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輝
摘 ?要:氣質(zhì)沒有好壞之分,每個嬰幼兒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只要根據(jù)不同氣質(zhì)類型進行施教,他們都會綻放出獨特光芒。
關(guān)鍵字:氣質(zhì);路徑;方法
我們贊美大自然令人賞心悅目的千姿百態(tài),所以不能要求玫瑰花散發(fā)出和紫羅蘭一樣的芳香。
一位現(xiàn)代教育工作者提出的精辟說法:“你要設法把自己的孩子看成一顆沒有標簽包裹的種子。你的工作是為種子提供環(huán)境和養(yǎng)料,并拔除雜草。你沒辦法決定種子會開出什么花或是讓它在哪個季節(jié)開花?!碑斘覀兂ㄩ_胸懷,正視嬰幼兒身上的差異性時,便能提供他們所需要的土壤來開花結(jié)果。
所以,在嬰幼兒教育中一定要對不同的個體實施不同的引導手段,讓每個孩子都能得到較好的發(fā)展。
父母或教師想把孩子當成自己的作品。有時候,我們總是把嬰幼兒的一些行為解釋成漫不經(jīng)心或叛逆,而研究表明他們不過是忠于自己的天性而已。精神病學對“正?!钡慕缍ǚ秶喈攲拸V。了解并理解嬰幼兒不同的氣質(zhì),是有效施教、優(yōu)化個性的前題。
按照嬰幼兒心理和外在的不同表現(xiàn),我們可以將他們分成如下類型。并施加不同的教育和引導方法:
1、按活躍程度,可分為易安撫型和不易安撫型,后者感到受挫或氣惱而號哭好幾個小時,對待這樣的孩子,在他們鬧情緒時,盡可能采取若即若離的方式,即不能過分溺愛,也不能置之不理,等到他們情緒平定后,再加以糾正。
2、按注意力持久性,可分為易轉(zhuǎn)移型和不易轉(zhuǎn)移型。前者,對自己關(guān)心的問題得不到回答也無所謂;后者則毫不妥協(xié),堅持自己所選定的東西或堅持做自己要做的事情。在幼兒園,盡可能把他們的活動實施得有始有終,備品安放在指定位置,貼上不同顏色、不同樣式的標簽,做以區(qū)分,否則那些執(zhí)拗的孩子的注
意力總是集中在個人的備品上。
3、按適應性,可分為易適應型和不易適應型。前者對新事物較好奇,也容易打破慣例;后者則堅決排拒任何新事物,對食物的形狀都很在意,所以針對這樣的孩子,在改變活動或外在事物時,要給他們適應的過程,不易變化過大。
4、按敏感性,可分為耐受型和敏感型。幼兒的敏感性有的是天生的,有的是后天影響的,比如,處在長期安靜的環(huán)境,對噪音和強光有強烈的反應,相反如果幼兒經(jīng)常被帶入鬧市或人群當中,敏感性就漸漸減弱了。因此,在幼兒園的教育環(huán)境中,影視音量不易突然放大,避免刺激性氣味侵入,注意調(diào)節(jié)不同區(qū)域的光線,注意飲食、餐桌的整潔。
5、按精力,可分為旺盛型和安靜型。前者在睡覺時還在敲敲打打,跳來跳去,爬上爬下,進門時總要跳起來摸一下門框,每次喝奶時總會弄灑,也耐不住長時間坐車;后者卻會安靜地坐著玩上幾個小時,直到讓他去玩別的才會略微移動一下。由于幼兒精力有很大的差異,所以在安排座次和床位時,不要把那些旺盛型的孩子安放在最容易引起群體注意的地方,每種活動都要交待好任務,并經(jīng)常提醒。
6、按心情,可分為樂觀外向型和嚴肅、發(fā)怒型。在安排小組活動時,盡可能不要把差異過大的孩子安排在一起,否則容易發(fā)生沖突。
7、按社交能力,可分為孤僻、獨處型和人來瘋型。前者喜歡借著玩游戲之類的單獨活動來打發(fā)時間,對于他們要準備充足的模型或玩具,并逐漸提高難度,開發(fā)他們的智力;后者,喜歡和人聚在一起來消磨時間,會安慰他人,對于這樣的孩子,準備足夠的故事作品,并鼓勵他們講給他人聽,如果他們自言自語講個不停,可能是缺乏溝通了。
不同類型的孩子,就像不同種類的花朵。有的光鮮亮麗,以色彩取勝;有的暗自幽香,以內(nèi)在見長;有的喜歡簇擁,有的喜歡獨處。我們總是期待他們能像我們(甚至比我們更優(yōu)秀、更聰明、更有志向),當他們朝不同的方向走得太遠時,我們便認定,他們是想吸引別人注意或是反叛。收養(yǎng)子女的父母會承認,在孩子和他們之間存在著差異,而親生父母有時卻不容易理解這一點。我們所能給孩子最慷慨的一個禮物,就是研究他的氣質(zhì),等到我們有所了解時,想辦法接納這些內(nèi)在的東西,揚長避短,讓他們更加茁壯的成長。
參考文獻:
《精神病學之兒童氣質(zhì)研究》湯姆斯(美)著 2018/02/07
(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 學前與初等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