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純瑞
與人大附小結緣是三十年前,當時,海淀區(qū)成立督學室,我成了首批督學之一。我發(fā)現(xiàn)人大附小的《學生評價制度》,字里行間滲透著促進學生成長的因素,這在當時以應試教育為主流的大環(huán)境中顯得格外有膽識和底蘊。我對這一學生評價制度印象頗為深刻。
2009年退休之后,我來到人大附小這所仰慕已久的學校,負責資源教室的建設、運作與管理工作。對于一個機關退休干部來講,這是一個全新的領域。雖然我曾參與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在2002年開展的《資源教室建設與運作》的課題研究,但那僅僅是從政策與理論的宏觀層面研究特殊教育與隨班就讀工作,并沒有真正干預過特殊學生。為了建好人大附小的資源教室,我一方面從自己熟悉的領域開始,建立管理制度,解決了人大附小的殘障學生無法正常參與資源教室活動的問題;另一方面,我通過讀書、參加培訓、親身實踐等辦法,努力學習幫助殘障學生的具體策略和特殊教育知識。
回想起來,我曾閱讀了心理教育、特殊教育、幼兒教育、自閉癥、多動癥、語言訓練、肢體動作訓練、感覺統(tǒng)合訓練等方面的書籍37本,參加了蒙氏教育、肢體動作訓練技術、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游戲技術、沙盤治療、書法治療、音樂療法等各類培訓18項。雖然已經沒有了年輕人旺盛的精力與記憶力,但是我懂得勤能補拙。在學習肢體動作訓練技術時,需要席地而坐,培訓為期三天,每天課程結束時,我都難以站起。但校長的期望、孩子們的需求是我堅持下來的力量。
個性化教育理論中強調了全面了解受教育者成長環(huán)境的重要性。為此,我對自己負責的所有學生都進行過多次家訪。對家境較差的學生,我總是在他們生日那天帶上禮物去家訪;周末我還會到沒有家長照看的學生家中給他們洗衣服、洗頭發(fā),盡我所能給他們足夠的愛。意外的是,在我面前,他們的能力變強了。平時不能控制的情緒,有我在就能自控。這大概就是校長所說的“愛的力量”。他們因獲得了愛的滿足而增強了自信心。雖然愛不能代替特殊教育的訓練,但是愛可以作為輔助增強訓練的效果。
人大附小的隨班就讀學生各有其特殊之處,但是歸根結底,不外乎觸覺、本體覺和前庭覺的發(fā)展異常。彌補他們的成長缺失,滿足他們的成長需求是個別化訓練的根本任務。為此,我在隨班就讀學生中進行了調查,按照孩子們的愿望,設計了人大附小特有的感覺統(tǒng)合訓練室。學校全力支持,不惜投入,建起了“七彩歡樂谷”。本體覺訓練需要找到離開地面的感覺,因此我將一些訓練器械移到空中,提升訓練效果;前庭覺的訓練需要多向度刺激,因此,我設計了空中滑軌,既能增強小肌肉力量,又能刺激前庭覺。這些創(chuàng)意來源于學生,服務于學生,不僅博得了學生的喜愛,而且有別于任何一所學校。所有的參觀者或采訪者,一致反映,人大附小的訓練室創(chuàng)意獨特。人大附小的“七彩歡樂谷”正是“七彩教育”引領下的創(chuàng)新杰作。
十年光陰彈指一揮間,但我與人大附小的緣分仍未結束,未來,我還愿意在彩虹門內,繼續(xù)發(fā)光發(fā)熱!
責任編輯:樊效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