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仁
摘要:初中物理是一門邏輯性、理論性強的學科,注重學生科學理論與思維方法掌握的并重,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以互動式教學為例對深度學習展開研究顯得十分重要。
關鍵詞:初中物理;互動式教學;深度學習
深度學習光靠一個人的智慧是遠遠不夠的,如果教學的過程中,大膽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互動教學,集思廣益,讓學生的思想和行為都朝著問題的解決和知識的理解前行。最后學生通過互動式學習,整合所有觀點,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創(chuàng)造性的解決問題,從而 達到深度學習的目的。筆者在本次研究的過程中,首先對深度學習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性展開了研究,隨后以互動式教學為例對深度學習展開了實踐研究。
一、深度學習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性
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為了能夠完成教學任務趕教學進度,讓本堂課的知識傳授量達到最大化,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不顧學生是否對知識真正理解,真正會應用,一律采用滿堂灌的方法來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方法表面上看似課堂非常飽滿,知識也很豐富,但是學生真正掌握了多少呢?這值得我們深思。所以我們也經(jīng)常會遇到,學生上課聽懂了,也把筆記本抄的滿滿的,但是一到考試的時候,就是很多題不會做,這就是學生沒有理解知識,僅僅只是通過聽老師的講解來記憶知識,更別說去靈活運用了[1] 。隨著教學的改革,要求初中物理教學必須要以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為宗旨,初中物理核心素養(yǎng)就包括了:通過運用物理思維方法來解決物理實際問題。很明顯傳統(tǒng)的物理教學方式是不能夠滿足當下的教學改革,因此深度學習的概念在當前的初中物理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通過深度學習推動學生將知識在心中構建結構模型,以達到理解知識的目的,再通過實踐對知識進行運用與驗證,從而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的缺陷與不足。
二、初中物理深度教學的實踐研究—以互動教學為例
(一)創(chuàng)設互動式教學情境引發(fā)深度學習
新課伊始筆者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生活用電的情境,情境是這樣的:在一個愉快的周末,小劉一家邀請了一群同時來家里開生日派對,在派對的過程中,有人在廚房用電磁爐做飯,有人在餐廳用電熱水壺燒水,還有的在客廳唱卡拉OK,并且客廳的立式空調(diào)和房間的空調(diào)都打開了,當活動進行到一半的時候,突然家里停電了,一切靜止了下來,通過詢問鄰居排除了停電的可能。教師這時候可以根據(jù)情境詢問學生:請同學們想一想,為什么小劉家里會突然斷電,這時候學生只是知道表面想象,也就是工作的電器過多,造成超負荷的工作,為了能夠體現(xiàn)深度學習,必須要求學生用物理學知識來解決問題。教師這時候引入:P等于U乘以I,并要求學生小組互動討論,如何通過電功率公式來解釋現(xiàn)象。通過教師引導和學生互動式學習,學生明白了因為家用電路是并聯(lián)的,工作的用電器越多,那么電流也就會越大,所以根據(jù)公式P等于U乘以I可得,電路的功率也就會越大,功率超過電路可承受范圍的時候,線路就會通過燃燒保險絲的形式來斷開。
(二)通過互動式實驗引導學生深度學習
通過進行實驗教學的方式,探究物理規(guī)律,從而實現(xiàn)深度學習。筆者在講授《摩擦力》這一節(jié)課的時候,為了能夠讓學生親自體驗科學探究過程,同時也自行的歸納出摩擦力與接觸面和質(zhì)量的關系,將班上同學分為四人一組,并為每一組提供了如下實驗器材:三個小車、三個一樣的三角斜面、毛巾、砝碼、沙子,學生按照教材要求將三個斜面放在桌上,并且將小車固定與斜面頂端等高處,斜面的下端分別是:光滑的桌面、毛巾、鋪有沙子的桌面,隨后將小車分別都從斜面等高處釋放,最后學生測量自己的三輛小車在水平面的滑行距離,根據(jù)測量發(fā)現(xiàn),小車在光滑桌面上滑行最遠,在有沙子的桌面最短,從而得出接觸面越粗糙小車所受的摩擦力越大。教師繼續(xù)引導學生,摩擦力的的大小還與其他因素有關嗎?這時候有的學生根據(jù)實驗材料回答:我們可以通過砝碼來改變小車的質(zhì)量,來探究摩擦力是否和質(zhì)量有關。其中一組的同學,將三個三角斜面放置桌上,斜面下方都是光滑桌面,教師詢問:為什么這個時候斜面下方的水平面都應該一樣呢?學生通過思考很快能夠回答是為了保證實驗的單一變量,學生通過砝碼來使得從斜面等高處下滑的三輛小車的質(zhì)量都不一樣,最后根據(jù)小車在水平面滑行的距離知道,質(zhì)量越大的小車所受的摩擦力越大。本次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以及教師通過向學生提問實現(xiàn)師生互動,從而達到深度學習的目的。
三、結語
綜上述,新時代的初中物理教學通過互動式教學,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非常重要,所以廣大一線教師應該積極探索出新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互動學習中,并實現(xiàn)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參考文獻:
[1] 徐進旭.試析初中物理課堂互動討論教學模式的構建[J].課程教育研究,2019(15):192-193.
[2] 侯麗容.基于深度學習的初中物理教學實踐探索[J].中學理科園地,2019,15(02):27-28.
[3] 孫愛兵.活動單導學模式下深度學習的策略探討——以初中物理學科為例[J].湖南中學物理,2019,34(01):43-44.
(作者單位: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九阡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