛而不顧另外一個方向,對汽車車速的快慢缺乏正確的判斷力。此外,幼兒的大腦對身體動作的變化不能靈活作出相應的反應,如幼兒在奔跑過程中遇到迎面而來的其他幼兒不能及時躲閃。
第二,幼兒缺乏一定的安全、自護意識且幼兒好奇心強,好模仿,但缺乏生活經驗,對自已的行為將帶來的后果沒有預見性,所以常發(fā)生意外。
幼兒的自護能力也很差,成人自認為孩子懂得自我保護,而輕視了對幼兒安全方面的教育。實踐證明:經常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的班級,其幼兒出事故率低;反之,有的班級則經常出事故。還有些教師意識到外面有許多不安全因素,于是就一味地對幼兒采取全方位的保護,認為“少活動,少出事”。孩子被牢牢地關在活動室里,被剝奪了通過實踐鍛煉提高自我保護能力的機會,孩子缺乏基本的對危險事物的防范能力,所以就容易發(fā)生許多本不該發(fā)生的事故。
(二)家庭教育原因
家長教育方式存在偏差,安全防范意識薄弱?,F(xiàn)在孩子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家長對孩子過分保護,什么事也不敢讓孩子自己去嘗試做一做,視自己的孩子為小皇帝、小公主,限制孩子一切可能發(fā)生危險的活動,過多地對幼兒采取各種保護性管理措施,忽略了對幼兒獨立能力的培養(yǎng),這樣就失去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的機會。有的家長因為工作忙,只管孩子生活吃飽穿暖,忽視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家長安全防范意識薄弱,孩子一旦出事故,家長就束手無策。
由于孩子年齡小,安全意識及自我保護能力差,當他們由于新奇而去嘗試一些事情時,卻不料危險已經悄悄來到身邊了。雖然多數(shù)家長經常擔心孩子會發(fā)生意外傷害,但對于某些能夠引起意外傷害的家庭環(huán)境因素卻不夠注意,不少家長不注意保管好家里的藥品,放在孩子能拿到的地方,他們想不到這可能會導致孩子在家庭中發(fā)生危險。
(三)幼兒園管理問題
設施存在安全隱患和教職工責任心不強。有些幼兒園的建筑不規(guī)范,臺階過高或欄桿過低,樓梯過窄,極易發(fā)生安全問題。有些幼兒園的大型玩具上面是有突出的鐵釘?shù)模變涸诨顒訒r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碰傷。有的幼兒園把玩具安置在較硬的沒有鋪塑膠的地面上,孩子如果不慎掉下來很容易摔傷。有的一日生活用品如日常飲水的水杯和毛巾放置不當,幼兒拿取不方便,極易造成危險。
幼兒發(fā)生意外傷害,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由于教師責任心較弱。例如,孩子們在滑梯上追打、嬉鬧,并從高高的滑梯上跳下來,年輕教師卻沒意識到這里的不安全行為,未及時加以制止,致使孩子從滑梯上跳下引起骨折。此事件,多以年輕教師為主,她們缺乏對不安全因素的預見能力,人在心不在,帶班過程中極易發(fā)生意外事故。
傳達室人員一定要堅守崗位,幼兒在園期間關閉大門,決不允許無關人員進入。幼兒的接送嚴格按制度辦事,接孩子 ? ? ?教師把孩子交給家長;送孩子 ? ? ?家長把孩子交給老師。孩子最好由專人接送,如有特殊情況需要換人,家長應事先通知老師或者是寫代接委托書。
三、幼兒園安全問題的對策分析
幼兒作為最容易出安全事故的一個群體,從幼兒的年齡、身心發(fā)展特點考慮,根據(jù)幼兒安全問題的成因,我認為幼兒園安全問題的對策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一)從解決幼兒自身原因著手
第一,提高幼兒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利用有趣的生活和游戲活動,增強幼兒處理應急情況的能力。教師在生活中要重視給幼兒創(chuàng)設情境。比如,在認識“神奇的電話號碼”時,教師可以通過情境表演,創(chuàng)設小朋友遇到困難尋求幫助的情境。讓幼兒主動參與分析討論,積極地獲得知識,鞏固他們對“110”“119”“120”等特殊電話號碼的認識。
第二,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偶發(fā)事件進行隨機教育。教師平時可以及時抓住幼兒生活中瞬間的偶發(fā)事件進行隨機安全教育,這也不失為安全教育的好方法。比如,幼兒對教室里的音頻播放器很好奇,自由活動時有一個幼兒玩弄播放器的開關、電線,教師應抓住這一事件結合常識活動,進行一些通電小實驗,使幼兒了解電、電器的危險性。幫助幼兒增加自我保護的意識,提高自救技能,增強應變處事能力。
(二)從解決家庭教育原因入手
改變家長安全教育方式,強化家長安全意識。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需要家園配合。幼兒園可以通過開辟安全工作宣傳欄和家教專欄、家長園地、“致家長一封信”“寒暑假告家長安全書”、定期召開家長會,舉辦“家長安全委員會學?!?,向家長宣傳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強家長的安全防范意識,讓家長主動參與對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yǎng),切實將安全教育的內容延伸到每個幼兒家庭中。利用家長學校,組織家長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教育法》《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幼兒自我防范安全常識》《幼兒園安全須知》等安全內容。讓家長增長安全知識,強化安全意識,與幼兒園通力合作,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共同做好幼兒安全防范工作。
(三)從解決幼兒園管理問題著手
首先,完善安全設施,強化教職工安全意識。幼兒園必須結合實際,建立完善各項安全防范制度,通過各種制度的建立完善,形成幼兒園安全制度網絡,為預防安全事故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加強門衛(wèi)管理,堅持每天24小時值班制,每天嚴格執(zhí)行門衛(wèi)制度和外來人員的登記制度。加強食堂衛(wèi)生安全管理,必須到正規(guī)渠道采購食品,嚴禁腐爛、變質食品及原料進入校園,確保幼兒食品衛(wèi)生安全。
其次,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其意識和行為之間的差異,幼兒的自覺性和自制能力都較差,而習慣的養(yǎng)成也不是一天兩天的教育就可以見效的。我們教育者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多進行正確行為的引導,同時還要經常督促和檢查,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加強教師安全教育,增強其責任意識。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使老師們熟悉安全規(guī)章制度,掌握安全救護常識,學會指導幼兒預防事故、自救、逃生、緊急避險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幼兒防范和應對各種突發(fā)事件的能力,從而進一步增強安全責任感。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庇變旱陌踩且磺邪l(fā)展的保障,只有在幼兒生命健全的基礎上才能保證其身心健康發(fā)展。讓我們攜起手來,以高度的責任感和神圣的使命感,警鐘長鳴,防微杜漸,共同做好幼兒教育的安全管理工作。辦好幼兒教育,贏得良好口碑。堅持做好教育,做良心教育,這是我們作為幼教工作者的職責所在,也是義務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