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婧
摘要:目的:探討硫酸鎂聯(lián)合多索茶堿不同靜脈給藥方法治療嬰兒重癥毛細支氣管炎療效。方法:選擇2017年1月1日—2018年1月1日來我院兒科收治的102例毛細支氣管炎患兒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并通過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成對照組(51例)與觀察組(51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硫酸鎂靜脈滴注給藥方式,觀察組給予硫酸鎂、多索茶堿靜脈給藥方式,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結(jié)果:觀察組患者呼吸困難消失天數(shù)(2.31±0.67)d顯著均少于對照組患者(4.13±1.06)d,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之間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喘息消失天數(shù)(3.47±0.92)d顯著均少于對照組患者(4.89±1.21)d,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之間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痰鳴消失天數(shù)(4.04±0.89)d顯著均少于對照組患者(7.93±1.60)d,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之間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住院天數(shù)(8.74±1.58)d顯著均少于對照組患者(14.28±2.54)d,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之間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結(jié)論:對于治療嬰兒重癥毛細支氣管炎,硫酸鎂聯(lián)合多索茶堿靜脈給藥方式療效顯著優(yōu)于單藥靜脈滴注給藥方式,值得臨床推廣應(yīng)用。
關(guān)鍵詞:細支氣管炎;硫酸鎂;多索茶堿;嬰兒
毛細支氣管炎通常是由普通感冒或者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性感染引起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1]。毛細支氣管炎好發(fā)于冬季,可引起局部流行,多發(fā)于嬰幼兒,是兒科常見的呼吸道急癥之一,臨床上主要表現(xiàn)為咳嗽以及喘憋,至今尚無特效治療方法,所以,需要選擇有效治療毛細支氣管炎的方式[2]。本文主要探討硫酸鎂聯(lián)合多索茶堿不同靜脈給藥方法治療嬰兒重癥毛細支氣管炎療效,為促進毛細支氣管炎患兒盡快恢復(fù)提供合理的治療方式,詳細報道如下。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1月1日—2018年1月1日來我院兒科收治的102例毛細支氣管炎患兒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并通過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成對照組(51例)與觀察組(51例),此次研究均得到患者知情同意。對照組51例患兒中,男30例,女21例,年齡3—15月,平均年齡(8.12±1.10)月。發(fā)病時間0.5—4天,平均發(fā)病時間(1.73±0.47)天;觀察組51例患兒中,男29例,女22例,年齡4—14月,平均年齡(8.45±1.43)月。發(fā)病時間1—4.5天,平均發(fā)病時間(1.83±0.53)天。比較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后發(fā)現(xiàn)無明顯差異,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對照組治療方式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硫酸鎂、多索茶堿靜脈滴注給藥方式,具體治療步驟如下:(1)首先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治療措施,包括給予頭孢他定lOOmg/(kg·d),同時給予炎琥寧5-8mg/(kg·d)靜脈滴注;(2)給予對照組患兒抗感染及吸氧、鎮(zhèn)靜、退熱等對癥治療;(3)采用常規(guī)硫酸鎂靜脈滴注給藥方式,25%硫酸鎂0.1-0.3ml/kg溶液緩慢靜脈滴注。
1.2.2 觀察組治療方式
觀察組給予硫酸鎂聯(lián)合多索茶堿靜脈給藥方式,具體治療步驟如下:(1)首先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治療措施,包括給予頭孢他定lOOmg/(kg·d),同時給予炎琥寧5-8mg/(kg·d)靜脈滴注;(2)給予對照組患兒抗感染及吸氧、鎮(zhèn)靜、退熱等對癥治療;(3)給予25%硫酸鎂0.1-0.3ml/kg溶液緩慢靜脈滴注聯(lián)合多索茶堿5mg/(kg·d)靜脈滴注。
1.3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患兒臨床狀體征消失天數(shù)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軟件18.5版本對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并使用t進行檢驗以及使用X2進行計數(shù)資料檢驗,同時默認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2.1兩組患兒臨床狀體征消失天數(shù)比較
觀察組患者呼吸困難消失天數(shù)(2.31±0.67)d顯著均少于對照組患者(4.13±1.06)d,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之間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喘息消失天數(shù)(3.47±0.92)d顯著均少于對照組患者(4.89±1.21)d,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之間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痰鳴消失天數(shù)(4.04±0.89)d顯著均少于對照組患者(7.93±1.60)d,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之間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住院天數(shù)(8.74±1.58)d顯著均少于對照組患者(14.28±2.54)d,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之間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詳細情況見表1.
3.討論
毛細支氣管炎通常是由普通感冒或者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性感染引起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本次研究表明,觀察組患者呼吸困難消失天數(shù)(2.31±0.67)d顯著均少于對照組患者(4.13±1.06)d,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之間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喘息消失天數(shù)(3.47±0.92)d顯著均少于對照組患者(4.89±1.21)d,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之間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痰鳴消失天數(shù)(4.04±0.89)d顯著均少于對照組患者(7.93±1.60)d,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之間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住院天數(shù)(8.74±1.58)d顯著均少于對照組患者(14.28±2.54)d,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之間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綜上所述,對于治療嬰兒重癥毛細支氣管炎,硫酸鎂聯(lián)合多索茶堿靜脈滴注給藥方式療效顯著優(yōu)于單純硫酸鎂靜脈滴注給藥方式,值得臨床推廣應(yīng)用。
參考文獻:
[1]戴谷林. 不同平喘藥在治療1-6月嬰兒毛細支氣管炎的療效比較[J]. 中外健康文摘,2010,7(10):79-80.
[2]張旭亞,王靜蓮,王丙增. 硫酸鎂不同途徑給藥治療小兒毛細支氣管炎療效觀察[J]. 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2005,12(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