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坤
[摘要]目的:觀察多索茶堿與氨茶堿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臨床療效。方法: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是否給予多索茶堿與氨茶堿治療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30例:氨茶堿治療)與實驗組(30例:多索茶堿與氨茶堿治療)。比較兩組患者單位時間內治療效果。結果:實驗組患者持續(xù)給藥治療3個療程后疾病控制率(96.66%)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3.34%)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多索茶堿與氨茶堿治療效果優(yōu)于單一氨茶堿治療。
[關鍵詞]多索茶堿;氨茶堿;慢性阻塞性肺病
[中圖分類號]R56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19)06-0057-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屬于中來年人群較為常見的肺系疾病,本病患者主要病理癥狀為肺臟不完全逆轉性氣流受限、通氣功能降低,本病多見于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以及支氣管哮喘等肺系病史患者,若患者病情未得到有效改善則嚴重降低患者生活質量。本次研究比較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30例給予氨茶堿單一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與30例給予多索茶堿與氨茶堿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單位時間內病情改善情況以及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按照是否給予多索茶堿與氨茶堿治療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氨茶堿治療)與實驗組(多索茶堿與氨茶堿治療),實驗組30例男(15例)女(15例)比例為1:1,年齡在45歲至75歲,中位年齡為(63.12±1.12)歲,原發(fā)性肺系疾病類型:有15例為慢性支氣管炎,有9例為肺氣腫,有6例為支氣管哮喘,平均病程在(3.14±0.12)年。對照組30例男(17例)女(13例)比例為17:13,年齡在42歲至78歲,中位年齡為(63.11±1.15)歲,原發(fā)性肺系疾病類型:有13例為慢性支氣管炎,有10例為肺氣腫,有7例為支氣管哮喘,平均病程在(3.12±0.11)年。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原發(fā)性肺系疾病類型、病程等方面不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2病例選擇標準
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均因胸悶、憋喘入院,結合患者輔助檢查結果,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病臨床診斷標準,患者、患者家屬在獲悉本次研究目的、內容后均自愿參與本次研究,本次研究征得醫(yī)院倫理會同意。排除標準:(1)排除入院前服用其他藥物治療患者。(2)排除合并消化系統(tǒng)功能異?;颊?。(3)排除合并茶堿類過敏患者。(4)排除入組前服用茶堿、激素相關治療性藥物患者。
1.3方法
1.3.1對照組:患者均給予氨茶堿(天津金耀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2020987)治療,250.mg氨茶堿注射液與250.mL溶度為5%的葡萄糖溶液充分混合,每日靜脈注射給藥1次,持續(xù)給藥2周為1個療程,連續(xù)治療3個療程。
1.3.2實驗組:患者均給予多索茶堿(浙江北生藥業(yè)漢生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0617)與氨茶堿治療,氨茶堿給藥方法、給藥量均參考對照組,多索茶堿注射液給藥方法如下,將300mg多索茶堿注射液與250.mL濃度為5%的葡萄糖溶液充分混合后靜脈注射1次,持續(xù)給藥2周為1個療程,連續(xù)治療3個療程。
1.4觀察指標
(1)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持續(xù)治療3個療程臨床療效,顯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均消失,F(xiàn)EVI%增加超過25%,患者恢復正常生活狀態(tài)。有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均消失,F(xiàn)EVl%增加在15%至24%,患者恢復正常生活狀態(tài)。無效:未達有效標準。疾病控制率=顯效率+有效率。
(2)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用藥安全性
1.5統(tǒng)計學處理
選擇SPSS21.0統(tǒng)計軟件包,結果中以(%)表示的相關計量數據,兩樣本百分數用x檢驗,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觀察比較兩組患者單位時間預后情況,具體情況(見表1),實驗組治療3個療程后顯效率、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
2.2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用藥安全性,具體情況如下:
實驗組有1例發(fā)生消化系統(tǒng)不良反應,有l(wèi)例發(fā)生心血管系統(tǒng)不良反應,有1例發(fā)生神經系統(tǒng)不良反應,共有3例患者發(fā)生不良反應。對照組有2例發(fā)生消化系統(tǒng)不良反應,有1例發(fā)生心血管系統(tǒng)不良反應,共有3例患者發(fā)生不良反應。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3.34%)與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3.34%)經x檢驗等于5.303,各項數據差異明顯,P<0.05.
3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既往多有呼吸系統(tǒng)病史,臨床常用治療措施為氧療、控制感染以及使用支氣管舒張劑,其中支氣管舒張劑主要功效是緩解患者支氣管平滑肌痙攣,臨床常用支氣管舒張劑為茶堿類藥物。氨茶堿在改善患者通氣的同時可影響患者消化系統(tǒng)功能以及心血管系統(tǒng)功能,多索茶堿屬于甲基嘌呤衍生物,靜脈給藥后可直接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tǒng)以及外周磷酸二酯酶,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從而發(fā)揮抗支氣管痙攣的功效,現(xiàn)代藥理研究顯示該藥起效快,作用時間長。本次研究顯示給予多索茶堿與氨茶堿治療的實驗組患者持續(xù)治療3個療程后臨床疾病控制率為96.99%,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實驗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34%,明顯低于對照組,由此可見,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多索茶堿與氨茶堿治療可提升單一氨茶堿治療效果,臨床用藥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多索茶堿與氨茶堿治療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