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倉
【摘? 要】800米跑的競技訓練方法——跑坡,能極大地提高運動員的腿部乳酸耐受力。這種訓練方法不但對運動員的心肺功能有極大的促進作用,而且還能培養(yǎng)運動員良好的毅力。
【關鍵詞】800米跑的競技訓練方法;跑坡練習;項耐力
一、跑坡練習的界定
要使800米跑運動員取得優(yōu)異的運動成績,從專項要求來看提高運動員的專項耐力尤為重要。我們在運動訓練實踐中,采用跑盤山公路或有一定坡度公路的訓練方法來發(fā)展隊員的專項耐力收效較好。這種訓練方法和常規(guī)訓練相比,因為起點到終點之間有一定的坡度,且平均坡度一般要求在12°~15°之間,故我們把這種訓練方法叫作跑坡練習。
二、跑坡練習訓練方法
(一)上坡段定距離跑訓練方法
坡段距離在1000~1200米之間,這種訓練方法,要求運動負荷達到或僅次于比賽時的負荷。在距離終點250~300米左右時,隊員一定要注意加深呼吸,愈接近終點,愈要加快跑速。兩次跑為一組。隨著訓練能力的提高,可適當增加訓練的次數與組數。間歇時間控制在運動結束后,心率恢復到110次/分時,再開始下一次練習?;謴褪侄我苑潘陕芑蜃邽橹鳌S柧毜哪康氖翘岣邫C體糖元有氧分解能力和有氧工作能力,發(fā)展隊員的一般耐力。這種訓練方法對發(fā)展800米運動員的專項耐力非常有益。
(二)定時超極量強跑訓練方法
采用1分鐘持續(xù)上坡快跑,負荷強度控制在心率190次/分以上。休息間歇為5分鐘,跑2~3次為一組,組數根據運動員的實際而定。其訓練的目的是通過超極限強度跑發(fā)展機體的最大乳酸耐受力,從而提高專項力。
(三)上坡段50米加速跑訓練方法
兩人為一組。強度要求達到85~95%,練習次數與組數;3~4次/2~3組組間間歇時間為1分鐘左右,且要嚴格控制。次間間歇為15~20秒。要求機體在沒有恢復的情況下持續(xù)以高速度跑下一次。組間休息形式以下坡慢跑為主,此種方法不但能提高800米運動員的“耐力指數”指標,而且能增強腿部力量耐力,對800米運動員專項耐力的提高有一定的效果。
(四)定距離上坡段追逐跑訓練方法
按800米成績的好壞,把全隊隊員分成兩個小組,成較差的一組在前,成績好的一組在后,兩組相距30~50米。追逐跑的距離為500~600米。要求在規(guī)定的距離內,后者盡力追趕前者,而前者盡可能不讓后者追上。次數與組數由隊員的實際情況而定。間歇時間也較短,運動結束后心率恢復到120`130次/分左右時再進行下一次練習,其訓練目的是通過一定的競爭、激勵措施,挖掘隊員深層次的運動潛力。這種方式有利于培養(yǎng)隊員頑強拼搏的意志,對提高專項耐力效果顯著。
(五)“法特萊克”跑訓練方法
根據隊員自身體力及運動技術情況決定快跑和慢跑的次數,運動負荷要求達到或超過800米比賽的機體負荷,在最后一個跑段強調全力沖刺,練習時間為25~30分鐘之間。這種練習方法由于有一定的伸縮性,因此要求隊員要有高度的訓練自覺性、目的性和良好的自控能力,快跑段與慢跑段交替的次數要合理地自行搭配,目的是增強隊員根據比賽環(huán)境的實際變換速度的能力。
(六)相同速度不同距離組合跑訓練方法
常用的訓練手段是150米——120米——150米跑,兩組為宜。次間休息1分鐘,組間休息7分鐘。每次用80%的強度跑完每一段落。這種方法有利于提高隊員的心肺功能及腿部在高速運動中的耐酸能力,特別對趾、踝、膝關節(jié)的快速蹬伸能力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要求步頻快,節(jié)奏感強。
(七)上坡段雙足直腿跳接400米節(jié)奏跑訓練方法
常用的訓練手段是:上坡段50米雙足直腿跳過渡到15米左右的放松慢跑緊接400米節(jié)奏跑。強度80%。跑的要求為節(jié)奏穩(wěn)定,重心平穩(wěn),呼吸與跑速相配合,練習次數與組數為2~3次/3~4組。次間休息,當心率下降到120次/分鐘時進行下一次練習為宜,組間休息5~7分鐘,以積極性休息為主。
(八)上坡段100米單足交換跳接150米沖刺跑訓練方法
常用的訓練手段是:上坡段100米單足跳后接150米3~4次連續(xù)沖刺跑,強度80%。跑的要求為節(jié)奏較快與800米比賽時后程跑速度相接近,每次跑之間休息為1分鐘。這種練習方法有利于提高800米后程跑的速度,對提高800米跑的成績效果顯著。
(九)強化專項能力訓練方法
上坡段600米跑,共跑3次,強度80%,要求跑速穩(wěn)定,節(jié)奏感強,這種練習有利于提高800米跑的專項速度耐力且對運動員意志毅力的培養(yǎng)能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訓練實踐證明,人體在上坡段運動過程中要克服自身的重量做功。因此,跑坡練習,不但對提高800米運動員機體氧債承受力、專項耐力效果明顯,而且還能提高肌肉、關節(jié)韌帶等支撐運動器官對較長時間耐力工作的承受能力,特別是對增強腿部力量耐力有獨特的作用,這也是跑坡練習的一大特點。另外,在野外進行練習,由于空氣新鮮,景色宜人,不受場地的制約,干擾少,運動路線不斷變化,運動員更能克服練習時的單調性和枯燥性,而且能延緩心理、情感等方面帶來的疲勞,有利于提高練習的效果,這是跑坡練習的又一大特點。
三、注意事項
第一,在跑坡練習時,要選擇好路線,所選擇的路線一般是路面較平坦、車輛少或有一定坡度、坡度不宜太大的盤山公路。讓隊員熟悉路線并切實掌握上、下坡跑的方法后,方可進行練習。第二,由于此練習強度大,每單元練習后要讓隊員機體充分恢復后,再進行下一單元練習,一般每次訓練后間隔2~3天后方可進行下次訓練,以防止運動員過度訓練而產生疲勞。
參考文獻:
[1]李杰晨,王立成.《中長跑》—田徑教學訓練實用叢書[M].人民體育出版社,1996.
(責任編輯? 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