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語文教育任務繁重,要求改革的目標明確——提升學生自身的語文思維能力十分重要,筆者認為語文思維能力具有廣泛性、滲透性、交流性。教師應該在認識到特點的基礎上主動探求新的方式方法、改善教學內容和方式、拓展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由此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語文 中學生 思維能力 培養(yǎng)方法
伴隨著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不斷深化,當前高中語文課程的改革迫在眉睫,教師的課堂不能僅僅局限在對課本知識的講解,需要對學生灌輸語文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他們多角度考慮問題的綜合素質能力,這對于每一位語文教師來說都是更高的要求。所以要求提高的同時,教學的策略也應該得到相應地改善,當前如果故步自封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很難滿足這一教育目標,所以老師需要作出相應的改變。
一、語文思維能力的含義和特點
首先,語文思維能力并不是一個狹隘的概念,他其實包含一個人的基本思維能力,具有極其明顯的廣泛性,也即語文這門學科,作為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素養(yǎng)的基礎課程,涵蓋了大多數(shù)其他學科的知識體系,所以涉及到的內容也是十分寬廣的,教育者應該充分利用這一課程的教學內容,切實地擴大學生自身的視野,引導學生在更加廣闊的思維空間里進行思考,這樣才是完成了語文學科的教學內容,還可以提升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能力和拓展他們的視野。
其次,語文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終身的過程,但是在高中階段的培養(yǎng)處于基礎階段,所以這就表示語文思維能力具有滲透性,他的影響和養(yǎng)成是一輩子的事情,不僅僅十分重要,還是一個影響終身的能力表征。學生要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將自己的所學所感滲透到自己的大腦中,其次并且可以在大腦中形象地描述事件的變化和發(fā)展,從而提升學生自己的學習能力,教育者也應該在這一過程采取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自己的學生,為他們的今后打下好的基礎。
最后,語文思維能力還有交流性,也即只有讓思維與思維進行碰撞,才可以不斷促進新觀念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這也可以看出我們人類的思維都是人造的,并且都是可以進行交流的,當然交流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交流的對象也是五花八門,這就其實著教育者應該自己的教育活動中不斷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甚至是自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由此有利于幫助學生拓展自己的思維空間,并且有利于將知識更好地植入在學生的大腦中。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思維能力培養(yǎng)策略
1、教師主動探求新的方式方法
眾所周知,當前對于高中語文的課改是阻力重重的,因為這是學生課業(yè)負擔最重的時候,并且也是老師工作量最多的階段,所以大家都面臨著升學的重壓,很難改變固有的教學方式方法,所以這就要求教師能夠主動調動自己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主動地改變自己的課堂,認識到發(fā)展學生語文思維能力相對于升學壓力的重要性,多多設計具有引導思維能力的教學活動,不僅不能夠脫離原始語文課堂的教學目標,減少教學的內容,相反還應該為自己的加油,保證學生可以更加順利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還應該在潛移默化的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對課堂遇到的現(xiàn)實問題能夠快速地做出反應和處理。無疑而論,這要求教師有著很高的專業(yè)素養(yǎng)以及職業(yè)素養(yǎng),也需要教師有深厚的語文知識和語文教學能力。具體來說,針對高中的古文教學,學生在剛剛接觸的時候,很難快速掌握背景知識等,難以理解主人公的情感等,這都要求教師對整篇文章進行鋪墊,為學生指明方向。
2、改善教學內容和方式
原有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不易于學生更加輕松地掌握,這已經(jīng)獲得了很多教育專家的一致認可,所以想要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就需要不斷改善自己的教學內容,以及完善自己的教學方式。眾所周知,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十分枯燥無聊,所以導致很多學生放棄課堂,在教育者教學的過程中走神,不可跟著教師一步一步學習,所以這就啟示這學生應該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比如順應學生的思維方式,選擇學生自己喜歡的話題進行討論等,甚至是可以把具有創(chuàng)新空間的問題直接拋給自己的學生,并不是由老師自己進行講解一番。眾所周知,語文思維能力是廣闊的,具有很強的廣泛性,所以教師在自己的課堂上不能限制自己的學生,只要是學生可以想到的,有自己的觀點的,都要自由地進行表達。
3、拓展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總是因為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導致學生對于事物的了解或者對于事理的認知不深刻、不明確、不明白,所以在實際的教學環(huán)境中,教師應該多多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打破教育空間和時間的限制,通過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教育資源為學生拓展視野,同時,教師還可以沿著教學的內容和中心進行拓展,比如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帶領學生主動探索課外的知識等,由此盡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幫助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和思考,這一點是十分重要的,由此就可以調動學生自己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將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滲透到自己的日常教學活動中。
總之,對每一位高中語文教師來說,不能固守舊有的教學方式,相反應該進行主動地創(chuàng)新,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主動地改變自己的語文課堂,提升自己的職業(yè)素養(yǎng),不斷為培養(yǎng)中學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而不斷努力,進入促使學生自我發(fā)掘潛力,不斷鞏固舊有的學習知識,開拓視野。
【參考文獻】:
【1】 鄧華.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思維的培養(yǎng)策略[J].速讀(中旬),2017,(12):52.
【2】 呂飛翔.知識點的系統(tǒng)構建 ——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思維的培養(yǎng)[J].課外語文(下),2018,(10):61.
【3】 邱紅波.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思維的培養(yǎng)分析[J].發(fā)現(xiàn)(教育版),2017,(10):78.
【4】 趙偉.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思維的培養(yǎng)研究[J].黑龍江科學,2017,8(9):70-71.
作者簡介:段國臣 ?出生年月:1971年2月 ?性別:男 ?籍貫:云南省南澗縣 民族:漢 ?學歷:大學 ?職稱:副高 ?研究方向:高中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