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瑜
寫生能夠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培養(yǎng)幼兒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的能力,開發(fā)幼兒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潛能,塑造他們良好的個性品質(zhì)。
大班美術(shù)教學中有很多寫生題材的課例,但是在寫生的教學中發(fā)現(xiàn),教學模式的單一和引導寫生方式的局限讓幼兒困惑如何寫生,也讓老師頭痛如何有效地上好一節(jié)寫生活動課。大班幼兒的寫生作品的評價不在于畫得像與不像,而是著重放在幼兒有沒有把觀察到的細節(jié)大膽表現(xiàn)出來。
一、第一次磨課
物質(zhì)準備:綠蘿、吊蘭、虎皮蘭、鴻運當頭、刮蠟筆和刮蠟紙。
1.集體討論,引導幼兒感知不同植物的明顯特征和葉片上的紋理
師: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下自然角里的植物,請你觀察一下,說說你喜歡哪一盆植物,最喜歡它什么地方?
幼:我最喜歡綠蘿,因為它有像愛心一樣的葉子。
師:愛心一樣的葉子上有花紋嗎?
幼:它葉子的花紋是一條一條的,從一頭連到另一頭。
師:這盆虎皮蘭很特別,有誰發(fā)現(xiàn)了?
幼:虎皮蘭的葉子都是往上長的,它的葉子是綠色的。
師:還有不一樣的嗎?
幼:我喜歡的是吊蘭,因為它的葉子都是細細長長、垂下來的,上面也有花紋。
師:仔細觀察后我們發(fā)現(xiàn),原來每盆植物都是獨一無二的,它們有不同的葉子,上面的花紋和形狀都很特別。
2.布置任務,教師交代植物寫生的要求,用刮蠟筆看一眼畫一筆,試試畫出花紋等細節(jié)
出現(xiàn)的問題及分析:
雖然這是大班幼兒第一次接觸實物寫生,但是之前經(jīng)過了一學期的圖片寫生后,幼兒對寫生的概念和作畫要求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這節(jié)植物寫生的教學重點是如何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植物,并在此基礎上大膽表達。但是經(jīng)過了第一次磨課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模式下集體觀察討論的導入并不能很好地激發(fā)幼兒大膽寫生的熱情,孩子們只是泛泛地進行了觀察,也不是近距離的觀察,較難達到充分觀察的目的。通過幼兒的作品,我們也明顯發(fā)現(xiàn)有部分植物不適合作為寫生的素材,在作畫過程中幼兒很難把握構(gòu)圖和布局,最后畫作效果不佳。
基于出現(xiàn)的問題,我們進行了思考和調(diào)整。首先對寫生用的植物進行了篩選,并讓幼兒按照小組形式用手眼并用的方法更深入和仔細地觀察,在討論中也鼓勵幼兒小組間的互補和幫助。
二、第二次磨課
物質(zhì)準備:虎皮蘭、孔雀竹芋、鴻運當頭、花漫天、刮蠟筆和刮蠟紙。
1.幼兒分組觀察并討論植物的明顯特征
師:今天我在每個桌子上各放了一盆植物,請你們四人一組找一盆喜歡的植物進行觀察。今天觀察的時候可以小手輕輕地摸一摸,仔細找找它們特別的地方在哪里,花紋是怎么樣的?
幼兒自由選擇同伴和植物進行分組觀察。
師:每組請一位小朋友做代表告訴大家你們那盆植物的明顯特征是什么,本組其他小朋友聽完后可以進行補充。
幼:我們桌上的這盆植物是花漫天,它的葉莖是朝不同方向的,葉子是一頭有點半圓形的,一頭是尖尖的。
師:恩,這組還有其他要補充的嗎?
幼:它的葉子里有一條一條的花紋,但是背面沒有。
師:你觀察得真仔細。還有其他組也來談談你們的發(fā)現(xiàn)吧。
幼:我們這組的植物是虎皮蘭,它的葉子不是彎彎的,都是硬硬直直的,里面有一段一段的花紋,有的短,有的長。
師:虎皮蘭真特別,還有嗎?
幼:它的葉子有的長,最上面是尖尖的,有的是短的,一頭是平的,好像斷掉了。
師:我們一起合作觀察發(fā)現(xiàn)了植物其實藏著很多細節(jié)和特征,每個人觀察到的都不一樣,我們還可以互相交流。
2.布置寫生任務,教師交代寫生要求,將一起觀察到的細節(jié)和明顯的特征畫出來
出現(xiàn)的問題及分析:
通過改變導入模式和重點引導幼兒合作觀察后,這次磨課的幼兒作品確實有了明顯的出彩點,大部分幼兒能大膽作畫了,而且都能通過作品和語言表達出觀察到的植物是什么樣的。但是在驚喜的背后我們也看到了問題,合作觀察對于能力較強的幼兒來說,有一定的激發(fā)和補充的作用,但對于能力較弱的幼兒,容易產(chǎn)生觀察的惰性,不利于推進他們的感受和表達。如何調(diào)動每位幼兒觀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我們接下來需要解決的問題。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考慮從兩方面入手:第一是改變觀察模式,讓幼兒先利用課余時間自主觀察自然角的植物,教學中再采用互動分享的方式交流自己觀察到的,并自由分組討論植物的明顯特征和細節(jié);第二是豐富作畫材料和工具,讓幼兒自由選擇自己擅長和喜歡的材料,提高作畫的樂趣和興趣,使作品的結(jié)果呈現(xiàn)更多可能性。調(diào)動每位幼兒自主觀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fā)幼兒互動交流的主動性。
三、第三次磨課
物質(zhì)準備:虎皮蘭、孔雀竹芋、鴻運當頭、花漫天、刮蠟筆和刮蠟紙、牛皮紙和記號筆、黑色卡紙和熒光筆。在活動前有意識地請幼兒自主觀察自然角的植物。
1.互動交流,合作觀察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班級自然角里的植物,你可以找三位好朋友選擇一盆植物,一起學本領,一起合作觀察,記得要把你們一起觀察的植物名稱和外形特征告訴身邊的客人老師。還可以說一說你喜歡的這盆植物特別的地方在哪里。記得要介紹清楚植物的特征和細節(jié)。
幼兒自由分組合作觀察并交流。
師:時間到了,請你來說一說你們觀察到的植物有什么明顯的特征和細節(jié)?
幼:我們的孔雀竹芋有一段一段的花紋,排列得很整齊,而且它的葉莖直直的、細細的,都是排列在一起的。
幼:鴻運當頭中間有一朵很大的紅色的花,花瓣是一層一層的,葉子有點寬,葉脈從頭到尾都是細細長長的。
師:對,每盆植物都是獨一無二的,有不同的葉子,還有不一樣的葉脈和花紋。
2.布置寫生任務,教師交代寫生要求,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作畫
活動后的思考:
這次教學活動的內(nèi)容是常見的大班寫生題材,但是實物寫生對于大班幼兒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和挑戰(zhàn)性,通過老師不斷地“磨課—研課—反思—改進—再磨課”之后,幼兒的創(chuàng)作欲望得到了明顯的提高,觀察的主動性也有了顯著的改善。我們往往會著重提醒幼兒用眼觀察,但經(jīng)常忽視調(diào)動、配合其他感官去觀察,而且重視整體而忽視細節(jié),這些都是我們在今后教學中要不斷克服和改變的。除重點關注如何引導幼兒更主動積極地觀察外,更要考慮到幼兒之間的能力差異和不同的興趣點,通過改變固有思考模式和豐富作畫材料去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四、教學心得
1.引導幼兒在生活中觀察
如何引導進入大班后的幼兒仔細觀察是老師面臨的問題。我們往往過于重視觀察結(jié)果卻容易忽視觀察的過程,其實生活中無處不觀察,可以將觀察融入在一日生活中,但也不宜過于刻意。早上來園我們可以引導幼兒觀察天氣和同伴間的不同衣著,下午去戶外草地可以引導幼兒觀察植物的生長,班級里也可以引導幼兒在自然角觀察不同的植物和動物等,在一點一滴中讓孩子們更加貼近自然、熱愛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美麗奇妙和變化無窮,激發(fā)他們對大自然、對生活中美的感受力。日積月累,孩子們就會自然而然地學會觀察,習慣觀察,會有一雙“愛觀察的眼”。
2.引導幼兒多感官觀察、感受
孩子有一顆好奇的心,好奇地問,好奇地看,但很少好奇地摸,大概懂事的孩子們怕一伸手會弄壞觀察對象吧。其實手眼并用,調(diào)動多種感官的觀察更能讓幼兒有直接和深刻的感受。只要沒有危險,盡可能多地提供給幼兒多感官配合觀察的機會,幫助幼兒獲得多角度、多層次的體驗。
3.要不斷給予觀察中的幼兒肯定
鼓勵幼兒用不同感官多角度觀察不同事物的同時,老師也要不斷給予幼兒鼓勵和肯定,特別是在幼兒觀察有偏差或遺漏的時候,更需要老師的肯定以及語言的引導。鼓勵幼兒主動去發(fā)現(xiàn)、去觀察,幼兒才能在觀察與表達中獲得最大的滿足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