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薇 李丹
摘要:目的:探討心理護理在肝膽外科患者實施圍手術期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160例肝膽外科患者為研究對象,并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組和實驗組分別采用常規(guī)護理和圍手術期的心理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治療配合度、術后并發(fā)癥、住院時間。結果: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以及治療配合度較之于對照組明顯提高,并發(fā)癥產生率以及住院時間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圍手術期心理護理對于肝膽外科患者具有十分明顯的護理效果,可以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促進患者配合治療,降低并發(fā)癥的產生率,并且大幅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這對于肝膽外科護理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
關鍵詞:肝膽外科手術患者;圍術期;心理護理干預;效果
引言:近年來肝膽疾病已經(jīng)成為我國的臨床常見病,該病逐漸呈現(xiàn)出年輕化的趨勢,尤其是膽囊炎、膽結石等,其治療形式與護理方案已經(jīng)成為臨床上的焦點探討問題,民間有“肝膽一通、萬病無蹤”的說法,雖然有夸大之意,但肝膽疾病引起的其他系統(tǒng)疾病也并非少見,護理中不僅要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予用藥指導,還應充分的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部分的患者持續(xù)存在恐慌、懼怕、抑郁等心理問題,心理痛苦導致疾病長時間反復得不到根治,這就體現(xiàn)出心理護理的必然性,本次調查結合常規(guī)護理與心理護理的形式進行對照,兩者對比凸顯出心理護理的效果,取得了患者的高度認可。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160例肝膽外科患者為研究對象,并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為80例。實驗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一并實施心理護理。實驗組男女患者分別為44例與36例,年齡在34至7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3.5±3.5)歲。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其中男女患者分別為38例與42例,年齡在36歲至7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5.6±3.8)歲。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性別、年齡、身高、體重、病因等臨床資料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具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依據(jù)患者施行的常規(guī)化護理舉措,觀察組在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的過程中進行心理護理,其具體內容通??梢泽w現(xiàn)在下述幾點。
1.2.1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降低患者不良心理反應患者
患者首次入院,對醫(yī)院的環(huán)境較為陌生,此時消除患者面對陌生環(huán)境與醫(yī)院氛圍的恐慌感,應及早介紹醫(yī)院的科室分布情況,常規(guī)的衛(wèi)生間、飲水間等應讓患者與家屬知曉,從心理上獲得足夠的認知支撐,與此同時應向患者介紹檢查的一系列事由,當需要排隊等時,可在患者等待或休息時間進行心理溝通,利用語言動作等安慰患者,此時護理人員的微笑、輕拍患者的肩膀等,都能夠帶給患者如沐春風的感受,消減患者的不安感,對醫(yī)院與護理人員開始產生初步的信賴感。
1.2.2開展健康教育活動,提高心理護理質量護理工作者
依據(jù)患者的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等進行教育說明,對于年齡較高、文化程度較低的部分患者,應盡可能利用簡潔、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當患者無法理解時輔以圖示,另外針對有不良嗜好的患者,如吸煙飲酒等,應格外說明其危害性,嚴格禁止囑咐家屬配合監(jiān)督,圍手術期都應在病房周圍巡視,按照一定的時間規(guī)律,與患者溝通了解其身體上的疼痛等感受,在一些關鍵時期如患者術后,應幫助患者回到病房展開嚴密監(jiān)視,給予患者足夠的心理安慰,術前應說明手術的相關事宜,患者做到心中有數(shù),通常心理上的壓力可以減輕。
1.2.3個性化心理護理結合共性化心理護理
患者的個體情況差異較大,部分患者的心理訴求較為特殊,應格外注重患者的心理反饋,避免統(tǒng)一化的護理忽視患者的心理感受,應記錄患者的個體要求,以此提高患者的依從度。要不斷關注其應當注意的相關事務等,同時通過高效的方式實現(xiàn)對患者憂慮的考慮,建立起戰(zhàn)勝病魔的信心,積極參與對醫(yī)護工作者的治療及護理。
1.2.4充分發(fā)揮家庭支持效用
對于患有肝膽外科的人員來說,家庭支撐具有很重要的意義。所以,對于護理工作者而言應當首先完善好患者家屬的工作,使患者家屬可以從不同角度充分了解患者的疾病情況,并對其進行預防,使他們能夠積極主動有效地與支持護理工作,進而協(xié)助與支持護理工作者的監(jiān)督,使患者可以從心理上得到更大的安慰。
1.3效果觀察指標
實時觀察和統(tǒng)計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在護理滿意度、治療配合度、術后并發(fā)癥以及住院時間的數(shù)據(jù),并且進行比較分析。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 統(tǒng)計學軟件包對兩組患者的各項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表示計數(shù)資料為χ2,兩組之間的比較采用t檢驗,兩組對比分析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
2.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以及治療配合度較之于對照組明顯提高,并發(fā)癥產生率以及住院時間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討論
肝膽疾病,特別是需要通過手術治療的肝膽疾病,病情往往比較復雜,住院時間長,手術治療后各類并發(fā)癥有可能出現(xiàn),同時患者心理狀況波動較大,對該類患者圍術期的護理需要開展更多的工作,傳統(tǒng)的護理手段往往不能使患者獲得良好的滿意度,患者有可能出現(xiàn)抑郁和焦躁的心情,影響疾病的恢復。以患者利益為根本的護理,不但關注患者身體的護理,同時也不能忽視患者的心理護理,良好的心理護理可以使患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田玲玲. 肝膽外科手術患者圍術期心理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 中國傷殘醫(yī)學,2015(23):145-146.
[2]何林娜,何燾,鐘小秋. 肝膽外科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運用心理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4).
[3]聶新梅. 探討肝膽外科病人圍手術期的心理護理干預措施及效果[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4(22):234-235.
[4]賴建明. 系統(tǒng)心理干預對肝膽外科圍手術期患者焦慮情緒及術后康復情況的影響[J]. 雙足與保健,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