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陳瑞琳筆下移民女性的困境與出路

      2019-09-10 07:22:44彭朝霞
      名作欣賞 2019年4期
      關鍵詞:華文移民散文

      彭朝霞

      摘要:學界對陳瑞琳“海外文學評論家”的貢獻給予了高度的肯定,但對她作家身份的關注卻遠遠不夠。本文意圖以陳瑞琳散文中的移民女性為研究對象,從女性敘事的視角,通過對她的《走天涯——我在美國的日子》和《家住墨西哥灣》兩本散文集中有關移民女性的書寫的文本細讀,以期發(fā)現(xiàn)陳瑞琳是如何觀照她筆下移民女性的生存困境,又是怎樣與她們一起跟命運和現(xiàn)實抗爭,不斷尋找不斷突圍,從而完成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和生命的升華。

      關鍵詞:移民女性困境出路

      旅美作家陳瑞琳二十多年來致力于海外華文文學的研究和開拓。她在2002年提出了海外華文文學研究如“原地打轉的陀螺”以及海外文壇“三駕馬車”等有影響力的學術觀點。在《橫看成嶺側成峰——北美新移民文學散論》(時代出版社2006年版)和《海外星星數(shù)不清——陳瑞琳文學評論集》(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里,她從宏觀到微觀角度對新移民文學進行了總結、概括和點評,并大力推介了嚴歌苓、少君、張翎、沈寧、劉荒田、盧新華、陳謙、陳河、宋曉亮、施雨、沙石、李彥、朱琦、張宗子、夏小舟、施雨、融融、江嵐、虔謙、張惠雯等數(shù)十位北美華文作家的作品。這些作家作品專論對北美新移民文學的發(fā)展進步起到了強有力的推動作用,對北美作家的創(chuàng)作熱情起到了激勵和促進作用,不少華人作家作品就是經(jīng)她評介之后開始進入中文讀者的閱讀視野。她的這些學術文章在海內(nèi)外引起極大反響,并牽動著國內(nèi)外關于新移民文學的研究動向。2005年她因海外華文文學研究的豐碩成果而獲得了《文藝報》的“理論創(chuàng)新獎”,并被譽為“北美新移民文學批評的開拓者”①。

      學界對陳瑞琳“文學評論家”的身份給予了高度的肯定,但對她作家身份的關注卻遠遠不夠,從她早年的第一篇散文《餐館辛酸》開始,陳瑞琳至今已出版《走天涯——我在美國的日子》《“蜜月”巴黎——走在地球經(jīng)緯線上》《家住墨西哥灣》《他鄉(xiāng)望月》《去意大利》等五部散文集,發(fā)表散文作品200余篇。其中《他鄉(xiāng)望月》在2000年“世界日報”全球征文中獲得頭獎,散文《“井岡”杜鵑》榮獲201 1年全國散文作家論壇征文大賽一等獎。陳瑞琳散文立意高遠,內(nèi)涵豐富,成就突出,為海外華文文學提供了新的文學氣象,在北美獨樹一幟,應當?shù)玫礁涌陀^的評價和認可。

      陳瑞琳本人曾多次說過寫評論是她的文學使命,但寫散文才是她的至愛。

      陳瑞琳的散文主要分為三種類型,即記事抒情散文、游記散文和學術隨筆,分別呈現(xiàn)了敘事懷鄉(xiāng)、在世界景觀里表現(xiàn)文化心態(tài)以及描繪海外華文文學作家群像這三個主題。

      陳瑞琳的記事抒情散文,是典型的移民敘事。作家根據(jù)自身的經(jīng)驗,描繪新移民在新世界的生命歷程,表現(xiàn)新移民在復雜多變的時空轉換中如何追求和建立自我意識的完整。在她的文字里,我們看不到移民敘事常見的那種惆悵苦悶的鄉(xiāng)愁、東西方文化的碰撞、身份的認同與失落、“他者”的孤獨與無奈等宏大敘事,而是聚焦在一個個平凡人物的不平凡的生命故事上,始終充溢著一種向上的力量,催人奮進,發(fā)人深思。

      可惜迄今為止,有關陳瑞琳散文創(chuàng)作的研究論文非常稀少,雖然目前已有碩士論文②開始關注,但大部分文章還是基本停留在一些介紹性的綜述或者感言式的評論,一直缺乏有針對性、導向性的專題研究。

      陳瑞琳的散文獨樹一幟,不似張曉風的通達,龍應臺的犀利、席慕蓉的沉雅,她的敘事散文有時跳脫活潑,有時大氣豐腴,有時又冷靜思辨,更多的時候是三者結合。特別是在寫移民女性——這個普通又特殊的群體的人生體驗時,完全是“悲傷著你的悲傷,幸福著你的幸?!?,筆調隨著情感基調的變化自如轉換,跟主人公的共情度和契合度非常高,不僅輕易就能扣動讀者的心弦,而且余音繚繞,經(jīng)久不絕。

      本文意圖以陳瑞琳散文中的移民女性為研究對象,從女性敘事的視角,通過對她的《走天涯——我在美國的日子》和《家住墨西哥灣》兩本散文集中有關移民女性的書寫,例如《休斯頓的中國女人》《蘇格蘭高地一抹紅》《云在青山》《女人花》《小路奇遇》《圓不了的月亮》《春花秋月何時了》等敘事散文的文本細讀,以期發(fā)現(xiàn)陳瑞琳是如何觀照她筆下移民女性的生存困境,又是怎樣與她們一起跟命運和現(xiàn)實抗爭,不斷尋找不斷突圍,從而完成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和生命的升華。

      研究對象與主題的鎖定旨在借瑞琳之石,攻韓華文學之玉。

      雖然海外華文文學的陣營越來越壯大,北美華文文學更是開展得如火如荼,屢創(chuàng)佳績。但是地理位置上離中國本土最近的韓國華人文學卻是一片荒蕪寂靜,老移民們?yōu)樯姹疾o暇舞文弄墨,新移民中,有不少已經(jīng)在學術上爭得一席之地,但卻沒有哪怕是一本書來描寫我們在韓華人的原生態(tài)生活。作為韓華文學會的一員,我非常期待在韓的中國人,包括我自己,能用我們腕底最貼心的漢字來表述在韓國的所見所聞所感,描畫身邊的眾生相,將移民生活形態(tài)帶入華文文學的文本,為漢語言文學提供一個風情迥異的參照。

      陳瑞琳散文中的移民女性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困境,我和生活在韓國的眾多女性朋友也都經(jīng)歷過或者經(jīng)歷著,完全能夠感同身受。那么陳瑞琳筆下觀照的那些移民女性的出路或者突破,也應該能給我們很多生活上乃至文學上的啟示。

      移民女性所面臨的困境

      人類生存的困境,主要表現(xiàn)在情感失落中的孤獨、歷史記憶中的苦痛、文化差異中的迷惘、兩性沖突中的女性弱者境遇。移民女性除了要面對上述的人類共同困境以外,還要直面因為地域和身份的特殊性帶來的困境。那就是移民女性因為是居住國的“他者”,身處異域,面臨語言的隔絕、謀生的艱辛、婚戀的障礙、文化的沖突、尊嚴的喪失,更有甚者,有些人連合法的居留權都沒有,失語失業(yè)失婚隨時威脅著她們。

      1.生存的困境

      移民女性最先最直接面臨的困境就是謀生的艱辛。

      《云在青山》里的瓊,本是大學教授的獨女,不安于研究所那種日出等日落的循環(huán)日子,趁著來美國考察的機會,以上廁所為借口,帶著僅有的50美金逃離了隊伍。沒有錢吃飯,沒有地方住,沒有合法的身份,找不到工作入不了學。好不容易找到一家自助中餐廳的工作,房租才有了著落。跟國際部的老太太再三保證每門功課拿A才讓破例入學,交不起昂貴的學費,只好去給中國教授做事。日子是普通人想象不出的疲憊和狼狽:早晨起來沖個澡讓自己清醒,跑到學校里去上課,下午去餐館里做油鍋,炸到夜里十點再回學校試驗室里做研究課題,一直到凌晨兩點,總是校警的安全巡邏車送她回自己的公寓,睡覺對她來說已經(jīng)是一天24小時里最不重要的事。

      《女人花》這篇敘事散文記錄了幾名移民女性的故事,雖然經(jīng)歷不同,性格迥異,但是她們都有著自己不為人道的辛酸。北京女孩莉莉,在國內(nèi)工作時愛上了有婦之夫,懷了孕但是男人不要孩子,無奈匆忙間嫁給了一個休斯頓藍領石油工。誰知來美國以后一直被鎖在家里,出去打工交朋友就會遭受家暴。直到有一天,被趕出家門,還被搶走了女兒。莉莉最后決定去夜總會跳脫衣舞掙錢去把女兒搶回來。一位上海姑娘,被裝在大木箱里從墨西哥邊境偷渡到休斯頓,在海關驗關時差點被摔斷脊椎骨,又急著當按摩女賺快錢去償還那五萬元偷渡費。

      這些女子的經(jīng)歷讓人噓唏感嘆,也不禁讓人疑問她們?nèi)顼w蛾撲火般撲向美國,究竟值不值。如果說婚姻是賭博,那么這些對美國,對自己要嫁的人所知甚少的女子,無疑是蒙著眼睛賭博了,勝算能有幾何?

      2.情感的困境

      人人都有情感上的需要,都希望得到愛情,渴望愛人和別人愛。情感上的需要比生存上的需要來得細致,情感上的困境勢必要比生存上的困境難以走出,移民女性經(jīng)常要面對的情感困境,在陳瑞琳的筆下表現(xiàn)為婚姻中失衡的兩性關系,情感被辜負的黯然,年華不再的惆悵,不知何去何從的彷徨等。

      生活窘迫的移民女性畢竟只是一部分,也有很多華人女性衣食無憂,甚至養(yǎng)尊處優(yōu)?!拔摇痹谥袊情_了一家中文書店,來店的女客人,沒有一個是上班族。那種“空中飛人”的眷屬,大把的銀子存在銀行里,卻要在海外過著孤燈守寡的日子,每天不是擔心老公養(yǎng)了小蜜,就是擔心哪天被送上法庭。常來的一位大姐,三十年的夫妻說散就散了。這些經(jīng)濟上無憂的女人依然逃不脫在婚姻里處于弱勢、被動的命運。

      《春花秋月何時了》里的“我”在早春里感嘆韶華易逝,從前喜歡在被子里偷偷讀愛情故事的小女孩轉瞬間已成了四十歲的小婦人,原以為歲月蹉跎,少年夢斷,情懷已改。然而,誰又能想到從前生命里淡出的一個個面影又如蒙太奇般地切換在眼前。大學里那個儒雅瀟灑的影子二十年后重逢在圣安東尼奧,斯坦福大學偶遇了兒時伙伴,當年所迷戀的“馬背上的騎手”已成學界神話并將自己的著作贈送與“我”,獨自咀嚼這些故人故事的時候想來真是萬般滋味在心頭,終究是意難平。

      《小路奇遇》里的三個女人在一條河畔上的小路上相逢,毋寧說這是一個隱喻,其實是三個跟同一個男人有情感糾葛的女人們狹路相逢在人生的小路上:“我”借著散步去懷念住在小河對岸,曾經(jīng)在終南山澗為我歌詠螢火蟲的詩人,隱隱地期望著與他不期而遇;采野蒜苗的綠衣女人是男人的妻子,面對丈夫“人在心不在”不知道該守還是該離;喝桂花酒的紅衫女子只要愛情不要婚姻,秉信愛是距離的尋覓,等待的思念,得不到的未必就不是幸福。三個愛情觀迥異的女子跟這男子,就跟世間的路一樣,或攜手平行卻永無相交,或陌然相交卻漸行漸遠。

      3.自我實現(xiàn)的困境

      人類需求層次的最高級就是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也就是實現(xiàn)個人理想抱負,發(fā)揮個人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與自己的能力相稱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使自己越來越成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而移民女性脫離熟悉的生活環(huán)境,去陌生的地方尋找生命的置放,并成就自己的一番事業(yè),難度系數(shù)更大。

      《休斯頓的中國女人》中的沈敏生,一位來自于上海的舞蹈家,來到美國的第二年就拿到了德州雙人舞冠軍,并代表德州去參加全美雙人舞大賽。在美國舞臺上嶄露頭角的她在繼續(xù)自己的舞蹈生涯與將自己的藝術生命奉獻給下一代之間,她果斷選擇了后者。開始創(chuàng)辦休斯頓沈敏生舞蹈學校,最初困難重重,校內(nèi)校外都要她獨擋。不僅要面對物質上的匱乏和體力上的透支,還有內(nèi)心的不甘:幾十年積累而成的藝術生命就這樣一直為他人作嫁衣裳?

      移民女性的出路

      移民女性在直面或者因為人心,或者因為環(huán)境,或者因為時代,或者因為人類與生俱來的原因造成的困境的時候,陳瑞琳并未局限于客觀呈現(xiàn),而是懷著一種悲天憫人的天性和責任感,以女性特有的細膩情感,主動承擔起拯救苦痛靈魂的重任,以人道主義的眼光來探索突圍之路,為掙扎在困境中的人們尋找幸福和期望。

      況且,從移民女性自身來講,她們大多是不甘平庸,敢于打破安穩(wěn)、既定的生活,勇于接受挑戰(zhàn)的群族,自然不會對喜歡捉弄人的命運俯首稱臣,逆來順受。她們中的很多人坦然接受、冷靜面對困境,使出渾身力氣殺出重圍,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1.生存困境的突破

      瓊最初是以不法身份留在美國的,沒有錢請律師辦身份證,只能自己做,等到所有材料備齊寄給移民局時,她都可以做法律顧問了。她以美國人覺得不可思議的勤奮和努力,以優(yōu)異的成績碩士畢業(yè),順利找到工作。堅持著自己有海有云的夢想,十年過去,瓊的愿望終于實現(xiàn)了。

      作者“我”剛來美國才兩個月,乘著陌生的灰狗,千里走單騎,告別丈夫,只身來休士頓闖蕩。找遍中國城的餐館,沒有一個老板肯要,為了掙錢,包餃子賣,可惜凍好的餃子在高溫下黏成了麥團。在餐廳端過盤子,三家餐館接連關門,自己開書店,終不過是慘淡經(jīng)營,最后被中文報上的一句“提起筆就是作家”觸動,重新拿起筆,在工作家務育兒之余,擠出時間,不知熬掉了多少夜晚和青春年華,如今成為名滿天下的散文家和評論家。

      2.情感困境的突破

      在《蘇格蘭高地一抹紅》中走出婚姻的玲子,對生活依然懷有美好的憧憬,她選擇留學英倫,在美麗的愛丁堡城,她領悟到了寬容是一個女人最迷人的修養(yǎng)。她坦然接受自己在生命中犯下的錯誤,覺得自己的經(jīng)歷就跟蘇格蘭人一樣,雖敗猶榮。文章最后一段給了讀者無限的遐想和希望。玲子的紅披風在奔跑中飄起,她的身后正映著醉人的滿天晚霞。就在那一刻,我的眼前凝聚著一幅蘇格蘭最美的畫面:左邊是彩虹生命的原色,右邊是灼灼燃燒的太陽女神,而當中那最鮮亮的一抹紅正是玲子翩然起舞的身影。

      《春花秋月何時了》的“我”在小路盡頭,豁然開闊的不僅是風景,還有人生。對往事有了母性的寬容和厚愛,有了柔情的關懷和慷慨,回到了有血肉親情牽連的夫君身邊。

      3.實現(xiàn)自我的突破

      沈敏生看到自己辛勤澆灌的一朵朵小花終于含苞怒放的時候,她的內(nèi)心感到至高無上的快樂和滿足。她的舞蹈學校在休士頓聲譽鵲起,短短幾年,學校發(fā)展到幾百人的規(guī)模,學生們經(jīng)常被請到外面參加各種演出,獲獎無數(shù),沈敏生成為真正的教育家,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完成了自我價值的體現(xiàn)。

      生活充滿變數(shù)和際遇,陳瑞琳不以成敗論英雄。對那些突圍成功的女性,她不吝肯定和贊揚;對那些仍囹圄在圍城,甚至泥潭的人,她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同情,寄予無限的祝福和期望。例如“我”的房租也要收的堂表姐,丈夫出國以后變成了暴君,嚴禁她讀書自立,她受不了,決心自己掌管命運,跟丈夫提出了離婚。失婚后的日子很窘迫,但是我們相信這個“面色憔悴”但“目光堅定”的女人一定會過上自由自如的日子。對脫衣舞娘莉莉,按摩女上海女孩,盲目嫁給一個一無所有一無是處的美國男人的“網(wǎng)絡新娘”,作者沒有拿道德尺寸去衡量和否定她們,相反,對受騙受害的她們充滿同情和擔憂。

      結語

      陳瑞琳非常善于捕捉人性的智慧和光輝,并將她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融入作品,無論是寫多舛的人生,還是寫挫敗的婚姻,在她的文字中沒有凄凄慘慘戚戚,只有一種重新奮起的悲壯。她和她筆下觀照的移民女性,寬容、堅強、樂觀,勇于承受生命中的苦難和創(chuàng)傷,在不斷尋找自我和精神家園中突圍。有的人成功了,求仁得仁;有的人失敗了,但是雖敗猶榮,屢敗屢戰(zhàn),無不讓讀者感受到愛和力量。

      在如何書寫移民女性的困境與出路方面,陳瑞琳的文字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范本,那就是以深刻的現(xiàn)實人文關懷去觀照筆下的人物,把樂觀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滲透到作品中,用真摯的情感去感染讀者。倘若能把這些經(jīng)驗“移植”到我們自己的文學創(chuàng)作中,就有希望成為在韓中國人的代言人,展示我們這個群體獨有的精神氣質、價值判斷和文化品格,標注出屬于個體也屬于全體的特殊記憶。圈

      ①程國君:《“開花結果在海外”——論陳瑞琳及她的北美新移民文學研究》,《華文文學》2014年第5期。

      ②在“中國知網(wǎng)”上輸入題名或者關鍵字“陳瑞琳”,共搜索到11個結果,其中兩篇有關評論,三篇訪談,六篇跟散文創(chuàng)作有關。

      猜你喜歡
      華文移民散文
      “和而不同”的華文教育
      華人時刊(2022年11期)2022-09-15 00:54:28
      散文兩篇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12
      散文兩章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8
      紙上的故土難離——雍措散文論
      阿來研究(2020年1期)2020-10-28 08:10:56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華文教育中的漢字文化教育
      簽證移民
      僑園(2016年8期)2017-01-15 13:57:27
      華文智慧教學探索
      Immigration移民
      留學(2015年12期)2015-12-19 06:18:40
      宣威市| 成安县| 肇东市| 芷江| 博客| 高密市| 凌海市| 金沙县| 新昌县| 通州区| 涞源县| 开鲁县| 白山市| 阳西县| 苏尼特左旗| 兰坪| 河西区| 镇远县| 西藏| 三江| 迁西县| 姜堰市| 信丰县| 临猗县| 恭城| 深泽县| 宕昌县| 涞源县| 桂东县| 吕梁市| 迁安市| 喀什市| 平凉市| 墨玉县| 安龙县| 孟连| 无棣县| 乐安县| 吕梁市| 同江市| 福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