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放的基本原則:香料在使用時要本著寧少勿多的原則,否則會適得其反。尤其是蓽撥、丁香等香味濃的香料如果投放太多,就會產(chǎn)生一股發(fā)悶的味道。
投放前的處理:香料本身都會有一些異味和苦澀味,在使用前要想辦法除去,芳香味香料中包含有的異味和苦澀味較小,用清水浸泡一下就可以除去大部分異味,而苦香類香料中所包含的異味比較多,所以一般采用白酒浸泡,因?yàn)榫凭腥芙夂蜐B透作用,更容易除去香料中的異味,浸泡時如果香料個大或者密實(shí),要敲開后再浸泡。
炒制香料:香料中呈香的物質(zhì)有些是脂溶性的,單純浸泡不能完全發(fā)揮出來,需要經(jīng)過炒制。炒制時要注意用小火低油溫,切記猛火熱油把香料炒焦炒糊。香料下鍋時要注意先后順序,出香慢的先放(八角、桂皮、草果等),出香快的要后放(香茅草、百里香、香葉、孜然等).以使香料出香時間趨于一致。一般情況下,出香快是因?yàn)轭w粒小,出香慢是因?yàn)閴K比較大,所以可將八角、桂皮、草果等敲碎后與出香快的香料一起下鍋。
合理搭配:香料在使用時,芳香類和苦香類要合理搭配。一般情況下芳香類用量稍大些(如八角、小茴香可多放),苦香類用量稍小些。如砂仁放多了會特別苦,蓽撥有辣口也不能多放,白芷放多了中藥味會特別大。
用量控制:一般沒有固定的使用量規(guī)定,要不同原料不同對待,不能為了圖省力,包個萬能的香料包。應(yīng)根據(jù)原料特性,適當(dāng)調(diào)整香料用量。如果原料腥膻味大,要多加一些去異味的香料。如加工羊肉時加入一些孜然:加工狗肉時加入一些薄荷等;豬肉要多用些肉蔻、桂皮;雞鴨等家禽要多用些沙姜、白芷,及少許丁香;內(nèi)臟類多投放去腥、臊、臭、膻的香料,如:肉豆蔻、草果、沙姜、白芷、砂仁、蓽撥等,以去除異味增香。此外,注意香料之間的搭配比例應(yīng)根據(jù)所需制作的產(chǎn)品決定,不同的原材料,需要不同的香料側(cè)重比。如雞肉適合當(dāng)歸重一點(diǎn),鴨肉適合白芷重一點(diǎn),豬肉適合木香重一點(diǎn),牛肉適合桂皮重一點(diǎn),兔肉適合陳皮重一點(diǎn)。(據(jù)肉制品聯(lián)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