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穎 徐秋麗
摘要:教師的情緒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情緒和課堂的教學效果,相反,學生的學習狀況也能影響到教師的發(fā)展情緒。要想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教師應先從自身的情緒抓起,進而帶動學生的學習情緒。結合多年的教學經歷,本文提出了教師調控自己情緒的方式。
關鍵詞:教師;教學情緒;課堂效果
情緒,是多種思想、感覺和行為綜合產生的心理及生理狀態(tài),是每個人都會有的心理活動。近年來,有關教師在課堂出現(xiàn)情緒失控引發(fā)的教育事件層出不窮,教師如何管控自己的情緒一度成為教師教育發(fā)展的重要話題。那么,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常見的情緒都有哪些呢?教師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呢?我結合教學經歷,對此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一、教師常見的情緒
(一)緊張焦慮型
緊張隋緒是教師常見的一種情緒,這種隋緒在教師課堂教學中比較常見。教師的緊張情緒體現(xiàn)為如下幾種形式:其一,教師信心滿滿安排的教學內容,學生在課堂不積極聆聽,導致教師失去教學信心,自然產生一定的焦慮情緒;其二,教師在課堂中為學生進行熱情的講解,學生不僅無法記憶,還無法將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在這樣的情形下,教師也無法獲得自信,導致其緊張情緒的產生。教師的緊張情緒應該引起教師自身的反思,一要反思自己所教學科的特點,二要反思自己的教學形式是否該進行改革了。教師不應讓緊張焦慮情緒影響自己的工作,阻礙自己的教學水平發(fā)揮。
(二)激動易怒型
憤怒,是教師在教學中無法達成教學心愿時的一種心理反應。當今的學生都是在父母的恩寵之下長大的,他們的性格多變,對教師的教學形式和教學態(tài)度有時候會發(fā)生沖撞。特別是面對新的教師,學生往往不愿意聽教師的話,也不愿意聽教師的講課,導致教師愛發(fā)脾氣。而有的教師對學生缺乏足夠的耐心,遇到學習不好或回答問題不積極的學生,教師甚至會用挖苦的語氣與學生交流,如“學習不好,還不如回家?!薄斑@么簡單的問題都回答不上來,你在課堂難道不認真聽嗎?”更有甚者,教師甚至對學生采用諷刺、體罰等形式,嚴重影響了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也影響了課堂的順利進行。
(三)冷漠自卑型
在經濟發(fā)展浪潮下,人們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好,貧富差距相應地很突出。而教師的教學待遇一直“不溫不火”,這在無形中影響了部分為生活而教學的教師的心情。一些教師教學中無法與同事們打成一片,其自身的人際關系比較緊張。一些教師的工作無法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等,導致教師在教學中的情緒不穩(wěn)定,于是他們在課堂無法給予學生足夠的熱情和關心,不僅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情緒,也影響了課堂的順利發(fā)展。
二、教師控制情緒的良好方式
(一)用真心關注學生成長
長期以來,學生作為“受教育者”,而教師無形中將自己作為了文化傳授者。至于課下,教師對學生不關心不問候,導致學生無法在教師那里得到足夠的關心,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降低了學生的情感發(fā)展水平。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差異性,對待性格有差異、成績有差異、學習困難的學生給予足夠的愛和關心,并要信任他們;同時,教師要有一顆關愛學生的心,關心學生的實際生活和學習心理,發(fā)現(xiàn)他們有難處時,及時給予他們幫助。例如,在一次期中考試之后,我發(fā)現(xiàn)班級中一向學習用心的一個學生卻考了不理想的成績,在那以后,這個學生失去了認真學習的信心,他還說“學習對于我來說,簡直比登天還難”,聽到這個學生的唉聲嘆氣,我決定幫助他。我將他叫到辦公室,并給他講了有關名人成長的歷程和故事,并告訴他,只有不斷認知自我的缺點,并給自己制訂一定的計劃,才能讓自己取得更好的進步。在給他講道理之后,我還為學生進行了學習方法指導,在我的幫助下,那個差點自暴自棄的學生終于愿意學習了,其成績也獲得了巨大的進步。
(二)公平對待學生
在傳統(tǒng)的教學狀態(tài)下,一些教師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并對學生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不僅打壓了學生的學習激隋,還降低了學生對教師的熱情。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更要關注學生的學習心理和發(fā)展隋感。實現(xiàn)理想的教學結果,需要教師用平等的教學態(tài)度對待每—個學生,并將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作為教學的重要關注點。
那么,在新的教育形勢下,教師如何公平對待學生呢?首先,確定師生關系平等觀。教師和學生應該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師除了在知識能力方面優(yōu)于學生之外,其他方面都應是互相平等的狀態(tài)。比如,在我所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班級的一個學生在學習其他科目的知識,我當時特別生氣,本來我的第一反應是沒收這個學生的書籍,但是稍做淡定之后,我選擇了輕聲告訴他,將自己的書本收起來。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之后,我發(fā)現(xiàn)這個學生不但沒生氣,反而更認真地聽課了。其次,教師應給予學生主體地位。在教學中,教師不是“課堂獨攬大權者”,也不是“洪水猛獸”,教師應是課堂教學的指導者,而學生則該是課堂的真正參與者。
(三)學會正確評估學生和自己
教師情緒失控往往是教師對自己和學生不太了解導致的,要想優(yōu)化教師的教學情緒,教師不僅要了解自己,更要了解學生,只有對自己和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評價方式,才會達到良好的課堂氛圍,提升教師和學生的發(fā)展隋緒。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自我評估和學生評估:首先,教師要提升自己的教學素質,要懂得把控自己的脾氣。其次,教師應懂學生,對學生拿出足夠的耐心。每個學生都有犯錯的時候,這些錯誤有些是學生長期生活習慣的結果,有些是無意出現(xiàn)的錯誤。教師要合理對待學生,正確評估學生的錯誤,并給予耐心的指導。
總之,教師就是課堂氣氛的“控制器”,教師只有擁有良好的情緒,才會帶動課堂氣氛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更加尊重教師并認真聆聽教師的教誨。所以,教師,請善待自己的情緒,讓積極情緒飛揚吧!
(責編:唐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