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軍
摘 ?要:81201綜放工作面進、回風巷受回采期間動壓影響,巷道部分地段出現頂板下沉、底板、兩幫鼓起等現象,為保證行人、通風和正常生產要求,需要對工作面進順端頭下幫及兩巷人行寬度不足0.8m處進行開幫作業(yè),回順1200-1300m范圍及超前架往前巷高不足3.3m地段進行起底作業(yè),就相關技術措施進行探討。
關鍵詞:綜放工作面;動壓影響;幫鼓;起底作業(yè)
一、開幫施工工藝及技術要求
1.施工工藝
進風巷:停止轉載溜及前、后溜運行→敲幫問頂→拆除幫托板、金屬網→打眼放炮→敲幫問頂→清理→補連網。
回風巷:停止前、后溜運行→敲幫問頂→拆除幫托板、金屬網→打眼放炮→敲幫問頂→清理→補連網。
2.技術要求:
(1)進入施工地點,人員站在安全支護下,用長柄工具處理開幫處頂幫的危巖活矸,確認無問題后拆除原巷道巷幫金屬網、幫托板。
(2)開幫采用風煤鉆打眼,炮眼深度0.78m,與巷道煤幫成38°夾角,炮眼布置為一排5個炮眼,一次為3排。炮眼間距1.0m,排距0.8m,每眼裝1塊藥,一次起爆15個眼,每次開幫距離5.0m,開幫后使人行通道寬度達到0.8m。裝藥后炮眼必須用炮泥封填嚴實,炮泥充填不少于眼深的1/2,嚴格按爆破說明書進行放炮。
(3)開幫后先進行敲幫問頂,確認頂幫無隱患后,施工人員在有專人監(jiān)視頂板情況下清理出矸。
(4)當開幫寬度達到要求時,先在開出的幫上重新鋪設或補連金屬網,再在煤壁處加設貼幫臨時柱,柱帽規(guī)格為:∮16cm/2×0.5m,柱為3.5m的單體柱,單體住支設間距為0.8m,距煤幫間距為0.3m。巷高低于2.8m時,將長余的幫錨桿彎曲盡量貼向煤幫,中間用板木背緊,金屬網補連完整,若煤幫松軟有滾幫跡象,要用板木在單體柱與煤幫金屬網間花構花盤,背緊、背牢,防止?jié)L幫現象,回順開幫,當開幫高度高于2m時,須打鎖幫幫錨桿,錨桿間距1.5m。
二、起底施工工藝及技術要求
1.施工工藝:
回風巷超前架往前區(qū)段起底:安全檢查→清理底板雜物→鉆眼→檢查瓦斯→裝藥→檢查瓦斯→放炮→檢查瓦斯及頂板支護情況→清理底板→恢復工作溜、后溜運行→出矸。
回風1200-1300m區(qū)段起底:安全檢查→清理底板雜物→鉆眼→檢查瓦斯→裝藥→檢查瓦斯→放炮→檢查瓦斯及頂板支護情況→清理底板→裝車出矸。
2.炮眼布置為五排眼,眼深1.0m,眼距0.8m,排距1m,每次開幫距離5.0m,每眼裝藥量為1塊,用炮泥封填嚴實,起底后巷道毛高不低于3.3m(起底炮眼布置及爆破說明書詳見附圖2)。
3.鉆眼使用ZQS-50/2.5S型風煤鉆,∮42mm的羊角鉆頭,鉆桿為1.2m長的麻花鉆桿。
三、安全注意事項
1.施工期間通風區(qū)要擱專職瓦檢工和專職放炮員,并隨時檢查施工地點的風流瓦斯、巷道頂部以及周圍20m范圍內的瓦斯,當瓦斯?jié)舛冗M風巷達到0.4%、回風巷達到0.8%時,嚴禁打眼放炮,必須停止工作撤出人員,切斷電源,處理好后方可恢復工作。
2.施工前,由隊干、工長依次檢查巷道支護、頂幫、機電、運輸等設施的安全情況,確認無隱患后方可進入工作地點開始施工。
3.放炮前要事先用舊皮帶將放炮區(qū)域及前后20m范圍內的電纜、管路等設備遮蓋好,防止放炮崩壞。
4.打眼必須嚴格按爆破圖表進行,鉆眼時,最少三人進行,鉆眼時不得用手撫摸旋轉的鉆桿,操作者衣服、袖口要扎好,嚴禁戴手套。
5.放炮期間,嚴格執(zhí)行“一炮三檢”、“放炮三聯鎖”、“放炮撤人設警戒”制度。每次放炮前把人員撤到安全警戒距離以外,并且有放炮掩體和警戒牌板。
6.鉆眼、裝藥、放炮時嚴格執(zhí)行“一次打眼,一次裝藥,一次起爆”的規(guī)定。
7.“三人聯鎖放炮制”規(guī)定如下
⑴放炮員持“警戒牌”,生產班組長持“放炮命令牌”,瓦檢員(安全員)持“放炮牌”。
⑵放炮前,放炮員在做好放炮前準備工作的前提下(檢查瓦斯、連好母線、最后一個撤離后),將警戒牌交給班組長,由班組長派人設警戒,并檢查頂板及煤幫情況,負責把人員撤到安全地點,停掉一切電源,一切工作就緒后,班組長將“放炮命令牌”交給瓦檢員,瓦檢員(安全員)負責檢查各地點瓦斯含量,瓦斯無異常時,將“放炮牌”交給放炮員,表示允許放炮,放炮員拿到牌后,安全員監(jiān)督檢查上述工作是否到位,一切到位后,放炮員吹三聲口哨后,再過5秒進行放炮。
此時,放炮員持有“放炮牌”、班組長持“警戒牌”,瓦檢員(安全員)持有“放炮命令牌”。
⑶放炮后待炮煙散盡,瓦斯?jié)舛确弦?guī)定后至少等15min后,跟班隊干、班組長、放炮員及瓦檢員(安全員)同時進入工作面檢查通風、瓦斯、頂板、支護、有無瞎炮等異常情況,一切符合規(guī)定時,逆序換回各自的牌,方可恢復生產。
⑷每次放炮前后都由安全員復查并在放炮班報上簽字,方準放炮和發(fā)出解除信號恢復生產。
⑸交換牌后必須各司其職,各負其責。
⑹設警戒必須有警戒繩攔截。
⑺三個交換牌必須有“警戒”、“放炮命令”、“放炮”字樣,并逐一編號,每人一牌,不得互借。
8.放炮結束后,待吹散炮煙及甲烷濃度符合規(guī)定,再等15分鐘,先由班組長、放炮員和瓦檢員進入放炮地點,檢查通風、甲烷、煤塵、頂板、拒爆、殘爆情況,必須及時對放炮地點的支護進行修復。
9.處理拒爆時,必須遵守下列規(guī)定
⑴處理拒爆、殘爆距上一次放炮時間至少有半小時以上,且瓦斯?jié)舛冉抵?.4%以下,方可處理。待處理完畢后,只有在布置警戒的班長通知警戒人員撤回后,人員才可進入工作地點恢復工作。
⑵處理拒爆、殘爆必須在班組長及放炮員的指導下進行,具體方法爆破工必須先取鑰匙,并將爆破母線從電源上摘下,扭結成短路,再等一定時間(使用瞬發(fā)電雷管時,至少等5min),才可沿線路檢查從新連線起爆或在距拒爆炮眼0.3m以外另打與拒爆炮眼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裝藥起爆。
⑶嚴禁用鎬刨或從炮眼中取出原放置的起爆藥卷或從起爆藥卷中拉出電雷管。不論有無殘余炸藥嚴禁將炮眼殘底繼續(xù)加深;嚴禁用打眼的方法往外掏藥;嚴禁用壓風吹拒爆(殘爆)炮眼。
⑷處理拒爆的炮眼爆炸后,爆破工必須詳細檢查炸落的煤、矸,收集未爆的電雷管。
10.裝藥時,必須停止裝藥地點附近與裝藥無關的一切工作,無關人員必須全部撤至警戒線以外的安全地點。裝完藥后,連線工作必須有放炮員親自進行,嚴禁其他人代替,且放炮員必須最后離開放炮地點。
11.巷道開幫必須小炮作業(yè),多打眼少裝藥,裝藥后必須封滿炮泥。
12.撤人距離:在煤體上放炮時爆破警戒距離直巷不小于75m,拐彎巷總距離不小于50m且拐彎后不小于10m;巖體放炮時爆破警戒距離直巷不小于150m,拐彎巷總距離不小于50m且拐彎后不小于10m。
13.采用風鎬開幫、起底期間,應先查看并清理好退路,保證退路暢通,以防片幫或煤矸掉落傷人,在回風起底作業(yè)時,必須停止運輸,待起底作業(yè)完成后,方可恢復運輸。
四、結論
就綜放工作面進回風巷開幫、起底在制定安全技術措施時,必須要全面考慮,在保證工程按期完成的同時,必須要做好安全工作的各項保障措施,特別是放炮的相關措施,一定要嚴謹制定,執(zhí)行時要嚴格按照相關要求規(guī)定進行執(zhí)行。
參考文獻
[1] ?蒲寶山,徐亞軍,王國法等.含硬夾矸薄煤層高產高效工作面爆破參數的研究[J].煤礦開采,2015,(1).
[2] ?趙峰,劉安鋒,閆葉俊等.成組定量推進系統(tǒng)在硬夾矸薄煤層綜采中的應用[J].煤礦開采,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