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淑萍 管青霞 李城德 尤艷蓉 李錦龍
摘要:從選地整地、品種選擇、播種時期、種植密度、栽培管理等方面總結了白條黨參和蠶豆間作育苗技術。
關鍵詞:白條黨參;間作;蠶豆;種植
中圖分類號:S567.5? ? ? 文獻標志碼:B? ? ? 文章編號:1001-1463(2019)05-0093-02
Abstract: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technology of fermentation of apple wine in the fields of screening of strain, fermentation process, clarification process, composition analysis and product standard system development, and the developmental prospect was also discussed.
Key words:Apple wine;Process technology;Component analysis;Research
白條黨參(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 Nannf.)在甘肅省主要分布于隴西、渭源、漳縣、宕昌、臨洮等地,為“八大隴藥之一” [1 - 3 ]。隴西縣每年白條黨參育苗面積穩(wěn)定在1 000 hm2左右,除滿足當地栽培以外,青海省及本省平涼、臨夏等地的客商和種植戶在種苗采挖季節(jié)直接在田間地頭和地產交易市場購買。隨著市場交易量的不斷增大,白條黨參育苗技術也在不斷發(fā)展,由最初的露地育苗,到渭河沿川的地膜穴播育苗,近幾年南部二陰區(qū)又開始發(fā)展白條黨參與蠶豆的間作育苗。白條黨參育苗采用露地育苗,播種期為4月上中旬,采挖期為第二年3月中旬[4 - 5 ],由于黨參籽粒偏小,剛出苗時,幼苗太小易曬死,通常要用樹枝搭建遮陽棚或用遮陽網進行遮陰。蠶豆是南部二陰區(qū)的主要種植作物,是我國重要的食用豆科作物和良好的養(yǎng)地作物,由于植株高大,與白條黨參育苗間作可對白條黨參幼苗有一定的遮陰作用,7月下旬采收后,白條黨參苗則有充足的光、熱、水、土等供田間生長,這為白條黨參與蠶豆間作育苗提供了有利條件。
1? ?選地整地
選擇海拔1 700~2 500 m,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有良好排灌條件或靠近水源的地方作為育苗地,以坡度小于20° 、土壤較濕潤的半陰坡地為好,前茬作物以玉米、胡麻等作物為佳。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深耕、曬壟,秋季結合深耕施入優(yōu)質農家肥45 000 kg/hm2以上,然后耙平壓實,以利保墑。播種前結合整地施入磷酸二銨75 kg/hm2、尿素75 kg/hm2作為底肥。將5%辛硫磷顆粒劑 45 kg/hm2、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22.5 kg/hm2連同肥料一并施入,以預防地下害蟲和根腐病。
2? ?品種選擇及種子處理
蠶豆品種選擇臨蠶2號等臨蠶系列和青海系列。播前精選種子,選擇色白,無蟲蛀、無機械損傷,剔除庇瘦霉變的種子和雜質,并在陽光下暴曬2~3 d,以提高發(fā)芽率,早出苗、出壯苗。
白條黨參品種選擇渭黨1號、渭黨2號。將籽粒飽滿,無蟲蛀、無霉變的上一年新采收的種子,經過過篩精選,剔除其中的秕粒、雜草和土塊。
3? ?適時播種,合理密植
4月上、中旬,當10 cm地溫穩(wěn)定在0~5 ℃時適期早播可提早出苗、降低出莢高度,延長生育期。育苗地整平后,按行距1 m劃分間作帶,即白條黨參育苗1 m,蠶豆種植1 m,將白條黨參種子與等量草木灰、細沙或細土混拌均勻后撒施在1 m的苗床上,然后用掃帚輕輕拍打,使種子和土壤充分接觸,然后覆1 cm左右的細綿土壓實,再覆1~2 cm麥草,再用適當樹枝將麥草壓住。用種量37.5~45.0 kg/hm2。種完后,緊挨著按25 cm行距開溝播種蠶豆,溝深4~5 cm,按株距20 cm放入1粒種子,然后耱平,1 m種植帶種4行,用種量150 kg/hm2。以此類推,完成間作種植。
4? ? 田間管理
4.1? ?除草
白條黨參幼苗長出地面約5 cm時應及時除草。除草時用手壓住雜草周圍土壤,以防雜草帶出幼苗。以后每隔30 d除草1次,影響蠶豆的雜草視情況用鏟子除掉。
4.2? ?水肥管理
天氣干旱、降水稀少時應及時在麥草上輕灑水,灑水在日落后進行,水量應以覆蓋草下的土壤徹底濕潤為宜,若遇降雨則要少灑。幼苗莖葉長出覆草時應減少灑水次數,土壤濕潤時可以不灑,若遇較大降水引起田間積水時應及時排水。秋季結合雨水白條黨參苗追施尿素30~45 kg/hm2。蠶豆苗齊后7~10 cm高時進行第1次中耕除草,現(xiàn)蕾開花時進行第2次中耕除草,生育后期及時拔除雜草。當發(fā)生徒長時要適時摘心打頂,以頂部不見空心為原則。蠶豆開花期噴施4 g/kg磷酸二氫鉀溶液或2 g/kg尿素溶液。
5? ?病蟲害防治
5.1? ?白條黨參根腐病
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36%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交替噴淋,每隔7 d噴1次,連噴2~3次。
5.2? ?蠶豆銹病
用20%三唑酮乳油675~900 mL/hm2兌水450 kg噴霧防治,同時加4 g/kg磷酸二氫鉀溶液。
5.3? ?蚜蟲
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噴霧防治,最好與三唑酮乳油、磷酸二氫鉀溶液混合施用,兼治蠶豆銹病,并增加粒重,提高產量,做到“一噴三防”。
6? ?適時收獲
7月下旬,當大部分蠶豆葉片枯黃脫落、上層莢果變黃、1/3莢果變黑時,可適時收獲蠶豆。拔出植株,拉回晾曬場,掰下成熟的蠶豆莢果集中晾曬。采挖白條黨參苗的適期為下年早春土壤解凍后的3月中、下旬,采挖時用藥釵先從地邊開始,貼苗開深溝,然后逐漸向里挖。挖出的種苗要及時用潮濕土覆蓋,以防失水。
參考文獻:
[1] 國家藥典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 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
[2] 郭巧生,厲彥森,王長林,等.? 明黨參種子品質檢驗及質量標準研究[J].? 中國中藥雜志,2007,32(6):478-479.
[3] 管青霞,李城德.? 白條黨參栽培技術規(guī)程[J].? 甘肅農業(yè)科技,2016(8):83-86.
[4] 陳向東,劉效瑞.? 甘肅白條黨參豐產優(yōu)質栽培技術體系[J].? 甘肅農業(yè)科技,2011(10):53-56.
[5] 白? ?波,王國祥, 蔡子平,等.? 黨參育苗技術研究綜述[J].? 甘肅農業(yè)科技,2018(9):69-72.
(本文責編:陳? ? 珩)
收稿日期:2019 - 02 - 18
基金項目:甘肅省中藥材產業(yè)科技攻關項目(GYC14-06)。
作者簡介:高淑萍(1973 — ),女,甘肅隴西人,農藝師,主要從事農業(yè)新技術推廣工作。聯(lián)系電話:(0)17709326856。Email:lxxgsp2008@163.com。
通信作者:李錦龍(1968 — ),男,甘肅榆中人,副研究員,主要從事農作物新品種選育、推廣及病蟲害防治研究工作。聯(lián)系電話:(0)13919107498。Email:709571578@qq.com。
執(zhí)? 筆? 人:管青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