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昊
高科技的時代,誰會專門去劇院聆聽專業(yè)藝術家的演奏?誰會靜下心來去欣賞中國民族音樂呢?有誰還會為了一件上好的樂器而大費周折呢?作為一名中國傳統(tǒng)樂器——竹笛的愛好者,時常會陷入這樣的思考與疑問。
即便如此,我沒有忘記學習竹笛的初心——把竹笛傳承下去,那五千年的竹笛歷史懸在我頭頂,肩上似乎背負著沉重的使命。
還記得第一次聽到竹笛聲是在小區(qū)里,一聲嘹亮清脆的笛聲好似云雀一般從地面上一下子躥入云端,讓夏日昏昏欲睡的我精神為之一振,這笛聲時而高亢激昂,仿佛是一排排巨浪拍在石岸上,雄厚激烈;時而輕聲婉轉(zhuǎn),似乎細不可聞卻又格外清晰,像一只鳥兒在枝頭歡快地歌唱……
從此我對竹笛有了濃厚的興趣。
在收到爸爸為我買的第一根竹笛后,我別提有多開心了。看著嶄新的竹笛,帶有竹子的生機,在燈光下泛出一層光澤,我暗暗發(fā)誓,我一定好好學習竹笛,
學習的路并不是坦途。無論我怎么吹,這根小小的竹笛仿佛跟我過不去似的,死活不發(fā)出一聲。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還是毫無進展。我不禁開始煩躁,我耳中忽然響起那天清脆、有穿透力的笛聲。我一定要吹得和他一樣好!這個美好的愿望成了我的動力。
我腳踏實地,不斷努力學習,竹笛的演奏也頗有成績,于是被邀請去做一次竹笛表演。在這次成功的表演后,我對自己的竹笛演奏有了些信心,于是報名參加了學校的音樂展示活動。當我對報名老師說“我要表演竹笛”時,她居然抬起頭來問我,“長笛是嗎?”長笛?那是西洋樂器?。∥壹泵忉專骸笆侵竦?,中國民族樂器竹笛!”老師這才反應過來,“噢噢,那個竹子做的竹笛啊”,這才在名冊上寫下“竹笛”。
原來大家對竹笛的認識只停留在“竹子做的”,可見竹笛正在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而我要做的不僅是把竹笛吹好,更重要的是要把它傳承下去,發(fā)揚光大!
望著正在落下的巨日,我拿起竹笛來抒發(fā)我無法平息的心情。
激昂的笛聲帶著我堅定的信念飛向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