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曦
摘 ?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發(fā)展,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各高校都加強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教育與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優(yōu)化教學理念、明確教學目標,能夠在核心素養(yǎng)下,注重對公共體育課的教學,積極地開展教學活動,充分地利用角色體驗式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使學生在體育課的學習過程中,得到身心素質、綜合能力等全面提升,從而有效地提升普通高校學生的運動認知水平。在現代化社會的發(fā)展中,對人才的要求不單是數量,更重要的是學生的質量,而學生具備運動認知能力是適應社會的基礎條件,重視對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yǎng),滿足各領域的人才需求,促進學生學習與發(fā)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角色體驗式”;教學模式
在我國新課程的要求中,核心素養(yǎng)是全新的教學概念,需要各高校提高對其的重視度,積極地開展公開體育課,實施“角色體驗式”教學模式,加強對學生運動認知能力、健身實踐能力、社會適應能力等的全面教學,根據學生自身的綜合情況,合理地設計教學方案與策略,在實施的過程中不斷地完善教學計劃,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遵循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教育原則,為學生的未來學習與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隨著大學生數量不斷地增加,各高校的教育教學有了一定的教學難度,也逐漸地從精英階段轉化為大眾階段,各高校積極改革與創(chuàng)新,力爭能夠符合現代化社會的發(fā)展需求,重視對復合型人才的培養(yǎng),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1 ? ?核心素養(yǎng)視閾下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角色體驗式”教學模式的重要意義
在各高校的實踐教學中,積極地開展公開體育課,全面實施角色體驗式教學模式,主要是以角色理論為重要依據,通過讓學生對角色的體驗,逐漸適應高校的教學方法。實施角色體驗式教育,是以教育為主要核心內容,讓學生能夠根據具體的角色扮演,逐漸地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形態(tài),加深角色扮演的重要意義[1]。而在現代化社會的發(fā)展中,角色扮演主要指的是需要承擔社會責任的成員對象。在各高校的公共體育課教學中,需要教師進行多方面的考慮,對教學內容合理地選擇、對教學活動合理地設計,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自主選擇角色扮演,發(fā)揮出學生主體的重要作用,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對體育教學的具體內容詳細地學習。而在教學活動中,學生與教師是情景內的重要人物,當學生了解到具體內容后,自主地對角色進行選擇,準備工作完成后,教師引導學生積極地演繹,不僅要熟練地掌握角色的特點、性質等,還需要把自己的理解完美地演繹與表達,既能夠使學生把學習與掌握的知識內容靈活地運用,還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此外,學生在扮演與表演的過程中,還能夠相互地交流、溝通、協(xié)作,增強學生團隊合作的意識與能力,也是當代學生應該具有的良好素質與品質。
2 ? ?核心素養(yǎng)視閾下普通高校開展公共體育課存在的教學問題
2.1 ?單一化的教學目標
在各高校的傳統(tǒng)教學中,開展公共體育課,無論是教學理念,還是教學模式都比較單一化,過于重視對基礎理論知識的教學,而忽視了對學生人格與品質的教育、指導,嚴重地影響到學生的知識面,使其對所掌握的技能無法熟練地實踐,教學目標不明確,無法提升整體的教學水平。開展公開體育課,主要的教學目的是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身體健康與心理素質,而不是注重單方面的教育,這樣容易使學生的人格與品行發(fā)生扭曲[2]。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主要是進行應試教育,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完成教學任務,而忽視了對學生實際情況的綜合考慮,對學生的未來發(fā)展造成一定的影響。
2.2 ?缺乏對教學內容的綜合分析
在現代化社會的發(fā)展中,學生面臨最大的困難就是就業(yè)問題,由于學生自身的綜合能力與專業(yè)水平不足,為了不受到就業(yè)壓力的影響,往往都會選擇逃避,在人才的競爭發(fā)展中處于劣勢,也就無法在市場競爭中占有優(yōu)勢,失去了發(fā)展機會。并且,大多數的企業(yè)對新員工的面試,不僅需要應聘者具體一定的專業(yè)學歷,而且還需要應聘者具有較強的個人能力與良好的心理素質,只有各方面的要求都符合,才能夠順利地通過面試,到自身的崗位工作中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3]。而學生之所以會承受巨大的就業(yè)壓力,主要是在高校學習時,教學模式的傳統(tǒng)及教學內容不全面等因素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導致學生的綜合能力與專業(yè)水平比較差。
2.3 ?缺乏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模式
在普通高校的實踐教學中開展的公共體育課,所采用的教學模式依然是以傳統(tǒng)教學方法為主。應試教育,不僅使學生的依賴性更高,而且還逐漸地喪失了自我實踐能力。教師無目的教學,學生無思維地學習,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到整體的教學效果[4]。并且,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應用,缺乏一定的創(chuàng)造性,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與溝通少之又少,實踐教學的氛圍比較沉重,對學生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等產生了阻礙,使學生在學習中長期地處于被動形式,使學生無法適應未來社會的發(fā)展。
3 ? ?優(yōu)化核心素養(yǎng)視閾下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角色體驗式”教學模式
3.1 ?注重角色轉換教學
在核心素養(yǎng)視閾下,對各普通高校的公共體育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優(yōu)化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明確教學目標,注重實踐技能訓練教學活動的開展,能夠對整體的教學產生積極的影響,通過對各項教學環(huán)節(jié)的不斷改進,更好地滿足學生學習需求[5]。除此之外,還需要教師人員能夠發(fā)揮出自身的重要作用,通過對學生的了解與掌握,對教學內容的合理選擇,設置角色體驗課程,激發(fā)學生的潛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注重對學生自主能力的教育,營造出和諧、歡樂的課堂氛圍。既能夠完成教學任務,又使學生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有自己的想法、認知等,在教師正確的引導下,使學生逐漸地適應了角色體驗式教學模式,保持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勇敢地面對就業(yè)問題,也為各領域的發(fā)展培養(yǎng)出大批的優(yōu)秀學生。
3.2 ?積極開展多層次體育教學
采用傳統(tǒng)化的教學模式,無論是對教學內容的選擇,還是教學方案的設計,都展現得過于單一化,只是單純地依靠書本教材、知識對學生進行體育訓練,不僅制約現代化教育教學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還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造成影響。那么就需要教師優(yōu)化教學理念,重視知識內容與實踐教學的共同發(fā)展,對課程教學內容的合理選擇與設計,明確教學目標,具有針對性地教學與實踐,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與實踐能力[6]。通過學生對角色的自我理解、自我選擇,根據具體內容及自己的理解進行演繹,也是對學生人格、品質的重新塑造,引導學生具有正確的思想觀念,為社會各領域對人才的需求做好充足的準備。
3.3 ?角色體驗式體育課的實踐
以核心素養(yǎng)為教學背景,對各普通高校的公共體育課教學提高重視度,采取全新教學模式,以課堂教學為主要載體,在教師的引導下,使學生能夠積極自主地參與、互動、學習,實現了角色體驗式教學的重要目的。與此同時,對多媒體及教材的輔助利用,能夠根據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出具有真實化性質的實踐場景,能夠使學生對社會中各角色提前地了解,通過實踐學習,逐漸地使用社會發(fā)展節(jié)奏,并且在角色體驗的過程中,流露出自身的真實情感[7]。教師會根據對學生的了解,對各角色進行特征分配,對應具體的工作職責,提出不同的體驗要求,讓學生能夠在體驗的過程中,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技能熟練地操作與應用,教學活動完成后,讓學生對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感受表達,使學生能夠提早地適應社會。
3.4 ?創(chuàng)新角色扮演教學方法
在實踐教學模式中,角色體驗式教學是其中的一種方式,主要是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對具體的知識內容進行合理教學。這種方法遵循著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原則,對實踐教學常見的創(chuàng)設,營造出真實的實踐環(huán)境,使學生積極自主地參與,通過學生的自我真實體驗,表達出自身的想法,有助于學生的成長。例如:對球賽賽會的場景創(chuàng)設,對學生進行角色分配,有教練員、運動員、廣播員、裁判員等,模擬賽場實景,讓學生積極地參與演練,使學生自主地觀察、思考、學習,增強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使學生提前感受到未來就業(yè)中,融入社會的基本條件與綜合能力[8]。角色體驗式教學給予學生自主思考與學習的空間,注重對學生個性的教育與發(fā)展,能夠使其及時地發(fā)現自身存在的短處,針對性地進行彌補,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
3.5 ?加強人性化教學評價理念
為了能夠為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需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改變應試教育理念與模式,這也是各普通高校存在的最常見的問題—過于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視了學生綜合能力的科學評估,從而影響了整體的教學質量。對此,需要教師能夠重視對學生個性化的培養(yǎng),使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觀念,尤其是對學生特長的重點培養(yǎng),能夠讓角色體驗式教學模式逐漸地代替?zhèn)鹘y(tǒng)教學模式,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對學生進行全面的教育與培養(yǎng)。
4 ? ?結語
綜上所述,在核心素養(yǎng)視閾下,加強對普通高校的管理,使各高校能夠重視對公共體育課的角色體驗式教學,注重復合型人才的教育與培養(yǎng),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綜合分析,對教學內容的合理選擇,科學設計教學方案,明確教學目標,使學生的體育素質與綜合能力全面提升。通過學生對角色的了解與扮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積極性,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完善學生的人格、品質,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解決學生就業(yè)困難問題,更好地適應社會發(fā)展,滿足各領域的人才需求,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榮峰,高鴻飛.核心素養(yǎng)視閾下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角色體驗式”教學模式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yè)學院學報,2019(9):148-150.
[2]賈文偉,孔令明.核心素養(yǎng)視閾下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角色體驗式”教學模式研究[J].運動,2018(8):7-9,18.
[3]郟 ? 夕.教育教學中的“角色扮演”[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6(11):1 967-1 968.
[4]蔡 ? 敏.“角色扮演式教學”的原理與評價[J].教育科學,2004(6):28-31.
[5]佟玉永.角色扮演法在高師排球選項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7.
[6]張國玉,王 ? 珍,王俊峰.角色扮演法在實踐教學中的應用—以《公共關系學》課程為例[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10(6):75-77.
[7]鐘綿興,趙福杰,試論“角色扮演”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J].神州,2012(11):147.
[8]張傳明.角色扮演教學法探析[J].中國成人教育,2002(2):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