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鴛鴦
摘要:現(xiàn)在的語文,閱讀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被重視,但語文老師們都普遍重視指導高段學生開展閱讀活動,忽略了低段的閱讀教學。通過閱讀現(xiàn)狀的調查,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閱讀形式不容樂觀,為從根本上改變原來兒童閱讀指導的無序、盲目等現(xiàn)象,推進了閱讀活動的長效開展,探索了適合低段的以激發(fā)閱讀興趣為主的激發(fā)興趣型閱讀策略,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終生發(fā)展。
關鍵詞:繪本 ?閱讀策略 ?激趣型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語文教學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和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思想感情,背誦優(yōu)秀詩文選5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彪m然我現(xiàn)在的語文教學,閱讀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被重視,但現(xiàn)實生活中,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感嘆:現(xiàn)在的孩子閱讀時間太少了,讀書的范圍太窄了!而兒童閱讀又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語言接受、生成環(huán)節(jié)落后,家庭環(huán)境缺少語言刺激,不講究用詞的豐富與規(guī)范,孩子自身對閱讀的情緒和情感等,都會直接影響到兒童閱讀能力的發(fā)展。在教學中我很關注整本書的閱讀,在課堂上多滲透指導方法,在課后多組織交流活動,讓學生真正喜歡繪本,喜歡閱讀,下面就談談我在閱讀中運用的激趣型策略:
我發(fā)現(xiàn)低段的孩子雖然喜歡繪本閱讀,但持續(xù)的時間不是很長,所以采用以激發(fā)閱讀興趣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具體的流程是:
一、創(chuàng)設氛圍
在上繪本課時,課題組成員嘗試著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創(chuàng)設讀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1.設計開場白
常言道:好的開頭等于成功的一半??梢姡粋€好的導語會對一節(jié)課起舉足輕重的作用。每當上課之始,學生首先聽到的是富有啟發(fā)性、感染力的開場白,定能精神為之一振,濃厚的學生興趣與強烈的求知欲望也就隨之產生了。如上《爺爺一定有辦法》這堂課時這樣開頭:“孩子們,你們家里,你最喜歡誰呀?能說說原因嗎?”學生就開始七嘴八舌地說開了,有些說是媽媽,因為媽媽最溫柔,有些說是奶奶,奶奶最疼愛我,有些說是爸爸,爸爸最勇敢……這段開場白雖然簡單,但是師生一起互動,一掃壓抑沉悶的氣氛,既聯(lián)系了自己的生活,又極其自然地與即將講的故事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教師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引起學生說話的欲望。這為下面的課文學習創(chuàng)造了良好氛圍。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習,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2.猜謎導入
在教學《小豬變形記》的時候,是這樣激趣的:前面是互動的游戲,游戲結束后,邵老師就請小朋友們猜謎語,“我說一個謎語,請豎起耳朵猜猜它是誰?(嘴長耳朵大,一條小尾巴。光吃不勞動,飽了就睡下。)是什么呢?”小朋友異口同聲地說:“豬!”就簡簡單單一個謎語,不但引出了今天學習的主人公,還一下子點燃了學生學習的欲望。
二、賞析佳作
激發(fā)興趣后,學生都很愿意去讀這本書了,接下去就把大塊的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盡情地去品讀,賞析。這個環(huán)節(jié)是讓學生主動參與閱讀過程,參與討論、探究、合作學習,并在學習中掌握科學靈活的學習方法,逐漸形成語文能力,思維上得到啟發(fā),思想上受到感染與熏陶,情感上引起共鳴。逐頁閱讀時邊看邊想,不懂之處做上符號,閱讀全書后再理清條理,思考不懂的問題,最后做讀書筆記。學生調動已有的語文知識和技能,對文章進行理解、分析、鑒賞、評價后進入自由討論階段。討論可以書友隊為單位,討論形式不拘一格,可以是自由式,也可以是中心發(fā)言式。我先確定一些題目,讓學生圍繞這些問題展開討論。討論中要堅持語言訓練和思維訓練并重的方針,要調動學生的知識積累和生活積累,與作者進行心靈對話。
我們經常會聽到孩子們之間這樣的對話:“我最近看了一本書,很有意思,你讀過了嗎?”當伙伴剛好讀過時,討論就變成了一種分享,這時我們就應當創(chuàng)設一個平臺讓他們相互交流。在交流匯報體驗中,讓學生暢所欲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達心感受,擅長繪畫的同學可選擇畫連環(huán)畫,愛表演的同學可選擇演課本劇。學生們在自主參與的過程中,個性能得以充分發(fā)揮,在生活化的閱讀實踐過程中自然發(fā)展多元智能。根據(jù)話題,班級讀書會的形式很多,可以是古詩詞朗誦會,可以是各種類型的故事會,可以是讀書方法的大揭秘,可以是“共讀一本書”書友隊交流會,也可以是對劇本創(chuàng)作表演比賽……
繪本,是一盞盞讓人幸福、讓人的心靈變得柔軟的燈,讓繪本成為孩子們成長中的精神食糧,讓閱讀成為我生活、成長的一種方式。讓我都來成為孩子閱讀旅途的點燈人,照亮孩子閱讀的天空,和孩子一起體驗來自閱讀的歡樂和感動,讓他們在溫暖而智慧的燈光中走近繪本,走進班級讀書會,喜歡上閱讀。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杜殿坤編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1999年。
【2】方明主,《陶行知教育名篇》,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
【3】岳乃紅,《班級讀書會ABC》,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3。
【4】林美琴,《青少年讀書會》,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