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慢阻肺為世界第四大致死原因,但到2020年可能上升為世界第三大致死原因,之所以出現(xiàn)這一情況,受很多因素影響,而其中慢阻肺“假用藥”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所謂“假用藥”,是指患者明明一直在用藥,但由于用藥操作不對或其他因素導(dǎo)致了部分、甚至100%藥物沒有被吸入到肺部發(fā)揮藥效,所以用了等于白用?!凹儆盟帯钡默F(xiàn)象在臨床中很常見,在其治療的患者中,初診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假用藥”。當(dāng)吸入慢阻肺藥物時,氣道里的痰液會吸附藥物,當(dāng)咳嗽排痰時,藥物就會隨痰液排出體外,真正到達(dá)肺部起作用的藥物幾乎為零,是名副其實的“假用藥”。
慢阻肺患者在就醫(yī)拿藥后往往會直接回家,忽略了跟醫(yī)生或藥師請教藥物使用的正確方法。他們以為用藥很簡單,或是看看說明書就可以。但事實證明,僅靠自己摸索和看說明書,患者在操作時往往會存在瑕疵,很多有10余年病史的慢阻肺患者,在用藥時仍存在誤區(qū)。影響吸入藥物療效的最重要因素有3個,即裝置的藥物排空率、藥物利用率和外周肺沉積率。用藥時,排空裝置與呼吸頻率要配合好,以便將藥物全部排空、并全部吸入,避免藥物飄散到空氣中;呼吸需細(xì)、深、長,以便將藥物送達(dá)小氣道中;藥物全部吸入后仍需吸入150毫升空氣,以保證藥物在外周肺沉積。吸入裝置不同、患者肺功能正常與否,吸入方法的操作均有所不同,所以建議患者在用藥前一定要咨詢??漆t(yī)生,問清楚注意事項。
(摘自《老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