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中元
一貫愛好傳統(tǒng)的我對法系車的接觸不算太多,所以在和東風標致508L相處的幾天里,意外與磨合成了我們生活的主旋律。它很漂亮,開著也不錯,但那些腦回路精奇的設計總是在提醒我它的血統(tǒng),當然,這已經(jīng)比十年前的法系設計“正常”了太多太多……
盡管我知道對于我這樣一個開慣德系車日系車的人來說,初駕一輛法系車一定是需要經(jīng)過一段時間適應的,但還是沒想到這種磨合從坐進車內的第一瞬間就開始了。
“之前誰開的車??!方向盤都要砸到腿上了!”這是我和東風標致508L親密接觸的第一反應。
我已經(jīng)太習慣看儀表盤時,視線是穿過方向盤的上半圓,并且也以能夠看到完整儀表信息作為調整方向盤的標準。但在東風標致508L上,這個標準完全不適用了。在經(jīng)過了兩三次的上調方向盤失敗后,我開始仔細研究東風標致508L的內飾設計。
它的方向盤尺寸比較小,而且采用了上下平底的類似賽車方向盤的設計,這樣就在駕駛員的前方視野范圍內釋放了更多的縱向空間。然后儀表盤的位置上移,或者說其實是方向盤的位置下移,讓出了在駕駛時正視前方視野的下半部分,并在這里布置了一個細長12.3英寸的全彩液晶儀表。這樣的設計與其他車型都不一樣,但當你適應一下之后會發(fā)現(xiàn),它有自己的獨特優(yōu)勢。因為駕駛時絕大部分時間視野是望向風擋玻璃之外的車輛前方,偶爾需要查看儀表信息就需要視線的轉移,東風標致508L的儀表盤所需要的視線轉移是最小的,它就緊挨著駕駛視野的下方,位置類似于抬頭顯示,由于沒有方向盤的遮擋,目光所及之處顯得簡潔清爽。
東風標致508L的儀表盤,緊挨著駕駛視野的下方,位置類似于抬頭顯示,由于沒有方向盤的遮擋,目光所及之處顯得簡潔清爽。
儀表與方向盤的布局也帶來了駕駛坐姿與整個駕駛視野的變化。相對于其他品牌同級別的轎車,你能感受到東風標致508L的視野更好,坐在駕駛席能更全面地掌握車輛四周的情況,并沒有駕駛一輛將近4.9m中高級座駕的那種不便。再加上設計超前的排擋桿和中控臺區(qū)域的鋼琴鍵設計,東風標致508L還是營造了標致獨特的飛機駕駛座艙的感覺,科技感十足,駕駛視野很棒。當然了,以上提到的第三代i-Cockpit唯我座艙獨特的設計,絕對需要非法系車主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因為“一切你想要的功能控制都不會在你想象的位置上”,法國人的設計思路是絕對清奇的。比如你能想到自動泊車按鈕被放到了排擋桿上嗎,這一字排開的三個“P”,但凡沒有仔細研究,絕對不敢輕易下手吧。
如果說在設計上腦洞大開,在操控調校方面法國人倒是遵循常路并且表現(xiàn)不錯。多年的賽事傳統(tǒng)讓標致想要提升產(chǎn)品的操控性并非難事,東風標致508L給人的感覺就是動力充沛、底盤扎實。先說動力,試駕車型為400THP,使用了1.8T發(fā)動機與8AT變速器的組合。在動力系統(tǒng)方面,標致的發(fā)動機表現(xiàn)在數(shù)據(jù)上基本上是和大眾集團更大一個排量級別相當?shù)?。比?.8T的發(fā)動機動力輸出達到155kW和300N·m,功率表現(xiàn)高于大眾集團2.0T發(fā)動機低調版本,接近高調的表現(xiàn),但扭矩略低。駕駛的實際感受,加速沒有大眾車來的那么快和直接,但是后勁足中后段發(fā)力不錯,車輛油門踏板的整個行程內,車輛的加速都很線性。
底盤方面,東風標致508L全系標配了前麥弗遜后多連桿獨立懸架,在同級別車型中來看,這是一個比較常規(guī)的硬件配置,畢竟是中高級車,底盤方面還是值得下點成本來更好地兼顧舒適與操控的。而標致在達喀爾拉力賽、勒芒24小時耐力賽等眾多嚴酷賽事中積累的豐富經(jīng)驗則讓每一款量產(chǎn)車型的底盤調校也受益匪淺。東風標致508L保持了標致車型一貫扎實的駕駛表現(xiàn),無論是高速過彎,還是碰上不期而遇的顛簸,車輛始終給人以踏實穩(wěn)定的行駛感受,而采用了全鋁制后橫梁的多連桿式獨立后懸架則同步提升了車輛的乘坐舒適度。
東風標致508L的優(yōu)點不少,比如從內而外地好看,比如兼顧舒適與操控,但是就是這個內部的設計,盡管已經(jīng)收斂很多,還是能看到法國人的天馬行空表現(xiàn)在車內的方方面面,所以想要入手一定先考慮好你是否能夠接受這些不走尋常路的“法式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