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峰 王迎舉
[摘要]目的:探究使用兩種處方工藝制作頭孢拉定膠囊對頭孢拉定溶出度的影響。方法:采用輔料干擾、重復性、穩(wěn)定性及溶出均一性四項實驗,判別制作頭孢拉定膠囊的最優(yōu)條件,并對未改進前的工藝制作與改進之后的工藝制作后藥物的頭孢拉定溶出度。結果:經研究,改進后的處方工藝制作制作的頭孢拉定膠囊的頭孢拉定溶出度高(p<0.05)。結論:對頭孢拉定膠囊的處方工藝進行改進,能夠提升頭孢拉定的溶出度,值得采納。
[關鍵詞]頭孢拉定膠囊;頭孢拉定溶出度;處方工藝
[中圖分類號]R9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19)03-000-01
藥物吸收的實際效果與藥物的溶出密切相關,固體藥物在進人人體之前,需要崩解和溶出,一旦藥物溶出速度較慢,將直接影響藥物使用效果,下文就兩種處方工藝制作頭孢拉定膠囊對頭孢拉定溶出度的影響進行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材料與儀器
材料:藥用淀粉硬脂酸;頭孢拉定原料;頭孢拉定對照品;羧甲淀粉鈉。儀器:膠囊填充機;多向運動混合機;分析天平;鋁塑料罩包裝機;超聲儀。
1.2方法
1.2.1處方未進行處方改進前,處方主要包括0.8克硬脂酸鎂,7克藥用淀粉,100克頭孢拉定,共制作藥物]00粒。進行處方改進后,處方主要包括0.8克硬脂酸鎂,7克羧甲淀粉鈉,100克頭孢拉定,共制作藥物100粒。
1. 2.2輔料干擾實驗陰性對照液:取70毫克藥物羧甲淀粉鈉,將其放置于量瓶之中,量瓶容積應以200毫升為宜,采用鹽酸溶液對羧甲淀粉鈉進行稀釋,鹽酸溶液的濃度應以01mol/L為宜,稀釋藥物至200毫升,搖晃均勻,將濃度為0.1mol/L的鹽酸溶液作為對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對陰性對照液的吸光度進行測量。
1.2.3重復性實驗取改進工藝后的藥物,將6份藥物其放置于刻度為200毫升的量瓶中,同樣采用鹽酸溶液進行稀釋,并搖晃均勻后進行濾過處理,取濾過后的2毫升溶液將其放置于200毫升的量瓶之中,并進行稀釋,搖晃均勻后,制作為25ug/ml的溶液,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波長為255納米的波長對上述溶液的吸光度進行測量。
1.2.4溶出均一性實驗供試品溶液:取改進后的1份藥材,取濃度為0.1mol/L的鹽酸溶液900毫升,將其作為溶出介質,將其與改進后處方工藝中的材料共同放人離心機,并以每分鐘100轉的速度進行離心,并分別于離心45分鐘時間內每5分鐘取李欣燁20毫升,并及時加入20毫升的鹽酸溶液,并分別進行過濾處理,取過濾后的濾液4.5毫升,將濾液放置人容量為50毫升的量瓶之中,并以鹽酸溶液稀釋至對應刻度,稀釋后搖勻。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波長為255納米的波長對供試品溶液的吸光度進行測量。并將供試品溶液與鹽酸溶液相混合,并將藥物溶液稀釋成為濃度為25ug/ml的溶液。對溶液進行濾過處理后,對溶出量進行測量。
1.2.5溶出度實驗分別取3份改進處方工藝之前的藥物與改進處方工藝后的藥物,并將藥物稀釋成為25ug/ml的鹽酸溶液,對溶液進行濾過護理后,測定藥物溶出度。
1.2.6穩(wěn)定性加速實驗取4份改進處方后的藥物,將其采用鋁塑材料進行包裹,并將其放置于38-42℃的溫度下,保證儲存濕度在70%-80%之間,保存六個月,對藥物中各種藥物的含量、水分與溶出度進行測定。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的溶出度測量。
2結果
2.1改進前后溶出度
經溶出度實驗結果表示,改進后頭孢拉定膠囊對頭孢拉定溶出度明顯高于改進前,組問數值差異顯著,P<0.05。見下表1和2:
3討論
對兩種處方工藝制作的頭孢拉定膠囊中頭孢拉定溶出度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改進后的處方工藝制作的頭孢拉定膠囊溶出度顯著高于改進前。