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史料互證:史料實證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關鍵

      2019-09-10 07:22:44陳龍李健
      中學歷史教學 2019年6期
      關鍵詞:史料關稅素養(yǎng)

      陳龍 李健

      史料實證素養(yǎng)是《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2017年版)》所提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中方法范疇的素養(yǎng),是諸素養(yǎng)達成的途徑。

      史料實證素養(yǎng)水平劃分中,“對史料進行整理和辨析”指考訂史料真?zhèn)?,分類整理史料,辨析史料的信度和證史的效度,這是史料互證的前提和保障;“利用不同類型的史料,對所探究的問題進行互證”指遵循“孤證不立”原則,通過多種史料,構建證史的證據鏈,形成對問題客觀、全面的認識。

      2018年11月,貴州省教育科學院組織了以史料實證素養(yǎng)培養(yǎng)為目標的課堂教學展示,四位青年教師進行了課例展示。

      經課堂觀察,筆者統(tǒng)計了其中兩節(jié)課史料的使用情況,如下表:

      從統(tǒng)計來看,可得出如下結論:第一,立足于單則史料的運用多,史料互證的運用少;第二,史料運用停留在史料內容的分析上,是用史料來印證教師希望學生掌握的觀點。

      貴州師大附中李健老師以“天朝與帝國的碰撞”為題,執(zhí)教《鴉片戰(zhàn)爭》一課。李老師給學生提供了大量史料,引導學生通過史料去重新理解鴉片戰(zhàn)爭。如“協定關稅”條款,在整節(jié)課中涉及以下史料(為方便分析,筆者對史料重新編目):

      材料1:在皇帝陛下的統(tǒng)治下,貴國國家興盛,為周圍各國所敬仰。如今我們國家同世界各國和睦相處,本國王認為正是謀求我們兩大文明帝國友好往來的好時機。本國臣民曾經常常到貴國經商,無疑雙方都能因此受益。但雙方往來需要行為規(guī)矩而不至于違反對方國家的法律和風俗。

      ……

      第六,請允許英國商船按照中國所定之稅率切實上稅,不在稅率之外另行征收。且請將中國所定稅率賜一份以便遵行。

      ——摘自《英吉利國表文》

      材料2:英國商民居住通商之廣州等五處,應納進口、出口貨稅、餉費,均宜秉公議定則例,由部頒發(fā)曉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納……

      ——《南京條約》中方文本

      His Majesty the Emperor of China agrees to establish at all the ports ...a fair and regular Tariff of Export and Import Custom and other dues , which tariff shall be publicly noticed and promulgated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南京條約》英方文本

      材料3:道光皇帝:“著耆英等向該夷反復開導,不厭詳細,應該添注條約者,必須明白簡當,力杜絕后患,萬不可講究目前,草率了事……”

      ——《鴉片戰(zhàn)爭檔案史料》

      材料4:今本公使以已當兩國中人之委,詳論出口入口之餉稅,毫無偏性,乃捫心言明其所念矣:稅之太重者,走漏之弊,稅之太輕者,則以為不足算,均所不悅……應另繕一單, 附粘本約……

      ——璞鼎查(英方代表)

      材料5:今將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各關英吉利國出進口貨物議定應完稅則,分類開列于后:

      計開:

      出口油、蠟、礬、磺類:

      礬石? 即白礬,原例作青白礬? 每百斤壹錢

      八角油 原例并未賅載 每百斤伍兩

      ……

      ——《五口通商章程》

      五則材料涉及戰(zhàn)爭前后中國的關稅問題,分別來自中英文獻,對學生全面理解“協定關稅”條款有較高價值。

      課堂教學中,材料1和2出現在鴉片戰(zhàn)爭的背景環(huán)節(jié),材料3至5出現在分析鴉片戰(zhàn)爭的影響環(huán)節(jié)。分析材料1和2,李老師引導學生理解鴉片戰(zhàn)爭前中國關稅的現狀及英國在國書中的要求:公開稅率,按稅率納稅。分析材料3至5,李老師引導學生客觀分析協定關稅政策的由來,從而揭示出本課立意:天朝體制下的清政府對近代國家主權認知的欠缺,導致在東西方文明的沖突與碰撞中喪失主權。

      從材料的使用來看,通過史料的逐條分析,分別得出結論,體現了史料教學的一些要素和特征,但對于通過史料去培養(yǎng)學生的實證意識與能力還是感覺乏力。

      課后,經與李老師交流后,對該部分內容進行了重新設計。

      材料呈現。以“關稅問題”為主線,按中英兩方和戰(zhàn)爭前后分組呈現材料。

      將材料按問題分組,可突出史料研究中的問題意識。史料的價值體現在用于研究什么問題,分組呈現還便于學生發(fā)現史料間的相互關系。

      問題設置。探究主題“《南京條約》中的協定關稅是英國為了打開中國大門,強加給清政府的不平等條款”。圍繞著主題,設計如下問題:

      問題1:根據材料1和4,分析戰(zhàn)爭前后英國政府對清王朝在關稅問題方面的要求是否一致。

      問題2:根據材料3、4和5,列出“協定關稅”條款出臺經過。你認為在這過程中,是英政府還是清政府起主要作用?

      問題3: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探究主題的認識。

      根據以上問題,學生通過分析史料,進行史料互證。問題1,學生可認識到戰(zhàn)爭前后,英國在關稅方面的要求是一致的,即公開稅率,按稅率征稅。問題2,學生可列出“協定關稅”條款出臺經過:清政府在《南京條約》簽訂后主動要求“添注條約”;英方順勢提出對關稅的進一步要求,且“另繕一單, 附粘本約……”。從此過程來看,“協定關稅”條款的最終出臺實際是因清政府不懂現代外交。有了前兩個問題,相信學生應該可以對所探究的主題形成更為合理科學的認識。

      在重構的教學中,圍繞著“《南京條約》中的協定關稅是英國為了打開中國大門,強加給清政府的不平等條款”這一歷史敘述,通過分析教師提供的來自中英雙方的第一手史料,學生對史料進行對比和評估,判斷史料之間的內在關系,從而形成證據鏈,形成對歷史敘述的理解和認識。

      李劍鳴認為“史料的解讀包含文本考辨和意義闡釋兩個方面”[1],其中,文本考辨是確定史料文本的性質和價值,是史料運用前的準備,對應史料實證素養(yǎng)中的水平1和2;意義闡釋是確定史料的確切含義和在具體解釋框架中的內在聯系,對應史料實證素養(yǎng)中的水平3和4。

      教學中,要使學生達到史料互證的水平,教師可從以下方面著手。

      第一,理解史料實證素養(yǎng)四個水平層次的關系,關注史料互證能力的培養(yǎng)。

      史料實證素養(yǎng)的四個水平層次中水平1和2主要培養(yǎng)學生能夠圍繞研究的問題搜集史料,判斷史料價值,提取史料信息,建立重構歷史的可靠證據,水平3培養(yǎng)學生能夠利用不同史料,圍繞探究問題建立全面和科學的闡釋,水平4培養(yǎng)學生在互證基礎上,按一定邏輯關系對探究的問題進行論述。四個層次中,水平3是在開放史料觀的基礎上,在“孤證不立”原則的指導下對史料實證方法的綜合運用,是實現水平4目標的關鍵。因此,在史料實證素養(yǎng)中,史料互證的意識和能力居于核心地位,是培養(yǎng)史料實證素養(yǎng)的突破點。

      第二,探索培養(yǎng)史料互證意識與方法的路徑,關注課堂實踐。

      史料互證既是一種意識,也是一種方法。史料互證意識指基于“論從史出”“孤證不立”的原則,學生意識到歷史認識要盡量從多種史料對比中得出。史料互證需要學生掌握搜集史料、考證史料、分析史料、對比史料等方法。

      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有目的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史料互證的意識和方法呢?

      首先,圍繞探究的問題搜集史料。史料的價值是由研究的問題決定的。教學中,教師可根據課標,立足學情,圍繞立意篩選出本課教學需探究的主題,圍繞主題盡量搜集原始史料或有代表性的典型史料,盡量搜集多種類型的史料,避免與教材、教師觀點一致的史料則取、矛盾則棄的做法。

      其次,圍繞史料實證素養(yǎng)設置問題。培養(yǎng)史料互證素養(yǎng),可用問題鏈引導學生對史料對比分析。教師可按照建構主義原則,通過追問給學生搭建出有層次的“腳手架”,構建“該史料的觀點(內容)是什么?——該觀點是如何得出的?——該觀點與其他史料的觀點有何異同?——從這些史料中我們可以得出什么結論(認識)呢?”問題鏈,引導學生進行史料互證。

      再次,營造深度學習的課堂環(huán)境?!吧疃葘W習,就是指在教師引領下,學生圍繞著具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主題,全身心積極參與、體驗成功、獲得發(fā)展的有意義的學習過程?!盵2]教學中,教師提煉出具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主題,變成可激發(fā)學生探究的問題,教師提供可幫助學生探究的史料,學生在史料研習中,對史料進行深度加工,綜合運用多種方法,在史料互證中探尋歷史的真相,實現“求真”的目標。同時,史料研習活動中,學生在知識形成的參與過程中實現了對歷史敘述的批判性認識和理解,所形成的思維和方法是可遷移與應用的。

      最后,循序漸進提升史料互證素養(yǎng)。史料互證素養(yǎng)是中學階段對學生史料素養(yǎng)的最高要求,是建立在水平1、2基礎上的思維和方法的綜合運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史料互證素養(yǎng)時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在教學中按照 “小步走、不停步”的原則讓學生逐步具備相關的思維和方法,構建逐年推進的實施體系。

      【注釋】

      [1]李劍鳴:《歷史學家的修養(yǎng)和技藝》,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7年,第259頁。

      [2]郭華:《深度學習及其意義》,《課程˙教材˙教法》2016年第11期。

      猜你喜歡
      史料關稅素養(yǎng)
      五代墓志所見遼代史料考
      必修上素養(yǎng)測評 第四測
      必修上素養(yǎng)測評 第三測
      必修上素養(yǎng)測評 第八測
      必修上素養(yǎng)測評 第七測
      史料二則
      郭沫若學刊(2019年3期)2019-10-12 08:10:00
      歷年關稅平均水平
      特別關稅下企業(yè)應變之道
      中國外匯(2019年21期)2019-05-21 03:04:22
      三元肥關稅下調 肥企機會來了
      關稅降了,進口車價格會不會降?
      海峽姐妹(2018年5期)2018-05-14 07:37:12
      东莞市| 元氏县| 临安市| 冕宁县| 买车| 比如县| 福州市| 北流市| 安陆市| 荥经县| 岱山县| 开远市| 武乡县| 麻栗坡县| 平塘县| 洛川县| 义马市| 墨竹工卡县| 福安市| 巴塘县| 昭通市| 工布江达县| 剑川县| 大渡口区| 兴安县| 望谟县| 闽清县| 太仆寺旗| 鱼台县| 县级市| 邵东县| 大港区| 荥经县| 荆州市| 平利县| 崇州市| 荣成市| 青阳县| 临海市| 哈巴河县| 石河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