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力 胥詩萱 張文 李佳欣
摘 要:一種特殊的審美方式或藝術觀照方式——展示,展示是以為人類創(chuàng)造更符合其精神需求為最終目的。交互方式的改革是當前藝術領悟所面臨的一大趨勢,而交互方式的改革是交互科技飛速發(fā)展帶來的。想要能夠實現在展示過程中實時關注每個參觀者的特點與狀態(tài),提供適合其審美需求的藝術信息形式,就必須要將交互科技融入藝術活動中為主要的設計思路。
關鍵詞: 交互方式的改革;交互科技融入藝術活動的主要思路;審美需求
引言
為了實現交互方式的改革,第一,我們需要詳盡了解每一位進入展示中心參觀者的位置、意圖、狀態(tài)等一系列的情況。第二,為使每位參觀者有最佳的審美體驗,我們需要根據每位參觀者的情況,從而選擇最適合的內容以最恰當的方式呈現給參觀者,這樣可以充分的調動參觀者的各種感覺器官,讓參觀者有很好的視覺效果。上面所闡述的就是科技與藝術相融合的過程,而交互科技融入藝術是未來其必然的發(fā)展方向。
一、現代展示空間中的交互方式變革
隨著科技的日益發(fā)展,我們可以從信息傳遞的時空關系角度了解,展示的實現不僅可以在某一特定的空間進行,還在任何的時空范圍內進行。我們所討論的交互方式的變革的過程是指:首先讓參觀者進入到我們特定設置的一個空間內,在一定的時間內使各種裝置進行信息的置換,從而使參加者有一定的審美感受和體驗的過程。每位參觀者進入的是同一個空間,但是每位參觀者所體驗到的審美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參觀者可以在各種位置上體驗著各種變化,這就是交互方式變革的最大特點。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因此每個人的審美觀點也是不同,而展示空間所給參觀者提供的內容必定是因人而異的。這一過程的實現,需要綜合運用各種體感交互技術的展示裝置。首先想要藝術形式個性化,就必須要了解每一位參觀者的特點,這樣我們就必須要體感信息來完成收集工作。
二、展示設計中交互技術與藝術的融合
(一)控制信息的獲得與定位系統
交互形態(tài)設計將是未來的展示設計。我們在進行交互形態(tài)設計時,首先需要精確且詳盡的了解每位參觀者的信息,包括動作、體型、位置、樣貌等方面的體感信息。要想了解參觀者的體感信息,我們需要通過控制信息的通道去進行準確的采集。我們所采集到的信息,可以對參觀者進行準確的定位,這里的定位包含兩層含義:第一是此時此刻參觀者在館內的準確位置;第二是確定參觀者的體態(tài)特征,人物特征以及下一步意圖等方面的體感信息。實現第二個定位,需要結合計算機視覺技術完成。現在我國在人機交互的應用中有顯著的成功?,F在實現人物定位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成熟人臉檢測與識別技術[1]。
(二)展示信息的形式與藝術化呈現
實現展示內容中最佳藝術化的呈現方式是交互技術中的另一個重要部分。最佳藝術化呈現形式有色彩、形態(tài)、光影、聲音甚至包括味道和溫度,這些都是令參觀者產生審美感受。而這些最佳藝術化的呈現方式,需要通過展示信息通道傳遞給參觀者。除了較為傳統的藝術載體,其他新興技術的藝術載體也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fā)展,谷歌、微軟現在已經對虛擬的現實技術的研發(fā)已經成為主流。還有很多的企業(yè)在投入這一領域,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現實技術的普及化與實用化會逐步實現。
三、交互式展示空間與裝置設計的構思舉例
(一)場景元素智能化調節(jié)
根據上面所論述的定位,我們可以通過體感定位參觀者的人數,位置以及身高等體感信息。而我們獲得這些體感信息后,場景智能化元素就會以此為依據調節(jié)各種裝置,比如對燈光的調節(jié),空間溫度的調節(jié)。在沒有參觀者的區(qū)域,可以關閉各種裝置,這樣既可以保證其他區(qū)域的參觀者有最佳的照明效果,還可以實現節(jié)能的目的,這樣一來就可以兩全其美[2]。
(二)適應每一位參觀者的視聽場景的設計
想要實現虛擬現實的視聽場景,需要通過各種科技化的方式呈現。傳統的展示空間的設計會有一些弊端,它的影像和音響的位置是固定不變的,參觀者想要欣賞到最佳的視聽效果,就必須選擇一個固定位置。但在現實的展示場景中的參觀者往往眾多,每個參觀者的位置是不同的,因此每個參觀者是會互相影響。如果能給參觀者發(fā)一個無線耳機,再結合體感的定位系統,這樣就可以根據參觀者的位置信息傳送與當前位置相匹配的場景視聽效果。解決了傳統展示空間設計中參觀者互相影響的問題,讓參觀者有更加的審美感受與體驗。
四、結束語
通過上文的論述,可以清楚的了解到,把體感交互技術融入到展示空間設計中是有很多的益處。第一使展示的內容個性化;第二以最佳藝術化的形式呈現給參觀者;第三更好的場景視聽效果呈現給參觀者;第四讓參觀者有更好的審美感受和體驗。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越來越多的藝術類型呈現出與科技融入藝術的趨勢。在現實的展示空間設計中,以體感交互科技融入藝術是以后必定的發(fā)展趨勢。
參考文獻
[1]秦佳,于海洋.交互式展示空間設計——交互方式變革下的科技與藝術融合探索[J].藝術評論,2017(10):175-178.
[2]高蕾.新媒體藝術中互動藝術在展示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大眾文藝,2012(23):9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