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群英
摘要:上好每一節(jié)體育課,讓學生在體育課當中感受體育課給他們帶來樂趣,并認識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而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良好習慣,是體育課的目標,而學生的在課堂的參與程度和對課程目標的達成情況大大影響著一堂課的質(zhì)量,學生對課的參與度就好比一個人的“形貌”,而學生對課程目標的達成情況又有如一個人的“神情”,把體育課上得“形神兼?zhèn)洹笔菍崿F(xiàn)體育教學目標的成功體現(xiàn)。本文就教師如何把握體育課的“形”與“神”,從而讓體育課“形神兼?zhèn)洹边@一問題展開分析
關(guān)鍵詞:體育課? 課堂教學 形神兼?zhèn)?/p>
形神:形貌神情;兼?zhèn)洌和瑫r具備幾個方面。形神兼?zhèn)洌盒蚊采袂槎纪瑫r兼?zhèn)洹sw育與健康課程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發(fā)展學生體能和增進學生健康,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和能力為主要目標的必修課程。讓學生在體育課當中感受體育課給他們帶來的樂趣的同時充分認識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良好習慣,是體育課的目標。當前學校體育課堂教學,教師們積極參與新課堂的教學,提倡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大大的激發(fā)了學生的運動興趣,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也出現(xiàn)了一些新的問題:
1、在保證課堂有“形”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選擇游戲的內(nèi)容,讓游戲真正為課堂目標的實現(xiàn)服務
由于受“快樂體育”和“成功體育”等教學思想的影響,現(xiàn)在有的體育課出現(xiàn)了“身形分離的現(xiàn)象,很多老師把玩與學輕易的畫上了等號,認為有“形”就有“神”,沒有把教學目標融入到熱熱鬧鬧的課堂中去,使游戲內(nèi)容與課堂目標的實現(xiàn)相分離。有的甚至教師為應付完成課堂40分鐘時間,或為了追求創(chuàng)新,活躍課堂氛圍,生拉硬扯地將學的內(nèi)容和玩的內(nèi)容拼湊在一起,盲目性較大。比如許多教師熱衷于用游戲、舞蹈、健美操等代替專項準備活動,但這種玩的形式不一定都能為所學內(nèi)容服務,真正起到準備活動應有的作用。
小學生的興趣偏重于游戲類項目,教師可充分利用一些游戲,將學生的學與玩融合在其中,以玩引學,以學導玩,玩學互動。但在游戲的內(nèi)容上也應針對本堂的教學目標進行選擇,如在教學武術(shù)基本功手型、步型時,先用游戲“石頭、剪刀、布”導入,通過學習新的動作方法:石頭——并步抱拳,剪刀——弓步抱拳,布——馬步抱拳,引出武術(shù)的手步型學習,在玩的過程中學習新知,并進一步讓學生在步型不變的前提下,做不同的手型變換(拳、掌、勾手等),玩學互動,學生學得積極,玩得也非常愉快。
2、在有“神韻”的體育課中,積極營造愉快、寬松與和諧的課堂氣氛讓學生主動積極參到體育課堂中來
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受到這種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學生的主體地位很多時候都得不到重視,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機械地按教師的要求和方法去學習,認為教師怎么教,學生就得怎么做。比如,例如在教學“前滾翻”時,老師先講解、示范,學生模仿練習,教師講解易犯錯誤,學生再練習,學生幾次練習后,便沒了興趣。只注重了基礎知識、技術(shù)、技能的學習,等多的考慮如何教學生學習,忽視學生的學習情緒和對所學內(nèi)容的自主運用與實踐,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機械地按教師的要求和方法去學習,缺乏自主性、趣味性、創(chuàng)造性,很難體驗到所學給自己帶來的樂趣和用處。
根據(jù)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積極給學生營造愉快寬松的課堂氛圍,改變以前兵營式的管理。把學生看作朋友,一切從學生出發(fā),教師放下 “架子”,深入到學生中去,縮短師生間的距離,營造一種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運用鼓勵性的語言。例如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動作完成得好的,老師經(jīng)常鼓勵學生說:“你真棒!”、在學生對完成動作信心不足的時候?qū)W生說:“老師相信你一定能做好的!”。這些語言激發(fā)了學生“我能行!”、“我一定要努力!”等良好心理,使大部分學生能夠作為學習的主體主動而活躍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課堂學習氣氛活躍,練習積極。
3、科學“放羊”,把握好學生課堂參與度的同時,適時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分析與思考促進學生順利完成體育課堂目標
我國體育教育專家毛振明博士在《體育教學科學化探索》一書[1]中指出:體育教學內(nèi)容的邏輯性是體育教學科學化的中心,而有些不負責任的體育老師課前無準備、課中無管理、課后無小結(jié)的“三無”教學現(xiàn)象,上的體育課堂是既“無神”也“無形”,課堂安排隨意,甚至還有老師直接放任學生不管,學生來到操場上就自己活動起來,有的打籃球、有的踢足球,有的跑步,教師則站在一旁看著學生。有的老師則是沒有把玩與學做有序的安排,或者憑自己主觀意志安排學生玩與學的時間、順序和比例,無視教育規(guī)律,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偏離了“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體育教師應吃透教材內(nèi)容,在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同時,關(guān)注學生的主體地位,科學“放羊”。學生在學習了一個新的內(nèi)容后,需要去體驗所學,實踐所學。而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對所學內(nèi)容的體現(xiàn),往往是不一樣的??赡苡械谋憩F(xiàn)得很好,有的丟三拉四,有的甚至相去甚遠,用非所學。所以在玩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分析小結(jié),再思考,再學習。如:學生學習了一些新的游戲,在玩的過程中,有些因沒有掌握要領(lǐng)而導致失敗;有些因沒有遵守規(guī)則而遭到非議,有些因難以自控而處于混亂等等。這樣的問題經(jīng)過再學習,再認識后,這些問題往往能得到較好的解決。
文獻參考:
[1]毛振明. 體育教學科學化探索.
[2]趙超君.學生取向視覺下的有效體育教學.體育教學 2015.01
[3]小學體育教學低效行為反思.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kg_FjWrCHhQAlYFrFas8Om6WPD5fqfagMPL2cqORq_u-xPjg1bvcsJfKeVnWi7d38Qbdjm6sfxlrpb9ceBxR9Khy79lDaEdnF91Qla8E4eO
[4]小學體育教學如何使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呢?.
http://qhpx.cersp.com/article/browse/405384.jspx
[5]不要放棄教師的主導作用
http://wenku.baidu.com/view/791aaa5077232f60ddcca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