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青英 袁麥葉 張為民
放寒假的第一天,我用一天的時間讀完了這本《致教師》。
朱永新老師從“給我一個做教師的理由,借我一雙好教師的慧眼,愿我書寫一部教師的生命傳奇,讓我們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四大板塊,以書信的形式進行了敘述與闡釋。
在讀的過程中,我好似和一位大師對話,當然也有心靈契合的地方,比如教師的困惑,在現(xiàn)實的環(huán)境中,教師該何去何從。讀完這本書,梳理一下思緒,“盲點”消失了,方向明確了:我想說,用愛鋪就生命的底色,用情懷點燃工作的“風帆”,用修養(yǎng)去調(diào)適碰觸的“暗礁”,用信念去支撐理想的教育生活。
既然走進了教師這個行列,那就干一行愛一行。工作在狀態(tài),心中有責任,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思考,少一些蠻干,多一些巧干,以細心謀事,用恒心成事。面對幾十個孩子,考驗的是我們教師的耐心,我們要有一種“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在這片教室的“田地”
中,該“澆水澆水”,該“施肥施肥”,該“除草除草”,下一番苦功真功,“樹苗花草”才會長得“枝繁葉茂”。
行進在開創(chuàng)“中國夢”的大道上,作為一名教師,我也應該有一種“位卑未敢忘憂國”的使命感,為祖國的教育事業(yè)盡一份自己的綿薄之力。在實際工作中,聽從領導的安排,團結(jié)同事,敢于擔當,從小事做起,從大處著眼,為了我們的共同目標,踐行我們的教育責任。
作為一名教師,更不能忘了學習。首先教師是一份傳道解惑授業(yè)的職業(yè)。在當今科技飛速發(fā)展的時代,我們必須用知識武裝我們的頭腦。學,則智,不學,則愚。古往今來的大師大家,無不是刻苦勤奮,鉆研書籍,勤于研究的,所以在某個領域才有所成就的。在當今的教育形勢下,也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把學習當做一種生活方式,把學習當作一種上進的模式,提高修養(yǎng),踐行“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當然,我們有了工作的使命感,還得把自己的小家打理好?!抖Y記大學》里的一句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個人修養(yǎng)好了,有智慧了,就能把家庭經(jīng)營好,進而也能把工作干好,才能與世界和諧。
另外,把我們的身體照顧好,把生活的“調(diào)色板”調(diào)的有聲有色。在新時代的教育行程中,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愛我所愛,行我所行,聽從我心,無問西東,向我們對岸的教育理想“王國”愉悅的、幸福的、再次出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